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溪河 《廉政瞭望》2010,(23):68-68
中国历史上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有“尧舜禅让”的故事,它们是许多历史美德的起点。尧舜先哲,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禅让”,它是一种境界、一种榜样,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但“孔融让梨”可信,“尧舜禅让”不可信。  相似文献   

2.
正汉末,曹操的长子曹丕,从汉献帝手里篡夺帝位,称为魏文帝。曹丕的弟弟曹植,从小聪明过人,很有文采,10来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赋,写得又快又好,曹操生前特别喜欢他。可是曹丕却很妒忌曹植,做了皇帝以后,更常常对曹植进行种种刁难和打击。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有一次,曹丕对曹植说:"听说你才思敏捷,我却没有面试过你。现在限你走七步,就在七步之内要成诗一首。如果不能,我就要治你欺诳之罪!"曹植无奈,只得一面走,一面做诗。还没走满七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毛泽东同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毛泽东问梅白: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现在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12,(3):56-56
1957年9月,毛泽东来到武汉,住在东湖甲舍。他同时任湖北省委秘书长的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问:“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  相似文献   

5.
《党建文汇》2013,(10):47-47
【述评】曹操洛阳护驾后,吸取了董卓失败的教训,接纳了荀彧“奉天子以从众辊”的建议,将汉献帝迎奉人自己军中。这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步。董昭作为皇帝的使者来见曹操.曹操以礼相待。他劝曹操奉天子迁都许吕。曹操早已有此意图.  相似文献   

6.
李治平 《学习月刊》2013,(23):53-53
舜王禅让“三作”指的是什么呢?据古代传说,舜王传位给大禹时.他向大禹提出了三点.被称之为“三作”,即“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流逝近五千年.  相似文献   

7.
正综观中华帝制两千年,从秦始皇的"五德终始说"、刘邦的"三尺剑斩白蛇"、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刘备的"汉贼不两立"、曹丕的"王位禅让",直到欧阳修的"正统说"、康熙的"永不加赋"以及乾隆的"贬金拥宋"……历朝历代的合法性"军备竞赛"可谓是奇招迭出。本书既甄别了各种"合法性版本"的同中有异,更写出了各种"合法性焦虑"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宋太祖登基后创新“站朝”。这项创新改变了会风会纪。 在宋代以前,级别够高的大臣在朝堂上还是有座位的。譬如,东汉末年,曹操上朝时,汉献帝就要给他看座;东晋的第一任皇帝司马睿登基时,就拉着丞相王导与他同坐。虽然这些事都发生在臣强君弱的特定时期,但,即使到了隋唐时期,宰相在朝堂上,依然是有座位坐,有茶水喝的。  相似文献   

9.
康井泉 《党课》2014,(23):58-60
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龚自珍说:“各扬著书一支笔,各写洞庭石屋春。”古今写文章者,埋头于笔墨之间,畅然于纸张之上,专注于电脑世界,激扬文字,纵论古今,天文地理,精神物质,大千世界,无所不包,可谓纵横驰骋、酣畅淋漓。领导干部写文、阅文、办文是其领导职责使然,有没有“好笔头”,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其能力和素质的高低。那么,领导干部该如何练就“好笔头”呢?广揽成势。厚积薄发。古人讲写作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学习、吸收、借鉴、创新、博采众家之长,是领导干部在写作能力上始终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体代表们介绍自己的“老朋友”,只有一次。那是在中共九大全体会议上,被介绍的是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纪登奎。纪登奎何以被毛泽东称为“老朋友”呢?说来话长。毛泽东在许昌发现了纪登奎先说说毛泽东的许昌情结。许昌小城位于河南中部,古为州治。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由洛阳迎往许昌,使这里成为汉朝的京城,被时人称为许都。曹操在这里建功立业,威镇四方,成为历史名人。说起曹操,就不能不提到许昌。毛泽东对曹操的武功文治很是佩服,自然而然就对许昌多了几分关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路…  相似文献   

