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从老家的特警学校毕业后,贾树庆只身到北京做了一名保安.16年“玩命”的工作,换来的是一本本荣誉证书和一座座奖杯.他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保安,变成了小有名气的“名人”.不过,在贾树庆看来,16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融入到小区居民的生活中. 想要找到贾树庆并不难.记者走进位于石景山区的海特花园小区,随便问几位小区里的居民,都知道他.“王大姐,您接孩子去啊?”“这几天真是麻烦你们了,风大,叶子满地都是.”巡逻的过程中,不管是小区里的居民,还是环卫工人、物业维修人员,贾树庆总是很热情地打招呼.而这些人见到贾树庆也总要聊上几句.  相似文献   

2.
典型案例:中学生晓波是个比较热心的人,也很喜欢帮助别人。只要别人找他帮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因为他觉得拒绝别人的话完全说不出口。但是他自己能力也有限,不可能每个忙都能帮得到的,面对求助时他做不到,又说不出口,这类事情简直成了他的心理包袱。  相似文献   

3.
同道     
周末那天,单位组织员工去市郊明月山风景区爬山,"局花"张琳娜跟我们分在一个组,她也是我们这个组唯一的女性. 有意无意中,大家都喜欢跟张琳娜走在一起,其中有人帮她背包,有代她人拎水,远远看去,很有些前呼后拥. 看着那些雄心勃勃的人,走在后边的大李和小吴大发感叹.大李说:"看他们那兴奋劲儿,跟张琳娜凑一块,就那么提神啊?" 小吴说:"我也想不明白,咱们有些男人平日里道貌岸然的一副正人君子相,怎么一见漂亮女人就犯贱!" 大李说:"你看老高,都他妈四十好几的人了,也屁颠屁颠的跟在张琳娜屁股后头,真不嫌寒碜! "  相似文献   

4.
给自己增添健康 帮环境藏轻负担 伴随着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怀柔区的环境也越来越获得市民的认可.与此同时,这里也越来越受到骑行爱好者的青睐.作为本土的骑车爱好者,怀柔广电中心职工韩轩更是这一运动的积极推广和践行者.自从于2013年加入了山岳户外运动协会,他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参与了很多骑车与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境外读博士,研究的兴趣点跟笔者一样,集中在黑社会方面.最近两年,他一直帮我搜集国外的黑社会研究资料,同时也向我推介国外的一些研究理论,不仅为我的研究提供素材,而且也帮我拓展了视野.但是,交流中我发现他深陷狄亚哥·甘贝塔(Diego Gambetta)的黑手党起源产权论之中,以至于沉迷其间而完全失去了自我.他的文章里经常用"伟大"、"完美"等词汇来赞美黑手党起源产权理论,甚至可以用"顶礼膜拜"来形容他对该理论的态度.时至今日,虽然他已经渐渐走出了当初的那种狂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可笔者认为我们依然有必要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史超齐本是一名外地来京建设者.来到安贞的21年中,他先后干绿化工、流动电影放映员兼司机、摄影师等工作,并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工作上,不论做什么,他都能成为行家里手. 街道体制改革解散绿化队后,史超齐被调入街道宣教科任流动电影放映员.他在1000多个夜晚,与电影、农民工、社区居民结下了不解之缘.7年多来,上级要求的任务是910场,但史超齐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迄今为止,他一个人已经放映了1210场电影,超出任务300场.而这超出的300场,也意味着他每年要投入比别人多2倍的时间、精力.但是就因为他的敬业、执着和坚守,安贞街道的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固定的“影迷”,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超”.  相似文献   

7.
牌友     
炎炎夏日,夜晚小区里喜欢玩扑克牌的人在路灯下凑到一起,便成了牌友. 老王是农商行的退休职工,特别喜好玩纸牌.他人缘好,有亲和力又善于张罗,在小区里被牌友们尊称为“牌长”.家住一层的老安备桌、备凳、备牌热情周到,被牌友誉为“后勤部长”. 牌友在一起玩牌久了,人也就熟了,牌友之间便以绰号相称.如“刘算计”、“高能来”、“张大胆”、“放羊的”……“牌长”自然就是老王了.绰号既形象打趣又能对号入座,牌友间互不忌讳,以此为乐.  相似文献   

8.
李北方 《南风窗》2013,(10):85-87
张飚退休前,在石河子监狱当驻监检察官。这10年里,他一共办了二三十个案子,案子都不大,没什么影响。直到他遇到张高平,才介入了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冤案的平反过程。张飚退休后的生活是很安逸的。平时到乌鲁木齐帮女儿看看孩子,但他不喜欢乌鲁木齐,嫌人多车堵。他更愿意待在漂亮的小城市石河子,因为到哪去都方便,绿化也好,"你现在来的时间还不算好,到了夏天,想找个楼房都不好找,全都被树挡住了"。  相似文献   

9.
他尽自己所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开车出游、健身、游泳,到世界各地演讲,过着幸福的生活. 当父亲在医院第一眼看到刚出生的儿子时,他的心都碎了——小家伙只有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没有肛门,躺在观察室里奄奄一息.医生断言,这孩子几乎不可能活过24小时.  相似文献   

10.
正"小辛"是五道口工人俱乐部电影院职工给辛增彬的爱称,用爱称称呼他,足以说明电影院职工对于他工作、人品的肯定,再加上大伙喜欢他。已经为电影院工作十年的小辛,把电影院看成了自己的家,这个"家"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爱管,没事找事地忙个不停。尽职尽责是小辛,勤勤恳恳是小辛,热情随和是小辛,领导和同事们就信任和喜欢他了。生活中,老婆不在身边陪伴的小辛,  相似文献   

