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今天怎么样?销得还可以吧?"在崇左市扶绥县城天晟农贸市场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一条街,记者问正在给顾客称茶叶的农世鹏。"回头客越来越多了。"农世鹏告诉我们,这个展销窗口吸引了很多人到村里看茶、品茶、买茶,还把村里的旅游业,特别是农家乐也带动了起来。农世鹏是扶绥县东门镇六头村的村民,2011年,他在家乡的姑辽山上种了50亩共150多棵茶树,发展姑辽茶的种植和生产。2016年,在当地政府和扶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派驻东门镇六头村  相似文献   

2.
1954年出生的李常玉自幼习武,是典型的山东大汉。他16岁在乡里担任林业技术员。望着家乡贫瘠的荒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荒山绿起来,让乡亲们富起来! 18岁,李常玉被组织上推荐到南京林学院上大学。当时,正值文革,他却如饥似渴地在一位老教授家里潜心读书,从南方为家乡引来了茶树苗和种茶技术。后来,他到北京林业大学深造,回到山东诸城市林业部门后,一直负责苗木绿化工作。他为家乡设计了“密州路”、“大  相似文献   

3.
区先娇 《当代广西》2006,(10):41-41
在昭平县文竹镇纸社村象棋山脚下,有一名叫王世凤的女共产党员,她与丈夫一起办起了昭平县象棋山茶厂,生产的“象棋山”石崖茶享誉国内外,她由一名农家女成为了拥有3家茶叶加工厂的女老板,并带富了当地群众,推动了当地茶叶产业化的发展。艰难创业发家致富提及创业的艰难,王世凤难以忘记过去的苦涩。事情要从象棋山说起。象棋山是桂江边上的一座名山,海拔1000多米,云雾缭绕,土质肥沃,特别适合茶叶生长。多年来,村民就有零星种植茶叶的习惯。改革开放后,敢闯敢拼的王世凤开始大量种植茶叶。可是当时文竹镇没有茶叶加工厂,邻近的仙回乡茶叶加工…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世纪行》2012,(12):23-26
荆门市政协委员刘强是一名农民企业家。他富了不忘家乡建设,不忘灾区人民,不忘贫困户。每年春节,他都给家乡34位老人送慰问金1000元,并表示只要他的企业存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多年来,他还在湖北、贵州、四川扶贫帮困,支援灾区和资助家乡修建村组公路、自来水泵站,为村民架设照明灯、资助学生深造累计捐资1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鄂西南大山深处的鹤峰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鹤峰县审时度势,调整产品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奋力拓展市场,把茶叶产业“蛋糕”做大、做优、做强,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干茶12万担,被誉为“湖北茶叶第一县”。 调整产品结构,适应消费时尚 鹤峰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在品种调整上做文章,着力研究开发符合消费时尚的新产品,坚持以有机茶、出口创汇茶为主攻方向。2000年,全县茶叶产品调整为花茶2万担,珠茶3万担,名优茶3万担,袋泡速溶保健茶4万担。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取得如此辉煌成绩凝聚着他的一份心血和汗水,他引领群众种茶叶、育茶苗、找销路、创品牌,让百里侗乡茶绿大地,香飘万里,名扬神州!他就是三江农业局茶叶办技术员陆小璋。现年59岁的陆小璋出生在三江县八江乡布央村。20多年前,布央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时村里没有什么产业,群众收入微薄,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因为  相似文献   

7.
焦志勇 《乡音》2016,(4):36
他是一名老支书,数十年在家乡服务村民,爱岗敬业,为全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冀州市政协委员、冀州镇彭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安。王长安以发展致富为己任。他带领村民利用本村优势,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小区为补充,以商贸物流为方向,引导农民调结构、促增收,开发建设了彭村工业小区,现已入驻企业60多家,年纳税额100多万;建成了粮棉交易  相似文献   

8.
遂昌县焦滩乡上蓬村村民兰强福没有任何技术,仅靠种植几亩水田维持生计,负债近五千元,家中无任何家用电器。乡人大代表黄升法与兰强福结为联系户。黄代表根据自己具有制作名优茶的专业特长,积极动员兰强福发展茶叶种植,并答应帮助他解决技术和销售问题。兰强福在黄代表指导下种起了茶,黄代表把兰强福当成“自己人”,倾心帮助解决有关技术难题。通过几年的努力,兰强福现已种植名优茶5亩,年经济效益1万余元。他还承包了4亩多的油茶山,家庭年收入接近2万元,手机、电视也一应俱全。代表有了联系户焦滩乡位于遂昌县西南部,经济条件较差,贫困户也…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田野真是大有希望。”如果你与柳州市十二届人大代表、柳江县葡萄协会秘书长、柳江县鲁比村村民张志红交谈,你就会有这样的感叹。张志红,一个30多岁的农民,不但自己富了,而且能让其他农户也富了起来,他的“大家都富才算富”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孙宇 《两岸关系》2002,(4):57-57
世界上最大的茶博物院——天福茶博物院在福建省漳浦县建成。这座博物院是由有“茶叶大王”之称的著名台商李瑞河在家乡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 出生于台湾南投的李瑞河先生,四代种茶,在岛内开有60余家连锁店。1990年台湾股灾,李先生的天仁证券损失30亿台币。决心从失败中奋起的李瑞河,在相继考察日本、菲律宾、泰国等地之后,来到祖地福建漳浦。  相似文献   

