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沙 《政府法制》2012,(7):41-41
日前,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居住证政策有望今年出台。与目前采用的暂住证不同,届时,流动人口将可凭借居住证享受相关公共服务,相关部门也可更详实地掌握流动人口的数量、工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实践中,流动人口的批捕率高于本地人口的批捕率已是一种不争的事实,但流动人口犯罪的轻刑化比例也较高。为降低流动人口犯罪的批捕率,使流动人口享受与本地人口同等的法律待遇,针对涉嫌轻微刑事犯罪的流动人口进行不捕风险评估工作,将逮捕的必要性予以规范化与量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的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作为建设城市的主力大军,他们并没能享受到与之建设城市的付出相对应的待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保障待遇与本地市民存在较大差距,研究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同城待遇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对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问题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少有对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社会保障待遇的实证比较研究,并且,将“流动人口”界定为一个整体对象对研究社会保障同城待遇问题的科学性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淑娥 《政法学刊》2008,25(3):118-121
城市出租屋与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其需要社会各种力量与资源的整合。建立一套与动态环境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是必要的。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和科技化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犯罪案件数量多,所占比重大,逐渐成为城市犯罪的主体。导致流动人口犯罪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相互杂糅,在各自范围内都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防治流动人口犯罪,重在预防,需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由此,转变刑事制裁观念,提倡积极预防,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袁艳 《政府法制》2009,(14):6-6
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浙江省的流动人口将告别暂住证,全面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6月4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流动人口治安问题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密切相关,也是转型社会中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矛盾的直接产物。要解决流动人口治安问题,必须对当代中国社会诸矛盾有深刻的理解。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就有关影响流动人口治安问题的社会诸矛盾进行探讨,并得出了若干不容忽视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流动人口问题放到了一个新的政治高度,从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及了流动人口问题,高屋建瓴地展示了党中央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战略部署。这些战略部署体现了公平正义与务实渐进两大原则,突出了看待流动人口的辩证思维,也更加注重不同领域战略安排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核心理念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入.具体措施是做好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相互配合工作,做好流动人口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解决流动人口的居住与户籍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立法保障,对流动人口犯罪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流动人口犯罪与流动人口规律相吻合:首先,流动人口犯罪与流动人口成正相关关系,即流动人口增长,流动人口犯罪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11.
单民  陈磊 《法治研究》2013,75(3):109-114
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突出,根源不在于惩罚之网疏或者力弱,而在于社会管理机制的落后。应当将流动人口的社会排斥以及代际之间的显著差异纳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考量因素。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融入愿望和融入条件的强烈冲突、转型社会正式控制力量的不足、陌生社会非正式控制力量的弱化、流动人口聚居犯罪亚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是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突出的具体原因。应当创新流动人口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城市流动人口融入制度、流动人口分类管理制度、流动人口主动登记的身份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黄飞 《法制与社会》2012,(19):71-72
针对目前流动人口犯罪多发的情况,实务界与学界开始注意并研究流动人口犯罪的相关问题。本文探讨了流动人口及其成因、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犯罪关系这两个基本问题。以期能为流动人口犯罪的研究提供基础且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张未东 《政法学刊》2010,27(3):107-112
2010年亚运前后广州流动人口主要包括原有流动人口以及亚运期间短期来穗人口,前者将近1000万,后者约100万。其中,居住在出租屋的比例约占70%以上,自有房屋居住与其他方式居住约各占15%。亚运前后的广州流动人口管理,应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各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协作机制,强化直接责任主体的治安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流动人口犯罪人数持续在高位徘徊,但流动人口取保候审比例较低,且远低于同期非流动人口取保候审的比例。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动人口风险评估机制的缺失,与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模糊规定不相适应;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取保候审的执行方式不相适应;流动人口的流动性,与取保候审的监管机制不相适应。因此,应建立流动人口取保候审风险评估机制,合理确定流动人口的社会危险性;完善取保候审的执行方式,丰富流动人口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完善取保候审的监管机制,严密流动人口取保候审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创造条件,减少其负面影响,使之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实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序化管理。为此,必须对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的有关理论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以减少误区,完善管理。  相似文献   

16.
《法治纵横》2014,(14):64-64
为加强辖区流动人口管理,掌握流动人口最新动态,严防各类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结合当前社会形势,2014年6月25日,托里县公安局阿合别斗村警务室对辖区流动人口进行清查。通过流动人口清查,有效的排除了辖区各类安全隐患,有力的保障了辖区居民生活安定,为确保辖区和谐、安全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警法传真     
《法治纵横》2011,(8):75-75
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建成 本刊乌鲁木齐讯(记者 范琼燕)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市已建成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信息系统,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专门机构的设置工作正在申请中。  相似文献   

18.
陈柳裕 《法治研究》2008,(11):55-58
第五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以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和服务管理为个案,就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相关法理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和探究.就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提升,就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经验交流,并就流动人口法制的现状及其完善进行了深入评判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曹丹萍 《法制与社会》2012,(34):291-292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大大增加,随之,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当前的研究由于概念、研究立场等方面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偏差,直接导致了研究人员和城市普通居民对流动人口错误的认识和态度,这进一步导致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增加。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犯罪的概念和原因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出将流动人口犯罪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真正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投入、同救助。今年4月,府谷县出台了《关于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各镇、农业园区、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以计生分管领导为站长,计生办主任、服务站站长、派出所所长为副站长,计生办、服务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