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好儿媳王燕     
<正>4月16日,当笔者走进七师一二三团九连段翠华家的院子里,就看到今年59岁的退休工人段翠华和媳妇王燕两人有说有笑地在菜园里种草莓,婆婆对媳妇说:"知道你爱吃草莓,今年我专门多种点,让你可劲地吃",媳妇开心地笑着,上前搂着婆婆的胳膊乖巧地说:"妈,您真好",这时婆婆直起腰,看着媳妇高兴地说:"是我有福,娶了你这个好儿媳妇。"王燕长得有些胖,又是80后的独生女,是她父母的掌上明珠。当时  相似文献   

2.
"妈,快春节了,咱去看人家排节目。"2022年1月5日,小寒。吃完午饭,迎着冬日暖暖的阳光,77岁的肖建芳亲切地招呼着100岁的婆婆到社区观看迎春文艺节目排练。20多年来,肖建芳悉心照顾着婆婆,使婆婆幸福健康地活过了100岁。肖建芳在照顾婆婆同时,还伺候着患病的公公、瘫痪的丈夫、残疾的女儿,还抚养着两个外孙女长大成才,用人间大爱诠释亲情美丽。  相似文献   

3.
正她用自己的爱诠释着家庭美德,用自己的行动做一个好儿媳、好妻子。为婆婆和丈夫撑起一片天空,这个人就是我的姑姐。姑姐名叫汪萍,今年49岁,是九师一六一团一名普通职工。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她并没有多少文化,容貌和她的年龄也不相符,由于岁月的磨砺使她一半的头发早已花白,牙齿也松动脱落,岁月的沧桑已深深地刻进了她的皱纹里。15年前,姑姐78岁的婆婆由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有好几次因为找不到家而走失。当时姑姐在基  相似文献   

4.
婆婆     
正我站在路口,看着她,我最挚爱的婆婆,踏上返回奎屯的班车上。那佝偻的背、斑白的发和那干枯如树枝般的一双手从我浸满泪水的双眼里一点点隐去。婆婆对她最小的儿子——我的丈夫和我疼爱有加,早在2005年,婆婆和我们一起生活了8年。后来,婆婆去了奎屯和她的大女儿住在一起。在婆婆离开的日子,我们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却处处都有她。相机里那个翻看报  相似文献   

5.
<正>史新玉、顾建培夫妇俩是农六师新湖农场新野社区九连的职工,一家5口人,父母、夫妻俩和15岁的女儿,从来没有为什么事红过脸。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老人辛苦一生,晚年应当享受生活,这是史新玉常挂在嘴边的话。2008年冬季,婆婆感觉身体不舒服,史新玉带着婆婆去五家渠医院检查,得知患了早期直肠癌,她立即带婆婆到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住院治疗,婆婆的病情得以好转。为了巩固疗效,整整一个半月,她带着婆婆到乌鲁木齐一  相似文献   

6.
<正>丈夫去世6年之久,小叔子及其妻子也先后离开,留下8个月大的女婴,农六师奇台农场留守办退休职工63岁的陈好,扶养着当时已81岁的小脚婆婆和襁褓中的侄女已整整14年,其间自己的3个孩子也均被她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7.
<正>丈夫去世6年之久,小叔子及其妻子也先后离开,留下8个月大的女婴,农六师奇台农场留守办退休职工、63岁的陈好扶养着当时已81岁的小脚婆婆和襁褓中的侄女已整整14年,其间自己的三个孩子也均被她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8.
婆婆丁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叫蒲公英,但母亲喜欢叫它“婆婆丁”。童年的记忆里,乍暖还寒的春天,婆婆丁在贫瘠的田地里生长,田地里采摘婆婆丁的人如点点繁星,不停地弯腰走动,把寻到的每一棵婆婆丁采到竹篮里。我们家孩子多,家境不好,跟随母亲采摘婆婆丁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母亲说,每采到一棵,都要在心里对它说一声“谢谢”,因为它是上天对穷苦百姓的恩赐。回到家,母亲把绿油油的婆婆丁淘洗干净,洗去泥土的婆婆丁泛出青绿透亮的颜色,母亲在上面拌上面粉,放到锅里蒸,半个小时后就熟了。每次蒸婆婆丁,全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哥哥忙着捣蒜泥,妹妹忙着剥葱,我喜欢端一把盛着豆油的勺子,在火上燎烤,看着油泛起泡沫,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真有馋涎欲滴的感觉。母亲把烤好的热油均匀地浇在婆婆丁上,再把蒜泥倒进去,和着盐、葱、姜等调料搅拌,一盆香辣可口的美味佳肴便做好了。  相似文献   

9.
见到孙连芳已是晚上,下午她到村子里发放助学捐款去了。她衣着朴实,扎着长长的马尾,一手抱着一岁大的女儿,一边操着镇远本地方言和婆婆说话。可是当她转过身来和我们说话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她口齿伶俐,言谈中还保持着宁波人的爽快。  相似文献   