11.
新事篇     
《中州统战》2001,(7):24-25
★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王庄村 85岁的台胞陶士君先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他多次返乡探亲并帮村里解决实际困难。 1990年陶老捐款 2万多元,在村小学设立了助学金; 1993年捐款 30万元,帮村小学建了教学楼; 1996年捐款 30多万元帮村小学建起了礼堂、硬化了体育场,并购置了文艺用品和教学器材; 1998年捐款 6万元为村里硬化了 3条街道; 1999年又出资 5万元帮邻村肖庄村修筑了 1000多米的柏油路,出资 3万多元帮王庄、肖庄村的村民们购买了铜器、戏装等文艺用品。近日,他又捐款 2万元,打了 7眼机井,使全村 1000多亩受旱农作物“…  相似文献   

12.
唐代有位茶博士,名叫陆羽。他毕生研究、宣传茶道,有《茶经》一书传世,被德宗皇帝当面尊称为“茶博士”。现代也有位茶博士,名叫李瑞河。他祖籍福建漳浦县,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世代种茶。从茶叶的种植与制造、销售都有独特的技术与经验,曾荣获林肯大学名誉博士称号。身兼天仁集团、天福集团总裁的李瑞河,以陆羽为师,以弘扬茶文化为己任,为中国茶史写下了全新的一页。他经营的茶叶连锁店、分公司遍布五大洲,达300多家,独步世界茶叶市场。他的事业红红火火,但他仍不满足,因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座集茶文化大成的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乌石农场以市场为导向,勇于改革创新,大力推进茶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企业增效、职工增收成绩显著,开创了白马岭茶叶发展的新篇章。2014年,茶叶产值约2200多万元,比2009年产值200多万元增长了10倍;实现茶叶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茶叶每亩纳税高达800多元;满岗茶工劳均年收入达3.8万元;全场职工工资总额由2009年740万提高到1630万元,提高了2倍多。发挥党员引领作用,推进茶园基地化建设。为推进茶  相似文献   

14.
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饮茶,这些人群中至少有一半人知道世界名茶普洱茶,普洱茶的家乡就在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资源的中心,拥有世界三大茶树王和万亩野生古茶林以及闻名世界的普洱茶,有1300万人靠茶吃饭。无论从弘扬民族文化还是发展云南特色经济的角度看,时代都在召唤云南茶产业的“二次创业”。 云南茶叶品牌铸造和文化提升的龙头在哪里?专家提出把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三地州的21个县市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遗产。 事实上,申报无论成功与否,对云南茶叶的品牌构筑和借助文化创新的深层产业整合都将产生重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茶叶行业新秀,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在传统茶文化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在国内率先开发有机茶。10年时间,更香公司从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发展成为拥有4个茶叶生产基地、2万亩茶园、60多家销售分店、年销售茶叶120万斤的综合性茶叶企业。鉴于更香公司对中国有机茶事业的推动和影响,2006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组委会授予“更香有机茶”为中国最具创新力品牌称号。同时获得这一称号的,还有蒙牛、茅台酒、EMS等九大国内外知名品牌。因为敢闯,因为执着,朱丽俐带领的更香公司在不到10年时间打造了中国有机茶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6.
《明史·太祖纪三》载,朱元津第三个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欧阳伦,仗着其特殊身份和地位,目无法纪,贩卖私茶,为人告发,在洪武三十年被朱元津“赐死”。明朝的茶叶是国家和西域人交换马匹的主要物资,为此朱元津制定了“茶法”,并在产茶地区和重要关隘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茶叶贸易事宜,严禁贩卖私茶。可他的这位女婿不但无视国法,企图私运茶叶出境发一笔横财,还纵容指使家人巧取豪夺,大量收买。地方官对他的作为不满,这位皇帝的乘龙快婿竟倚势欺人,对其严刑拷打。朱元津闻知大怒,不仅杀了他这位刚刚结婚九年的快婿及其家人,还对那位…  相似文献   

17.
茶是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茶文化是这一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族的茶文化相比,无论是茶的种类,茶的制作,还是饮茶习俗和茶的功能,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是充满生机,极富个性的茶文化。一、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的起源与传播1、起源据一些学者考证,我国首先利用和生产茶叶的,不是中原的华夏族,而是南方少数民族。陈祖梁、朱自报先生考证了神农氏发现茶叶的传说,认为“神农”是被称为“三苗”、“九黎”的一个生活在南方的氏族或部落,神农氏族或部落最早…  相似文献   

18.
茶叶源于我国南方。1959年,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首次提出了“南茶北引”战略,从此,茶叶开始在北方落地生根。说起茶,青岛市崂山区政协委员江崇焕和他的万里江茶场可谓是美名远扬。话得从1986年说起。那一年,江崇焕和妻子东凑西借再加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辆货车,做起了运输生意。10年时间,江崇焕完成了自己的资金积累。1997年,江崇焕自己所在的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西登瀛村有10亩茶园要实行承包,得知这一消  相似文献   

19.
在豫西北愚公家乡的太行山脚下,人们到处传颂着一个致富后无私奉献、造福乡邻的感人故事,他就是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勋章村村民苗道光。苗道光原是动拿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近几年来,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踏实苦干,一跃成为该镇屈指可数的富裕户。然而,他致富不忘乡邻,拿出2万元,为村办学校28个教室购量了56根日光灯,56台电风扇,还为每个教职工配备一个台扇和其它一些办公用具,大大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教读环境。他又出资设立奖学金,凡本村学生考上大学、中专和市重点中学的,均发奖学金1000元。他投资10万元,磨成占地248平方…  相似文献   

20.
周洲 《今日浙江》2018,(5):56-57
植树节前,衢州柯城区姜家山乡农民在刚平整的土地上又新栽了200多棵苦丁茶树。村民万四清说,去年区里提供树种,52个村民用荒山入股,陆续种下了1万株苦丁茶树、海棠树。“看茶树长势很好,今年又加种一批。等茶树形成树冠,采摘茶叶卖了钱,大家就能分红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