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浏阳,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也是李志民将军的故乡。将军在这里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从这里走上革命的道路,这里的山山水水,记载着他光辉历史的首页。新中国建立后,将军念念不忘家乡的生产和建设,把自己对老区人民的深情挚爱,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这里的一草一木,饱含着老将军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将军老了。年轻时的将军骑马挎枪打天下,这副英姿已成暮年。将军两眼昏花哆哆嗦嗦掉着残涎。若不是一座漂亮的小洋楼,没人相信将军就是将军。 将军夫人过世多年。儿女是鹰,飞在天外。有卫士长和护理人员陪伴将军孤寂乏味的日子。他们把将军看得很严,只让他在花园里活动,让他宁静地仰头看天以避免外界的刺激,偶尔也和将军搞点简单的体育锻炼:踢球、折  相似文献   

3.
“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这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抒怀诗,表达了将军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壮怀。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身陷囹圄十几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杨将军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但他的革命精神如日月经天,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同样也鼓舞着他的子女们不懈奋斗。杨虎城将军共有二子六女,其中次子拯中、幼女拯贵在囚禁中于1949年9月17日同父亲一起遇害。其他兄妹几个都成长为坚强的革命工作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个不太久远的往事:上世纪60年代初,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将军到甘肃张掖视察地形时,见到一个10余岁的女孩衣不蔽体,便问地委书记:"何不着衣?"曰:"此乃傻女。"将军下车走进某山民家,屋内有几名妇女盘腿坐炕上,无一起迎,原来她们都未穿裤子。将军怒问地委书记:"你们这里的女人都没有裤子穿?"答:"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这个生活习惯。"将军顿时震怒:"你家的女人有没有这个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8,(5)
我对叶挺将军最初的认识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囚歌》。那时,只知道这首诗写得有骨气,而对将军的认识总觉得有些抽象、遥远。终于有机会我来到了将军的故乡——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叶挺纪念馆坐落在山腰上,气势磅礴,象征着将军坚忍不拔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革命战争时期,赣南客家地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领导下,为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南240万苏区人口中,参加红军的就达33万人。在这33万赣南客家子弟中,有10万佘人血洒疆场,长眠于祖国锦绣河山之下,为新中国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同时,在这33万客家子弟中,经过无数血与火的洗礼和考验,也锤炼出了132位将军。  相似文献   

7.
凡熟悉周希汉将军的人都知道,将军很喜爱杠鹃花。这除了杠鹃花具有色彩艳丽、芳香宜人的特点外,在将军的心中还一直铭记着一个叫做杜鹃的农家姑娘。她的名字,她那秀美的容颜、爽朗的笑声伴随着将军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故事发生于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在川北西渡涪江、嘉陵江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在原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江西永新籍谭启龙的书房里,悬挂着一幅张爱萍将军书写的四言诗:琼林翠海游兴浓,老来偷闲蜀道逢.大乱图治天府胜,选贤让能首登峰.这是张爱萍将军1983年5月下旬在四川九寨沟一座宾馆里书赠谭启龙的.5月的巴蜀,阳光明媚,万木青翠,花草芬芳,九寨沟更是风光旖旎,景色如画,十分迷人.一天,在此风景胜地一座幽雅别致的宾馆里,两位刚从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不期相遇,一位是曾任共和国国防部部长、素有儒将之称的张爱萍上将,一位是曾被毛泽东称为“放牛娃”、解放后先后担任过中共浙江、山东、四川等省委书记的谭启龙.两位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建设战斗、工作半个多世纪的老战友都为  相似文献   

9.
“作官即不许发财”陈鲁名今年9月18日,在河南省召开的吉鸿昌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来宾每人收到一份特殊礼品:一个烧制着吉鸿昌将军名言“作官即不许发财”的瓷碗。来宾们都把这只瓷碗视为珍贵的纪念品,认为这是对吉鸿昌将军最好的纪念。“作官即不许发时...  相似文献   

10.
王锦慧  范绍峰 《党建》2013,(2):51-52
天下之脊太行山。雄阔豪迈,绵延险峻。其腹地有一道长岭如巨梁般横卧于群峰之上,状若十字,故名十字岭。此地就是左权将军的最后一个战场。时值左权将军殉国70周年之际,我们登上十字岭,寻找将军留下的最后身影。1矗立着左权将军纪念亭的山顶上开阔平坦,四周却是一落千丈的悬崖峭壁和深谷幽潭。峰寂岭静,  相似文献   

