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吴彬 《世纪桥》2009,(21):56-58
提到西方社会与我们的不同,人们做出的第一反应大概都是他们重视个性,凡事以个人为中心,注重自己的自由选择,个人主义化倾向较强等等。这和西方由来已久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在西方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意义,它构成了西方人赖以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方式和存在状态。具体而言,弄清楚什么是西方的个人主义,恐怕还要到古希腊寻根问底;要弄清楚西方的个人主义传统发展与变化,还要到历史之流中去查找和辨析。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都肯定个人主义吗?——读《西方人看个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容置疑,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里,“个人主义”一词是被否定的对象,因为社会主义奉行的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对立的。那么,在西方社会,西方人都肯定个人主义吗?究竟什么是个人主义呢?有哪些主张和反对个人主义的学  相似文献   

3.
新儒家徐复观对西方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不太满意,对全体主义也没有好感。相对于传统儒家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持的集体主义立场,徐复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试图整合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两种理论,他的解决办法是追求二者在实践层面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辩证反思西方个人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步健  阿迪里 《求实》2006,1(Z3):122-123
个人主义在西方由来已久,最初它以具有“注重个人利益、强调个人尊严、有利于人们个性的发展和独立自由精神的形成等”的合理因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护。对于个人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简单地加以否定,因为个人主义在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宣扬个人主义时,过于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国家、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造成了社会潜在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使西方个人主义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的祸根。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现代西方社会个人主义在张扬“自我”的同时却导致“自我”的普遍丧失这一化矛盾,“社群主义”企图从“化背景”中追寻自我、从“跨化对话”中确立自我、从“化认同”中实现自我。结果,“社群主义”实现的却是“化原于”中的”自我”隐蔽。个人主义的“自我’,丧失和“社群主义”的“自我”隐蔽只有通过主体以实践和否定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6.
1 .传统的个人利益观1.1西方传统社会的利益观。西方古代社会的思想家们很早就接触到利益问题。亚里士多德指出 :“凡是能顾全共同利益的政体 ,都是按照绝对公正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因而这样的政体就是正当的。”① 但近代以来 ,在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主义 ,特别是利己主义的利益观 ,强调利己主义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准则。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利的“人们宁愿忘记丧父 ,也不愿失掉财产”② 正是这种观点的代表。当代西方国家的利益观仍未跳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利益观的框架。1.2中国传统社会的利益观。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利益关系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物的个人主义影响着我国当代部分大学生,这与我国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个人主义以其特有的私利观威胁着我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必须坚决摒弃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康德道德学说的评价,我国许多学者通常认为:康德倡导“义务论”的道德价值,因此是对西方近代社会文化价值目标——个人主义的超越。然而,这一结论有悖于历史逻辑,因为康德作为近代人类的思想巨匠,如若取向与时代认同的价值目标相悖,又怎能获得当时人们的接受?因此,康德理论的价值旨趣,应放到西方近代的历史大背景中去界定。  相似文献   

9.
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及矛盾关系源自于人类实践的存在方式.两者的关系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经济生产方式决定的.从整体主义、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能够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但它依赖于"真实的集体"的建立.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使集体主义价值现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其间将不断遭遇整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纠缠.应该正确认识集体主义的历史特征及其生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文艺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这是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的一种创作主张。它以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世界观为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社会经济政治反映出来的文艺思潮。其实,作为整个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并不是当代西方社会中的新货色,它的源头可追溯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时兴一阵子的尼采“超人哲学”之类。它被介绍到中国来也很久远  相似文献   

