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做一个威风凛凛的女保安。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练长跑、练格斗,我想一个人只要努力。那么她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1993年我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体校。虽然体校出来不一定能当保安,但做个运动员也不错。我渴望拚搏,渴望辉煌。谁知,父母却说什么也不让我上体校,他们  相似文献   

2.
正武志飞,一名北京环保行业的工程师。2012年,他加入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后,便开启了自己的环保职业生涯。温州项目,第一次与环保接触2012年,刚研究生毕业的武志飞参与了《温州240吨/天污泥干化焚烧项目》。温州项目是全国第二个采用污泥干化焚烧工艺进行污泥处理的项目,也是全国第一个顺利运行的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由于国内之前没有顺利运行的污泥干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9)
正美国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李又宁教授从对华美族的留学历史开始,找到了近代史的一片蓝天,并孜孜不倦捕捉现在时的华人历史。在她看来,生活与历史是互动与互补的。李又宁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大学学的是历史;到美国,研究生学的又是历史;担任圣约翰大学(St.John’s University)亚洲研究所所长,一直在教历史,可以说一辈子没有离开历史领域。华族留美170年学术研讨会前,我采访了李教授。我们的话题,自然从历史开始。  相似文献   

4.
正他出生在神农尝百草的湖南茶陵。上大学时,他选择了中医药专业。200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放弃在上海任教的机会,选择来华润三九研发中心做药品研发。2008年,他再回母校上海中医药大学,边工作边攻读博士学位。19年来,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影响产品生产的障碍,解决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难题。他就是华润三九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周全。  相似文献   

5.
一个拄着双拐高中毕业的广州女孩,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博士奖学金;一个得了声带癌的英语教师,办起了一间残疾人英语培训中心。听起来像一个遥远的童话,然而这童话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一个永远的、真实的童话。上不了大学的残疾女孩7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一个叫陈颖的小女孩正陷入无边无际的痛苦之中。刚刚高中毕业,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考上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而拄着双拐的她,却被学校和工厂拒  相似文献   

6.
陈蓉 《工会博览》2006,(24):49-49
我的儿子上小学五年级,说实话,这个孩子很聪明,但有一点却最让我头疼,那就是嘴太贫,只要是他不愿意做的事,他能在一分种内给你八个十个的理由,而且,每一个理由都让你无计可施。一次,他在考试中,因为大意,把小数点点错了,致使分数受到影响,他自己很是懊恼,我也替他可惜,就说:“你看看你,怎么这样粗心大意的,这个样子怎么能得到好成  相似文献   

7.
又到了母亲的忌日,母亲离开已经整整三年了.从来不敢触及心中伤痛的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回忆慈祥可敬的妈妈…… 妈妈的骄傲 在妈妈的眼里,我是她的骄傲,一直都是. 我是幸运的.在我的农村老家,封建思想特别严重,重男轻女是其中的普遍现象.但在我们家里却不会这样,因为我的妈妈是个很有思想、有主见的女人.我们家中兄妹五人,成年后有三个孩子离开了农村:大哥毕业后去了保定,不仅过上了城市生活,还转成了商品粮户口;大姐接了爷爷的班到信用社工作,成了月月拿薪水的县城正式工;而我作为兄妹中的老小,没有任何独特之处,却不想成为了一名女军人.  相似文献   

8.
黄牌罚给谁?     
足球场上,队员严重犯规之后,裁判员往往出示黄牌警告。现实生活中,却还有另一种“球赛”,另一种“犯规”,不知该罚谁的黄牌才好。一天,一辆红色“的士”飞驰而来,车中坐着一个西装笔挺、风度翩翩的青年人,别看他轻轻地吹着口哨,心里却紧张得七上八下的呢!原来,这青年人是某信托公司的开发部干事章建,他刚从某外贸学院毕业,初生之犊,正想大展宏图。三个月前,他初次上阵,就与外商谈成了一个合营项目。前天,这个项目所需引进的一套设备共五个集装箱已到了海关,就等着卸货了。不想,就在这大功告成之时,却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漏子。合营项目虽经公司批准,却忘了呈报上级部门取得一份合资批准书。按照海关规定,没有合资批准书、集装箱就不能卸货,  相似文献   

9.
从1946年起到1983年我一直从事外事工作。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领域(地方外事,外交部内、驻外使馆)我都干过。在这37年的外交工作中,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党中央、外交部的领导下,我做了一些工作,并学习了新中国外交的政策与理论。1983年离休后我担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和外交学院的兼职教授,讲授中国外交史和外交学。在北大国政系和外交学院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得到机会和  相似文献   