11.
在望奎县莲花镇,流传着一个关于考察宽五西村党支部书记佘树德的故事. 1999年,绥化地委为树立佘树德这个廉政建设的典型,派地区纪检委副书记王树杰到宽五西村"微服私访".一连走访了十多户,王书记听到的都是赞誉之声.为了把情况了解得更实,他反复"启发"、"提示"受访者对佘树德的意见.一位年岁大的农民听出"音"来了,他把脸一抹搭,说:"你到底是啥意思?像佘树德这样的干部打着灯笼都难找,别说莲花(镇)呀,就是望奎(县)也少有.还非得我们往他脑袋上扣屎盆子咋的?"王书记笑了.不必再访了,再访就得让人家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在湘江与渌江汇合处,座落着一个古镇——渌口。镇上住有一位年逾古稀、半身瘫痪的老人,叫韩迪泉,人们亲切地叫他“老韩头”。今年6月11 日,老韩头忽然从病榻上挣扎起来,叫老伴搀扶着移步到客厅,久久凝视着挂在墙上的照片。这是12年前他和唐子安将军的几张合影。这天是唐将军逝世9周年的日子,他端祥着照片,止不住的老泪,从面颊滚滚而下。眼前浮现出他与唐子安将军交往的一幕幕往事。  相似文献   

13.
记得6年前的夏天,我曾收到由中央军委张爱萍治丧办公室寄给我的有关将军逝世的讣告。张将军的讣告很特别,是一张可折叠的书页,共4页。正面第一页是一帧张爱萍上将晚年照片;背面末页是影印的将军生前手迹:“门对青山一老榕,风霜雨雪尤葱笼。岁月如流沧桑变,顶天立地傲苍穹!”这是张将军1992年秋天书写的。第二页上无内容,第三页上印着一方“张爱萍”的朱文印,但另夹着一张素笺,  相似文献   

14.
"许继慎将军还有后代,没断根!真是苍天有眼!"在皖西,在鄂豫皖苏区,在北京,在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中,在红军老战士中,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人们纷纷激动地议论着、相互转告着这一喜讯。"他又是怎么被找到的?""所找到的许民庆真是许将军的嫡传吗?"  相似文献   

15.
将军忆烽火     
北京。绿树掩映的一座红色小楼.这便是张廷发将军居住的寓所。客厅很大,除了悬挂着三代人的画像外.还有一幅将军得意的书法作品——大大的“竹”字。将军看上去气色很好,谈起烽火抗战岁月,将军时而伤感,时而兴奋,时而激动,时而感慨……  相似文献   

16.
西点军校的大草坪上,巍然屹立着一批从该校走出去的、名闻世界的将星们的铜像,他们是:巴顿将军、麦克阿瑟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布莱德雷将军、史迪威将军、阿诺德将军……2005年美国商务统计年鉴中同样有这样一组数字:"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500强企业里面,  相似文献   

17.
隆冬时节,我们一行驱车来到了住在北京海军大院的王宏坤将军家。老将军热情地与我们一一握手,并示意我们就座。就座后,当我们问及将军与邓小平同志情谊的话题时,老将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操着浓重的鄂北口音,无限感慨地说:“小平同志是我的老首长,有几件事给我印象很深,至今难以忘怀。”说着,将军便沉静在深深的回忆之中。  相似文献   

18.
我与秦基伟将军打交道多年多次,用将军的话说:他所认识的老乡当中,我算是接触最早最多的一个。每当提起,印象如昨——将军的容貌气质如在眼前,其洪亮的声音如在耳际,那爽直果断、严肃而又热情的风度,迅即浮现在脑海。我爱写点以抒发心意的记叙性小诗——顺口溜。记得最早是在1959年元旦,写在同首长的合影照背后的一首诗,首长看过后,一再说写得好,以后,凡见到家乡人就介绍,小刘是个文化人,小诗人……现就我的印象和当年的简单日记加以整理,忆写关于老将军日常生活中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19.
陈辉 《湘潮》2007,(12)
将军像闪电,行走如飞;将军似疾风,横扫沙场。如果有人想探寻杨得志上将用兵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的话,那么"兵贵神速"将是他得到的最终答案。将军的性格快、思维快、动作快、用兵快,将军的一生都离不开"快"字。飞兵突破乌江──迅雷不及掩耳  相似文献   

20.
地处赣南北隅的兴国县,以将军多而闻名全国。这个境地偏僻,旧时交通闭塞的山乡,共产党的将军有54位,国民党的将领也有27个,可谓将星灿烂,辉耀神州。有人对此讶然不解:该县何以出了这么多的将军?风水特别灵秀还是别的历史原因广是的、将军是冒着硝烟炮火踏着漫长征程走过来的优秀士兵,枪弹纷飞的战场无疑是它的摇篮。在1929年至1934年这一时期,兴国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极为重视这一区域的地方工作。在毛泽东的鼎力领导下,兴国的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成为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尤其是扩大红军这一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