11.
老六月雪 《党课》2012,(2):104-108
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36—290年),字安世,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而成为晋朝的开国君主,公元265—290年在位,国号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溶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中国。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发展生产,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颁行的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使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蔡锷中路有座著名古祠,是祀奉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的。汉灵帝时,张仲景被举为孝廉,后官至长沙太守,人称“张长沙”。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频仍,瘟疫四起,得病者大量死亡,形成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景。张仲景的族人原有两百多人,单在汉献帝建安年间,不  相似文献   

13.
焦作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有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皇帝祈天、帝尧巡猎、大禹治水等美丽传说。军事家司马懿、“玄学”创始人王弼、大文豪韩愈、大诗人李商隐、大画家郭熙、“授时历”发明者许衡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有建于宋朝时期的八角九级楼阁式胜梁寺塔、一度盛产绞胎透花瓷而闻名的当阳峪瓷窑遗址,以及汉山阳城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李固文化遗址、汉献帝陵、明代玉帝庙、汤地殿等历史古迹,还有名扬中外的陈氏太极拳发祥地——温县陈家沟。  相似文献   

14.
<正>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一场大火席卷绵竹,烧毁了益州牧刘焉停放在此的千余辆乘舆。这一千多辆“豪车”,本是荆州牧刘表攻讦刘焉的由头,如今一朝尽丧,本该欢喜的刘焉却十分惊惧。在将治所移至成都后,备受打击的刘焉“既痛其子,又感祅灾”,终是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13,(7):44-44
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汉末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少年便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20岁举孝廉为郎官,步入仕途。初任洛阳北部尉,后曾任顿丘令、济南相等职。为官不畏权贵,雷厉风行,有政治才干和魄力。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势力,此后讨董卓、灭袁绍,削平群雄,于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建都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北方的实际统治者,为建立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党校长班的课程设置中,公文写作是培养学员基本公文写作技能的课程。因此,认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以及重视其教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党校学员必须具备公文写作能力。公文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任。古人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经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都说明了公文是社会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学制长的培训班,应开设“领导干部必备的业务知识课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课”,而公文写作就是党校…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人的郑振铎似乎对“文人”这一特殊的职业特别敏感,先后发表了许多精辟的意见和看法。本文试就他的文人观作些分析。一、郑振铎认真地科学地考察了文人的诞生史及其地位和作用。“文人”一词最早是指具有文德的人。迄汉代之后,遂指擅长文章的人。王充《论衡·超奇》:“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什么是文人?郑振铎说:“所谓文人也者,原是人们自己就性之所近所选择的职业之一种”,“是人类社会里的一小部分的人,以其写作的技巧,被认识为专门的‘作者’或诗人或小说家的,…  相似文献   

18.
范仲淹之误     
文人的笔是用来写文章的。文章是什么?曹丕说:“乃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这话在今天看来自然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写文章的人多了,传播文章的途径也多了,篇篇“不朽”自是不能。真正“不朽”的恐怕只在那些精构妙思之作,但即便如此,一篇公诸于世的文章也还是要核实情况审慎下笔的。不然,文章一经刊出,轻则谬讹传观,重则混淆是非,其误大矣!范仲淹是犯过这方面的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13,(9):48-48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市)人,为人机捷,善持论。汉末举孝廉,累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深得曹操赏识器重。曹丕称帝后,拜为太尉,后迁太傅,世有“钟太傅”之称。钟繇学习书法用功甚勤,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如厕至于忘归,几近痴迷状态,兼擅隶书、楷书、行书,三体均为当世楷模,是汉魏时期古今书体的集大成者,尤以楷书艺术成就最高,是新体楷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从公元 1 96年至 2 2 0年。建安文学 ,不仅指此 2 5年间的文学 ,也应涵盖以建安为中心的 40余年之汉末魏初文学。作为文学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 ,文学史上皆用“建安风骨”来概括建安诗歌的特色。“建安风骨”一词 ,出自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时序篇”中亦有对建安诗歌的评说。然而 ,若要深入了解建安诗歌的形成发展 ,还须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梳理。现试对三曹及建安诗歌的发展阶段及内涵特征作一简略探析。一建安诗歌可分作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汉灵帝中平年间 (公元 1 85—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