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负责裁军与国际安全事务的第五十四届联大第一委员会11月5日以54票赞成、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题为“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呼吁各缔约国继续努力,通过全面和严格履约,维护和加强《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一决议草案由俄罗斯提出,中国和白俄罗斯参加共同提案,美国。以色列、拉脱维亚和密克罗尼西亚投了反对票。舆论注意到,联大第一委员会是在美国积极研制开发、并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则MD)和与个别国家联手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叶MD)之际通过这一决议的。这项决议主要重申了饭弹道导弹条约》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关 于主持巴勒斯坦人 回归家园的谈话, 在以色列激起了强 烈反应。这是美以两国今年以来继贷款保证问题发生争吵之后,掀起的又一场政治风波。 这场风波的起因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特怀勒5月12日发表声明,重申“美国从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94号决议以来一直支持这项决议。美国将继续支持该项决议”。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安理会10月24日下午以13票赞成、两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就南联盟科索沃问题通过一项新的决议。中国和俄罗斯对此项决议投了弃权票。这是今年以来安理会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推动下,就科索沃问题通过的第三个决议。在安理会对这一决议草案进行大约一周的紧张磋商中,...  相似文献   

4.
全球要闻     
《瞭望》1998,(29)
全球要闻7月6日—12日)联合国提高巴勒斯坦地位第52届联大7月7日以124票赞成、10票弃权和4票(美国、以色列等)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提高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根据决议,作为联合国观察员,巴勒斯坦将享有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按照联大议...  相似文献   

5.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决议,授权成员国组成一支多国武装部队,“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将海地现军人政权赶下台,恢复3年并前被推翻的政府.这一决议草案是由美国、法国、加拿大和阿根廷联合提出的.它把外力干预海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由美国组织和指挥的多国部队占领海地,解除塞德拉斯将军领导的军人政权,邀请流亡在美国的海地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回国复职.第二步,待一个“和  相似文献   

6.
美国9月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散发了一份有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新草案”要求安理会授权建立一支由美国将领担任总司令、接受美国“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接替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负担”,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持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新草案”还呼吁联合国各成员国为解决伊拉克问题提供各种支持。美国的“新草案”牵动了各大国的神经,各大国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立场。美国的两大盟友法国  相似文献   

7.
国际评论1999年4月23日下午,在日内瓦万国宫第17会议厅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中国提出的一项对美国关于“中国人权状况”决议草案“不采取行动”动议获得人权委员会广大成员国的投票支持,使美国提出的决议案未经会议表决即“胎死腹中”,再一...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9,(35)
印度公布核武器政策草案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8月门日公布了印度的核武器政策草案,称印度将奉行有效及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战略,只有在遭受第一次打击之后才会使用核武器进行报复。这是印度正式宣布的第一项核武器政策声明。印度还强调准备同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讨论这项草案。这项政策草案要在印度今秋大选选出新一届政府后才能被正式通过。印度主要反对党国大党对草案持批评态度。巴基斯坦方面8月19日表示,如果印度执意按草案来推行其核武器计划,巴基斯坦将步其后尘。巴以进入新一轮谈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8月17日开始进入新一轮谈判…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布什10月16日正式签署了美国国会上周通过的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随着国会的授权,布什政府预计不久就将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对伊新决议草案,与此同时,各国要求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16日开始,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为期两天的公开辩论,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有关各方在联合国内围绕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展开的争论将随着美国新决议草案的正式提交而进入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总检察长鲁宾斯坦奉巴 拉克总理之命,在6月 29日 发表声明称,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不适合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而只适合于解决以色列同埃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等阿拉伯主权国家间的领土纠纷。鲁宾斯坦的结论是242号决议出台时巴勒斯坦不是主权实体,而只被作为难民问题提出,以巴之间不存在边界之争,因此,以色列也就不能完全归还 1967年战争中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 鲁宾斯坦的声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强烈谴责说,这是逃避执行双边协议、恶化巴以和谈气氛和毁灭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危险举动…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矛头再次对准叙利亚,令中东地区本已动荡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安与关注。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案国际调查委员会负责人梅利斯10月20日向联合国提交了他的首份调查报告,指责叙利亚安全官员涉嫌卷入这一事件。美国政府立即抓住机会掀起针对叙利亚的新一轮外交打压,会同法国和英国于25日在安理会散发了一项威胁对叙实施经济或外交制裁的决议草案。美国的矛头再次对准叙利亚,令中东地区本已动荡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安与关注。  相似文献   

