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爸爸     
正昨天我扶着你在洗手间吐的时候,你忽然问我,是不是吐出血来了,我说大概是你鼻子破了吧,刚说完就又看见一大口血从你嘴里吐出来……这次我是真的被你吓到了,第一次开始为你的身体担心,第一次哪都不想去,想就这样一直陪着你。现在的你啊,越来越像个小孩子,经常偷吃我的糖,口味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妈妈说你有高血压不能吃得太咸,你就偷偷在菜里面放盐,跟我说话也越来越客气,有时反而用请求的语气来跟我说,陈晨啊,有没有时间帮我  相似文献   

2.
正无关"深夜食堂"。我说的是我和我的食堂,或者说是关于食堂的"乡愁"。小时候羡慕吃食堂。一次,家里没开伙,父亲给了我5分钱菜金,我在食堂买了一盘雪里蕻腌菜炒青米豆。腌菜咸津津的,青米豆软糯酥香,比我们家水煮盐拌的菜好吃多了,菜里的油尤其厚,吃完饭,碗边上蜿蜒着几道黄黄的油花。一餐饭,吃得我心满意足。成人后,进厂当了工人,单身汉,三餐吃食堂。食堂的菜,自然不是珍馐百味,但每天也  相似文献   

3.
一块水果糖 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一对年轻夫妇打车,丈夫搀着妻子,妻子脸色苍白.上车后,他们直接说去医院.凭第六感,我猜到这位女乘客可能是低血糖患者.于是,我便对她说:"您好,这里有水果糖,您先吃一块,看能不能好点.果然,她吃了糖以后感觉好多了,车没开出多远,女的就对男的说:"这会儿正闹猪流感,我不去医院了,咱们还是回家吧."男的犹豫片刻,不好意思地对我说:"那只好麻烦您掉头往回走了.真没想到,您的一块糖让我老婆的医药费都省了."我心说,您还省了一半车费呢.不过,即便是这趟活只收了一个基价,可我还是真心为他们两口子高兴.老百姓不是常说吗,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相似文献   

4.
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父亲总要烧点好菜,喝点小酒。我知道,父亲在庆祝自己的节日,我总是静静陪着他,听他说工厂的故事。父亲23岁进了一家棉织厂,成为一名学徒  相似文献   

5.
乍一看,这象爿农场。田里种着瓜菜,周围养着鸡、鸭、鹅……其实这是间学校,月薪五十元五角的陈秋银是这间山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不象你们城里人,下班后可以去逛街。我们住在山里买东西总是不那么方便,学校占的地不少,反正荒着也怪可惜的。我们各家便开了一些荒地,种上了瓜菜,业余时间打理一下,就经常能吃上些新鲜蔬菜了。我们收入不高,吃自己种的菜也是一项不错的“补贴”。除了种瓜菜外,还有种花的。一早一晚劳动一下,既能获经济收益,还可以领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哩。可惜我不是“清静无为”的出家人,不会享受这  相似文献   

6.
我是密云县东邵渠镇西邵渠村的党支部书记.我的工作简单的说就是三句话,一句是“修身三字经”;第二句是“治村五字诀”;第三句是“工作四率先”. 修身三字经就是做村干部的要做到“德”“勤”“廉”.关于“德”字,他又给我们讲了一个“赵慧井”的小故事.东邵渠地区历史上一直就是缺水地区.解放前,这里有13个自然村严重缺水,素有“吃三县走八庄”之称.明朝成化年间祖上出了个举人赵濙,在南方做了知府,怜悯家乡父老之苦,倾其家财先以一桶石渣一斗米、后以一桶石渣一斗银的代价打出了一口32丈岩石深井,民得其利取名“赵惠井”,并于井旁树碑以记其事.  相似文献   

7.
我看乞讨者     
有一年到北京旅游,过前门时一位妇女拉住我,苦着脸说丢了钱包,找不到亲人,她和孩子都没有饭吃。几米外,一位约5岁的孩子正咬着手指望着我。我掏出3元给了她,她要我留下地址以后奉还。我说不用了。在厂州街头,我对乞讨者也曾慷慨解囊。不是自己富有,只希望用微薄之力,给人间增点温暖。然而,以后报章陆续披露,其实大多数乞讨者都是骗子。他们“乞”钱建房子娶媳妇住宾馆,靠“乞”致富。  相似文献   

8.
随录讲人     
日本的饭局不但多,而且常常吃不饱,回来还要自己给五脏庙加料。日本的饭局菜式众多,往往一顿饭下来一二十道菜,盘子大碗大,但菜量少得可怜,一道菜分到每个人的盘子里不过一勺一口而已,即便二十道菜也不过二十来口。吃一个日本饭局常常要用三四个钟头,这二十来口菜分成三四个小时上来,其充饥水平可以想象。有的朋友不免对日本人颇有腹诽。  相似文献   

9.
我要飞翔     
我要飞翔—何懊幕雨打注了翅膀.我是搏击的海乌,用生命“抚‘海浪。考云J.‘“目彩尸我要飞翔—目半‘了 矛口_口,产沪决不为失去什么而叹态二远方那闪烁的灯塔,在为我的前程导航。我要飞翔@吉星  相似文献   