10.
陈彧 《南风窗》2014,(10):82-83
<正>已过古稀之年,看上去却宛如不惑青年,著名建筑师邢同和一身白色改良中山装,女儿琼耳送的橙色爱马仕围巾格外相衬。他说:"我是改革开放30年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见证上海最大的变化是城市与建筑。"远有15年前的文化建筑上海博物馆,近有名人建筑邓小平缅怀馆,邢同和在30年间的设计层出不穷,他百感交集地说,"那时2000个工地同时开工,上海一下子变了,难怪外媒会评论这30年中国‘发疯了'!"邢同和的很多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一直沿着黄浦江在做",他曾在外滩  相似文献   

11.
我是2010年调到工会工作的.在工作走访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性问题——心理纠结所产生的后果.一个毕业一年多的女大学生,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却不会与人沟通,和同事闹点矛盾,上班成了她最大的纠结,单亲母亲帮不了女儿急得失眠、焦虑、抑郁,精神快崩溃了;新买的车停在小区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划了几道儿,结果是“谁让他臭美呢”;职工和领导顶牛“理由是他就看我不顺眼”……这一切都和心理有关系.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人们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此,我邀请了几位退休的老校长、有心理咨询证的老师,组建了“心理疏导室”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12.
奔往大城市?     
正今天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开工了。昨天晚上在海口送一个初中同学去杭州,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却不顾家里人的劝说,毕业后选择在杭州打拼,一年回海口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给了我一些想法,他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物理上先接近。环境才是决定一个人阶级分野的最大变量。每年春节后北漂的重新迁徙,总会引发这个话题的思考,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背井离乡,一定要跑到北上广做"漂一族"?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一个想法是:逃离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0,(26)
<正>在我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和校长的15年期间,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大约有5万人,我认识他们之中的不少学生。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4个湖南籍的学生,我与他们都有过密的交往,而且我们都成了忘年交。他们是:杨小凯、易中天、邓晓芒和李敏儒。其中邓晓芒是以初中学历考取武大的硕士  相似文献   

14.
正鲁斌,从一个刚毕业的学员到项目主任工程师,勤勤恳恳只求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带过的技术员、对得起公司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宁做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一次"普通"的调动,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2013年,鲁斌突然被任命为郭公庄一期公租房项目技术副主任工程师,主抓装配式方面的工作。干了10多年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的  相似文献   

15.
他,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法学硕士,本有望成为联合国的一名行政官员,可叹的是具有法律知识的他,却缺乏法律意识,终究成了——知法犯法的法学硕士一名法学硕士,而且是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通过了联合国首次在华把考行政官员的初试,有望成为一名让人羡慕的联合国官员的年青人,现在却@在监狱中,他将伴铁窗度过青春年华。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钱。没吃过钱的苦的人,总认为钱是好东西,徐XX在犯罪以前就是一个没吃过钱的苦的人,因为他向来没有钱。徐XX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地区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小学毕业那年,全…  相似文献   

16.
石破 《南风窗》2010,(8):40-43
在使用和改进挑粪工具方面,大学生不如一个受过培训的技校生,甚至不如农民工。"一个大学生学4年本科,每年花几千元学费,毕业后来掏粪、洗脚,专业不对口呀,不如我们技工院校,培训3个月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7.
俩老师     
张文睿 《工会博览》2013,(35):52-53
我在乡下插队时,始终有下放干部管理,我们对他们,统称老师。我是1973年6月7日,初中毕业到乡下插队的。头一年。管理我们的下放干部叫谭炳焕,是八机床研究所的一个技术员,广东人,30岁挂零。  相似文献   

18.
清晨,刚刚到上班时间,他竟先我一步走进了我的办公室。50多岁的人了,红光满面,兴致勃勃,很快,便滔滔不绝地将我带入了他的世界。我是被批斗斗出了名的我是客家人,家在梅县平远,却在湖北工作了28年,你听我的话,很难懂吧,南腔北调的,不怕,我们慢慢说。 1961年我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由于有海外关系,又有“右倾”言论,分配时不让我干政法,分我到了湖北宜昌地区一个山区县的粮食部门,一干就是20多年。什么时侯当律师的?1979年底,我是当时宜昌地区最早的3个律师  相似文献   

19.
正他是第一个在海拔4300米做大型骨科手术的医生他为拉萨最偏远的医院留下了一支过硬的外科团队他开展调查,并帮助当地孩子获得来京治病的机会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也开辟出自己的"小资"生活高志学,一名来自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的骨科医生,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骨科专业的医学博士。2013年7月,作为顺义区第一批援藏医生,光荣地赶赴西藏,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对于青年医师高志学来说,他走进藏区的理由,不是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我的见习期还未结束,正在公司所属的一个哈尔滨铁路局职工住宅项目建设工地上跟着师傅学放线.干着最累的技术活,拿着最低的140元见习工资,吃不饱、饿不死,苦不堪言.没想到的是,幸运之神此时正悄悄地偷窥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