11.
你们觉得刘德华成功吗?他是被所有的媒体神化的一个艺人,都说他勤奋、他努力、他不会干坏事、他可以不吃、不眠、不喝,光是呼吸就可以活到五十二岁的人.其实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也会紧张,我也会因为讲事情讲到自己心里不那么稳定的时候,会出现有一些讲得不好的状况. 成功不是自己说得算,是历史说了算.也同样,喜欢我的人,他会觉得我非常成功,为什么?因为我事业做得非常好,我家庭非常幸福.不喜欢我的人说,这个人的事业,一部作品好一部作品不好,一部票房这样,一部那个烂片,他是靠运气.他为了虚荣,把家庭就搁在那里,所有他的家人,都舌在一个阴霾里面,他们说我失败中的失败.我无所谓.不争,那是一种慈悲,不闻,那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2.
张国权是北京市怀柔区国土房管局房管所滨湖维修站的一名普通水电维修工。他和另外两名职工一起负责整个小区15栋楼、628户、35160平方米的日常维修任务。14年来,他始终把为居民排忧解难做为自己的职责。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成绩。他在毫不起眼的地方,默默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67岁的关向东,满头白发即使染过也难掩岁月沧桑.儿时的家乡,在他读小学时的一篇课文里;儿时的快乐,在他自己制作烧成的红泥玩具里;儿时的神秘,在老师教给他的一个魔术里……关向东给记者讲了他少年时代埋进生命里的那些人和事. “五爷”上学 关向东是满族人.而满族人的习惯是把男孩无论大小都叫“爷”.关向东在家里排行老五,所以小时候村里的人都叫他“五爷”.1953年,6岁的“五爷”上学了,那时候,他没有名字.  相似文献   

14.
今年35岁的孙书平,是顺义区富力湾社区的一名普通社工,已有三年多的工作经验.虽然社区的活儿多繁琐,但她与同事们始终秉承居民事情无小事的工作理念. 上午8点,刚走进社区的孙书平就接到辖区金宝花园别墅区赵阿姨打来的求助电话:“我们小区里总有人遛狗不拴绳,都吓着我了,跟物业说了也不管用,你们能不能帮忙管管.”“您别着急,我马上过去.”  相似文献   

15.
“告诉别人十遍怎么修,不如自己拆一遍.”报废的设备,在张国付眼中都是宝贝.他总是将它们拆成散件,看看哪些零件还能用,然后收集起来备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拆”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张国付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但在北京洳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机电维修方面被大家公认为“绝对的专家”.  相似文献   

16.
现场一:一场小卖部里的聊天38岁的徐振(化名)是浙江台州人,离开台州农村已经十多年了。现在他的职业是杭州一家小卖部的老板。说是老板,其实伙计也就是他的姐姐再加上他妻子,他们3个人在杭州一个新建小区的会馆里租下了160平方米的一间房子,做着最传统的小卖部的生意。在这个冬天的夜晚,徐振与记者聊开了。“现在小卖部生意难做了,”徐振说,“好一点的生意都被他们抢走了。”他指了指东边的方向——就在该小区的隔壁,一年前开设了一个大型超市。“在很多方面我们都没办法和他们竞争,他们的生意大,进货的价钱就低,很多东西我们的进货价与他们…  相似文献   

17.
“27岁的时候,自己都在忙些什么?”面对李建学,记者感慨颇多.从一名农民工,到中铁六局铺架分公司第十项目部架桥机作业队长,成长为新时代知识型青年,李建学的经历不得不说有点传奇的色彩.他用短短7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几十年也不敢想象的事情,60万字的施工笔记更是见证了他成长的点点滴滴.在李建学的手下,一个个难关被攻克,一个个架桥记录被刷新,所有的人仿佛都忘了,他只有27岁.  相似文献   

18.
一个学了八年建筑设计的研究生,一毕业却走进了建筑企业,做起了收料员,两年后成功逆袭直升至项目总工.在向光明前途一路狂飙时又因为一个疏忽险些酿成大错,被艰苦的自然环境虐待过后,我却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 2007年,我研究生一毕业就扎进了中建一局.我想,自己学了八年的建筑设计,还是项目部唯一的一个研究生,项目经理最起码也得让我在施工现场做个工长.谁知道,他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做项目“网管”,钢筋混凝土没摸着,天天跟网线打交道.好不容易憋到项目开工,眼看着大家都上了现场,我却依旧每天呆在办公室里,忙活的事只有三项:复印、打印、传真.  相似文献   

19.
林亦非 《南风窗》2011,(15):66-69
郝仝鑫,18岁,陕西人。2005年冬天,他跟两个同学跑上小山坡,顽皮的他爬上高压线塔,谁知那是通电杆,就这样他的双手给电断了。那年他12岁,在医院的8个月,他天天都哭,无法接受失去双手的自己,他曾经自暴自弃,天天躲在家里,直至来到"云之南"残疾青少年游泳俱乐部。郝说:"在家里,吃饭洗澡全都是父母帮我的,在这里我学习了自己生活,将来离开父母,我也可照顾自己。"  相似文献   

20.
面积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户,流动人口400人,社区志愿者145人,楼房45幢,楼门154个,平房院落3个,单位11家,商户25家,老年活动站10个,学校、幼儿园各1个.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础数据,却已经深深地印在万源东里社区片儿警罗建的脑子里.扎根社区,一干就是22年,他已经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罗建以此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天早晨上班到单位前,他一定要在社区中巡视检查一趟,从中发现问题便于日常工作解决.下班回家前,他总是要到社区里转悠一圈,看看单位商户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看看孤寡老人是否有需要帮助,东家长西家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会记在心里,辖区里的一草一木都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