10.
凄凉难说     
他是我的同学,37岁,去世的前几天,他来找过我,说下岗的事儿,很想不通,很烦恼。他说他是一个好工人,技术不错的。我笑笑,说世界很复杂,劝他想开点儿,不就是失业吗?我说你人不错,有技术,身体也棒,到哪儿混不下一口饭吃呢?他也笑了,那晚,我们喝了很多酒,分手的时候,我看他嘻嘻哈哈、胡说乱咧的没有一点儿异状。  相似文献   

11.
李承鹏 《法制博览》2011,(14):52-53
我从我妈肚子里出生之前,我妈难产了一整天。后来她忽梦一只吊睛白额的老虎扑来,吃了一惊,我就出来了。我知道大人们很希望我像其他新生儿一样大哭,这表示健康。可我拒绝哭,因为我讨厌那个女医生。她浑身膻味,满脸雀斑,  相似文献   

12.
在香港,“外星人”的意思是此人很难接触,不通人性,和地球人脱了节。香港有些做父母的,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长大了就表现出以我为核心的性格,对人不理不睬,对事不闻不问,故此也称为“外星人”。广州是否也有“外星人”呢?前不久,广州的一位朋友请我吃晚饭,在北京路找到一个馆子,落座之后,我试向服务员小姐问了一句:“有没有三菜鱼?”那位小姐回望一眼,便不哼不哈地返回自己的岗位。朋友点了五个菜一个汤,谁料吃到第三个菜就接不上了,我不得不再向刚才那位小姐询问,但她好象不懂我的语言,依旧不哼不哈。直到朋友准备结账了,第四道菜才端上来,而那位小姐总算启开金口:“其他的菜没有了!”我们真是可  相似文献   

13.
山药与故乡     
罗伟 《工会博览》2013,(29):54-54
有回吃饭,朋友不吃别的菜,只一味地挑选山药。我奇怪,问:“怎么?多日不见,已经改吃素了吗?”他说:“见山药突然想起家乡,想起母亲来了。一时情难自禁,多吃了点。那一块块山药,吃在嘴里,似乎能尝出家乡的泥土气息来。很久没有闻过那样的泥土味儿了……”  相似文献   

14.
菜虫     
父亲叫大伟:"帮我拉菜去市场。"大伟看见筐里的菜都是生虫的,就说:"这种菜送给人家都不会要。"父亲说:"这筐菜是我特意跑到田边收购的,我今天要凭它赚大钱呢。" 在市场,大伟看见有几条虫子爬到竹筐外面来了,  相似文献   

15.
开心酒吧     
第十二期开心榜单之—童趣迷失的女孩女孩一个人在街上玩,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怎么也回不了家,便大声哭起来。警察走过来说:“好孩子,你哭什么,回家去吧!”小女孩哭着说:“我迷路了,找不到家在那儿,回不去!”警察走过来说:“那你家在什么地方啊?”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身体畸形的女孩子.母亲嫌我给她丢脸,也怕我出门遭人讥笑,在我8岁前,从没让我迈出家门一步.我拥有的只是院子里那一方窄小的天空,一群瞬间即逝的飞鸟. 8岁那年,我的父亲去世了.不久,母亲改嫁,嫁给了镇上一个退休的海员.当时,母亲才40出头,而继父已近60.继父让我叫他"伯伯",并对我说:"来,河子,伯伯带你去串门."  相似文献   

17.
用外省人的眼光看广州人,似乎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感。最令他们吃惊的是“口杂”。说广州人除了家中四条腿的台椅,举凡天上飞的、地下爬的,诸如蛇虫鼠蚁等类,统统都成其美食,言下之意是有点儿“蛮”了。确实,有的广州人对吃的探索,真是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你听说过吃炸蜈蚣、煎白蚁吗?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就曾美美地吃过一顿白蚁。他是白蚁防治所的技术员,平时灭蚁中,发现那些  相似文献   

18.
乔健 《工会博览》2006,(4):44-44
从邰嘴里得知陆死的消息的那个晚上,我哭了。我和陆是十几年前结的婚,陆很宠我,让我感到了婚姻的幸福和甜美。这样的日子持续了7年,直到我发现他有了外遇的那天才算终止。办完了离婚手续回到家,望着屋里我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有些手足无措。结婚7年,我从来没为家里的事操过  相似文献   

19.
正在美国生活十几年了,有了自己的家,逐渐一切都习惯了,心里头就很少想家了。唯有放不下的就是家乡的老母亲。记得十几年前的一天,决定要到美国定居了,我心里很高兴,但又怕母亲担忧阻拦,就没敢告诉她老人家实情。回到家里我只告诉母亲这次要去很远的地方,母亲听后笑着说:"去吧!去吧!飞得越远越好。一路注意安全,过年就回家,妈给你做好吃的等你!"在我背着行囊准备出家门时,我再次告诉母亲:"这  相似文献   

20.
家庭和睦就是我的幸福 燕京信息中心 史亿民 昨天,我的大学同学——宿舍老大来电话告诉我,她已平安产下九斤的儿子,"我很幸福,也希望你们都幸福",她哽咽地对我说.挂了电话我反问自己"我幸福吗?,幸福是什么? 幸福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我的幸福就是家庭和睦,家人身体都健康.所以我现在拥有自己最最朴实的幸福,我希望所有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也同我一样拥有这份朴实的幸福.要说我现在的梦想,那就是父母身体能更好一些,女儿能在未来的岁月里健康且快乐地长大,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学会思考.一句话,希望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