10.
感悟婚姻     
<正>小区里有一些银霜染鬓的老夫妻,此时已是深秋了,每天中午,夫妻俩总是在一起各搬一个小凳子,坐在小院里晒太阳。随着太阳的角度变化,俩人也变换着位置,妻坐里,夫坐在外。别人问为什么:"我坐在她旁边位置,既可以把风挡住还能让她晒到太阳哩。"朴素的话语表达着深深的爱,感染着周围的人。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是婚姻的  相似文献   

11.
<正>1956年,肖秀云开始照顾婆婆杨金枝和一家人的生活。58年过去了,肖秀云一直坚持照顾婆婆,肖秀云说,做孝顺媳妇是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杨金枝,今年已经101岁,儿媳肖秀云,今年已79岁。杨金枝的独子已过世近10年了,现在,儿媳肖秀云和婆婆杨金枝住在八师一三四团下野地镇镇区保障性楼房一起共同生活,杨金枝的生活起居还和以前一样都是肖秀云照顾。  相似文献   

12.
我的幸福     
<正>幸福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也是中国梦的中心内涵,家庭幸福又是所有幸福的基础,对幸福的认识和标准各有不同。有车、有房、有钱是幸福,工作稳定是幸福,身体健康是幸福……然而我的幸福是:婆媳关系和谐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我1985年结婚,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婆婆是1952年从山东参军进疆的,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动乱的年代公公不幸去世,婆婆才36岁就守寡,一个人带着13岁的女儿和  相似文献   

13.
正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88岁的公公和78岁的婆婆,上初三的女儿,爱人在轧花厂工作,十六年来她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用真情关爱着家里的每个人,让家里充满了幸福的味道,认识她的人都称赞她是一个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她就是六师一○三团蔡家湖镇医院的庄继红。今年,她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1996年12月,庄继红和爱人孙跃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直很孝顺父母的她决定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在庄继红眼里,爱人的亲人就是自  相似文献   

14.
<正>初春的暖风吹醒了路边的桃花,田野里,勤快的农家在侍弄着土地,一片春归大地的生机。在南票区虹螺岘镇中心敬老院里,几位老人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虹螺岘镇中心敬老院建成于2007年,现有养员96人,均为周围农村的五保户。去年,中心敬老院对整个楼宇进行整体改造,在上冻之前养员们搬进了新大楼。改造的整体资金来源于省、市福彩中心的福  相似文献   

15.
猜心游戏     
正有个女子刚刚嫁人,与公公婆婆同住。有一天,她发现冰箱里有一些水果,便顺手拿出果汁机,将它们打成果汁。婆婆连喝了好几杯,大力赞美。从此,她时常会把打好的果汁装进水壶,放进冰箱里。每天下班回到家,她都会发现水壶已经空了,心里非常高兴。一天,她比平时早一个小时离开公司,回家时却看见婆婆站在厨房,把她辛苦打的果汁一股脑倒进水槽里。她默默地回到房间里,愈想愈觉得委屈,心想:婆婆一定是讨厌  相似文献   

16.
<正>1956年,肖秀云开始照顾婆婆杨金枝和一家人的生活。58年过去了,肖秀云一直坚持。肖秀云说,做孝顺媳妇是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杨金枝,今年已经101岁,儿媳肖秀云,今年已79岁。杨金枝的独子已过世近10年了,现在,儿媳肖秀云和婆婆杨金枝住在八师一三四团下野地镇镇区保障性楼房一起生活,杨金枝的生活起居还和以前一样都是肖秀云照顾。  相似文献   

17.
<正>夕阳下,她牵着一位古稀老人在公路上散步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决定走近她,和这位憨厚的女人结识。她叫王银霞,一师十团九连"AAA级职工",10年前与丈夫一起背井离乡进疆打拼,日子在夫妻二人勤劳双手的创造下,越来越红火,就在小两口筹划着把双方老人接来新疆安享晚年之际,婆婆患重度老年痴呆症的消息如晴天  相似文献   

18.
<正>农五师八十一团加工厂职工韩岩霞和丈夫自结婚以来就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结婚的第一年婆婆就患直肠癌需要马上手术,婆婆因为自己是家属没有收入就拒绝动手术。韩岩霞却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其所有,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为婆婆治病,以尽晚辈的孝心。在韩岩霞的再三劝说下婆婆才同意手术。就这样,韩岩霞和丈夫毅然拿出所有的工资,又从  相似文献   

19.
<正>"妈妈、妈妈不要走,不要走。"5岁儿子哭闹着不让她上车。""你在那安心工作,孩子有我照顾,你不要牵挂。"体弱多病的婆婆抱住正在哭闹的孩子说。"你身体单薄得很,那里风沙大、气候干燥,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丈夫一边递着行李一边说。这是湖北省随州市第二中学教师童君踏上援疆列车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20.
<正>初春的暖风吹醒了路边的桃花,田野里,勤快的农家在侍弄着土地,一片春归大地的生机。在南票区虹螺岘镇中心敬老院里,几位老人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虹螺岘镇中心敬老院建成于2007年,现有养员96人,均为周围农村的五保户。去年,中心敬老院对整个楼字进行整体改造,在上冻之前养员们搬进了新大楼。改造的整体资金来源于省、市福彩中心的福彩公益金,整个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已经投入达200余万元。敬老院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