12.
联大特别政治委员会十一月二十七日通过一项“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的决议。这项决议草案由中国等十六个国家提出,一百二十七个国家投了赞成票,只有美国一家弃权。这足见要求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防止外层空间军事化,反对美苏不断加剧争夺外空军事优势的斗争,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严重关注。 目前,美苏核力量处于大体均势的僵持状态,谁都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把军备竞赛逐渐转向外层空间,力图抢先研制成功有效的外空武器系统,以便大大削弱对方核力量的效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专电 一向毫无保留地支持和呼应以色列对外政策的美国犹太人,最近对以色列当局的现行中东政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却是明显的变化。作为以色列在美国“代理人”的美国犹太人的向背,对美国和以色列的中东决策,乃至整个中东和平进程,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事态发展,引起中东问题观察家的极大兴趣。 美国犹太人是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随着欧洲人  相似文献   

14.
3月26日,由于北约成员国的阻挠,安理会在表决时未能通过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联合提出的一项要求北约“立即停止”非法军事行动的决议草案。安理会的这一表决结果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不满。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说,中国政府“强烈反对”北约对南联盟采取...  相似文献   

15.
6月10日,联合国安地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强调指出,安理会“铭记《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包括安理会所负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并重申尊重南联盟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由于这一决议草案没有充分体现中国的原则立场和合理关切,特别是该草案只字未提北约轰炸南联盟听造成的灾难。也设有对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关于强制使用武力)予以必要的限制。并要求有关各方与起诉南联盟主要军政领导人、已成为西方政治工具的前南问题国际法庭展开充分合作,因此中国代表团对…  相似文献   

16.
阿源 《瞭望》2004,(16)
北京时间4月16日,联合国人权会第六十届会议以28票赞成,16票反对,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的决议草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是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人权会第十一次拒绝反华提案。在此之前美国已经10次抛出过类似的提案。这些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提案,在人权会上都无一例外地被逐一挫败。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0,(46)
第五十五届联合国大会10月31日通过了一项题为《朝鲜半岛和平、安全和统一》的决议,对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的积极发展表示欢迎。这是联合国首次就朝鲜半岛和平进程问题通过决议。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31日结束了对法国为期一天半的正式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出访了所有的西欧大国后,第一次访问法国。 巴勒斯坦示威者同以色列军队10月31日再次发生剧烈冲突,共有7名示威者被打死,150多人受伤。联合国秘书长安南31日发表声明,再次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遵守最近在沙姆沙伊赫就制止暴力冲突达成的协议。 约旦首相拉吉卜1…  相似文献   

18.
<正>大会秘书长刘云山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作了说明。会议通过了将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草案)提交各代表团讨论;会议通过了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提交各代表团酝酿;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首脑会谈,就以色列进一步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等问题,达成临时和平协议,标志巴以和谈朝着最终解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又一重要成果。巴以首脑会谈是在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  相似文献   

20.
55届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我 军与国际安全) 11月 1日以 78 票赞成、3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同提出的关于“维护和遵守《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又称《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草案。决议强调指出,违反《反弹道导弹条约》将破坏全球战略稳定与世界和平,影响核裁军进程。 在过去近30年中,国际社会一直将美国和前苏联在1972年达成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视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以及推动美、苏(俄)核裁军的基石。去年以来,美国大力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要求俄罗斯同意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