11.
张雄 《理论文萃》2000,(6):36-39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亚当·斯密以来的整个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史,都可以被看作是经济个人主义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在今天,谁都不会怀疑这一事实:经济个人主义是解析古典经济学传统乃至新古典经济学一个十分重要的轴心。随着20世纪市场层面的非均衡、信息非对称、非理性现象的出现,经济个人主义的信仰和方法受到了怀疑和查审。人们不断追问:每个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陈述能否都可以直接还原为关于个人经济行为的陈述;经济行为本质上能否归属于单纯的个人理性的计算;在信息非对称的经济世界里。个人最大化目标能否完整的实现;个人的经济自由度的空间究竟有多大;经济决定论的因素中有无非经济因素的存在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经济学本身是无法达到的,许多问题的性质都涉及到哲学问题,这里仅就经济个人主义的语义范围、哲学渊源和现代意义上的价值判断作些粗浅的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一方面需要以全体和每个劳动者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个人价值,为增进全体和每个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而奋斗;一方面要批判个人主义,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两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读《西方人看个人主义》这本书,觉得很有兴味。本书作者斯蒂文·卢科斯博士在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个人主义问题多年,著述多种。他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byStevenLukes)于1973年在伦敦发表。汉文译本,经征得作者同意,改名为《西方人看个人主…  相似文献   

13.
陈俊 《学习月刊》2010,(10):91-92
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所呈现出来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及个人主义膨胀,道德、审美观念扭曲.理想目标不明确,缺乏恒心与意志力。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普遍较单一.效果不理想。在了解深圳在校大学生受西方思潮及港台文化的影响.他们在教育方式上更乐于接受多样化、趣味化的情形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努力寻找一种新的宣传和教育方式.在改革和创新中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西方个人主义自它萌生之日起,虽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它的支配下所显现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我们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和发挥人们的英雄主义,重视对个人主义的引导和克服,使其更好地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作贡献.  相似文献   

15.
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龚志宏 《探索》2006,(2):139-141
西方高校崇尚渗透式道德教育,既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是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文化长期发展和熏陶的结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高校的新形势下,研究、借鉴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的理论、实践与经验教训,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运作机制和长效机制,构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高校德育网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个人"是现代性的核心命题,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所有努力莫不与之相关。个人主义是一种政治的、伦理的哲学思想,从晚清到"五四",中国知识分子对个人的看法经历了从发现、萌动到崛起的发展阶段,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徘徊,逐渐形成了以追求人格独立、反对封建束缚为特征的个人观。这个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杨朱式的唯我主义,也不是西方的原子论的利己主义,而是建立在"大我"与"小我"间性之上的,谋求个人权益的政治伦理主张。这种个人观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斐 《唯实》2004,(Z1)
个人主义是对“冒充或虚构”的集体主义的扬弃 ,马克思真正的集体主义则是对个人主义的扬弃。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 ,不能简单地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 ,而应区别对待现实中不同的集体主义。对“冒充或虚构”的集体主义 ,应该用个人主义来冲破和取代 ,而革命传统中的集体主义却必须坚持和发展 ,并朝向马克思真正的集体主义渐次进取。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与平等的张力──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对西方自由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挥。西方的自由民主传统有两派:一派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一派是以卢梭为代表的平等主义。作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的两个正义原则分别确认了自由和平等的价值,罗尔斯试图使自由与平等作为政治价值融为一体,将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综合起来,但是由于他所理解的自由和平等并未超出西方自由民主传统的个人主义视野,而个人主义的自由和平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因此,罗尔斯对自由和平等的综合是不成功的,自由与平等的悖论是罗尔斯正义理论既摆脱不了又解决不了的一个难题,也是一切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者所无法避免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沈斐 《唯实》2004,1(8):43-46
个人主义是对"冒充或虚构"的集体主义的扬弃,马克思真正的集体主义则是对个人主义的扬弃.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不能简单地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而应区别对待现实中不同的集体主义.对"冒充或虚构"的集体主义,应该用个人主义来冲破和取代,而革命传统中的集体主义却必须坚持和发展,并朝向马克思真正的集体主义渐次进取.  相似文献   

20.
沈斐 《唯实》2004,(9):43-46
个人主义是对“冒充或虚构“的集体主义的扬弃,马克思真正的集体主义则是对个人主义的扬弃.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不能简单地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而应区别对待现实中不同的集体主义.对“冒充或虚构“的集体主义,应该用个人主义来冲破和取代,而革命传统中的集体主义却必须坚持和发展,并朝向马克思真正的集体主义渐次进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