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情绪是人对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是由于客观事物符合或不符合个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而产生的。如,有些事物使人快乐,有些事物使人悲伤等等。情绪有很多种,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如何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绪品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年的情绪问题探析李玉春黄伟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人的认识和活动的发展状态。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必须重视青年的情绪问题。一、青年情绪是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有众多心理因素,除主要因素智力水平外,学习的目的、态度、动机、兴趣、意志品质以及性格气质等都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影响着学习,而感情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因素。所谓感情,即情绪与情感的总称,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反映,诸如喜、怒、哀、乐……等等。一般来说,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能引起积极的感情;反之,凡是不符合需要或妨害需要满足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消极的情感。实践证明,当学生处于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下,比如:伤心、烦恼,学习起来就会无精打采,心不在焉。当缺乏热情时,学习就会…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和现象是不同等级的范畴,分别从事物的根据和表现两个方面把握来事物。现象是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可以了解到的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而本质是构成某一事物的各种要素的内在联系,因此,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要“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  相似文献   

5.
口为心苗、言为心声,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情绪情感则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只有客观刺激与内在需要相符合才会产生愉快的情感,相斥则不悦;下意识的身体反应、微表情更是人真情的自然流露。职务犯罪人接受讯问时的身体语言和微表情,是其自我保护机制在讯问的特殊情境的刺激下的特殊反应。认真观察、领悟、建档以及观察的常态化、习惯化,方能把握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突破其心理防线。  相似文献   

6.
心态,即人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心理态度,是我们的观念、动机、情感、兴趣等心理状态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对客观事物刺激做出的一贯反应趋向。心态对我们的思维、选择、言行都具有导向和支配作用。心态有向上与颓废、积极与消极、端正与偏颇之分。积极健康的心态如数九寒天的暖阳、雨过初晴的彩虹、春风骀荡的原野、炎炎夏日的绿茵,呵护愉悦身心,成就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7.
“逆反心理”也称逆反行为,当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有时便会产生厌烦、反感,出现态度逆向的反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对象本身思想观念的错误而产生的对抗情绪,如一些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认为“六十分万岁”,从而对教师的要求产生了对抗情绪;二是由于外部客观原因引起对象思想上的反感,如有些学校的制度不完善,生活设施差等,从而使有些学生对学校的管理产生了反感。如何会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现象呢?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的,原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8.
价值与真理     
现行的真理定义是不完整的,它只承认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自然规律进行正确认识的“事实真理”,而忽视了对人和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正确认识的“价值真理”。实际上,事实真理以及人的实践不能完全脱离价值真理。价值真理是由事实真理过渡到实践活动的必经环节。只有经过价值真理,把价值真理同事实真理结合起来,才能把事物的规律和人的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实践观念。所以,在真理的总概念下应该包含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睡眠是使人快乐、休息和恢复的一段时间,但也有些人发觉他们的睡眠不足、不适当或不能使其恢复原气。做倒班工作的人中有25%的人尤其明显。而其他的人也可能深受睡眠失调之苦,睡眠失调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能力,这在法医学上可能含有重要的意义。 法律实施职工遇到的睡眠问题分个人级别的(即因倒班工作而剥夺睡眠或因与工作有关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企业发展,如何认识并建立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企业的价值观,并把这一观念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一直都是众多企业一大重要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在理论层面上关于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论述。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及其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的特点是———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即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此外,价值观不仅…  相似文献   

11.
悲观与乐观     
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悲观,是因为短视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乐观,是因为卓识和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当乌云布满天空之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乐观时不要过分炫耀你的快乐,悲伤时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王廷相的理势观彭建渝理和势是标志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趋势的哲学范畴,是中国哲学家与兵学家极为关注、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而作为特殊事物的人类社会发展是否具有客观趋势,是否具有内在规律?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由先秦开始,在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是现代科学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客观事物构成要素间的稳定联系及其作用方式,包括组织形式、排列顺序、结合方式等,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矛盾是有层次的。普遍联系和普遍差异的统一 ,构成了事物的表层矛盾 ;多样性的联系和多样性的差异的统一 ,构成了事物的中层矛盾 ;本质联系和本质差异的统一 ,即同一 (统一 )和对立的统一 ,构成了事物的深层矛盾。矛盾是指客观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联系系列与差异系列之间的对应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在写作过程中须臾离不开思维活动。(一)主题的提炼、确立有赖于思维。文章立意的高下,是看它是否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隐藏得很深,有时与它的表面现象恰恰相反。这就要求作者具备敏锐的眼光、科学的头脑,来一番细致而缜密的、有时甚至是十分艰苦的思维,透过现象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出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确立起极有价值的主题来。反之,如果对生活实际的主观思维不正确,确立的主题就不正确。(二)材料的选择也不能脱离思维。…  相似文献   

16.
概念义和词义二者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但是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概念义是词义内容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词义内容发展的根本。概念义要描写本质属性,因为本质属性是区别其他事物的最根本所在,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基础。我们必须考虑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况,通过具体的语境分析、归纳,把概念义归入具体的词义内容中去。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幸福感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福感研究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本研究对大学生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积极性情绪占优势,排在前三位的情绪是快乐、愉快、幸福。具体生活领域中,最满意的是道德、健康、家庭。价值观排在前三位的是成功、智力和知识、快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幸福教育建构。  相似文献   

18.
案件表现为时空形式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客观事物的复杂多样性和人的认识的时空局限性之间形成一种对立,给侦查工作带来相当难度。归纳推理是从特定事件向一般的事件推论的过程,是将知识或经验概括简约化的过程。归纳推理在最广泛意义上含盖了对未观察事物的结论,归纳推理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是多主体互动理性的思维上升。归纳推理是一种促成理论进化的推理,涉及知识增殖、评价空间拓展,是一种不断积累经验、修正错误的过程,突出了依据重复经验模式的日常推理,由此可以不断地接近真实,以获得对案件真相的准确认识。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职教生进行沟通交往、悦己纳人、人际信任、快乐生活及家庭问题等方面进行团体辅导,可以使适应性不良家庭功能类型显著减少、缓解青少年学习压力感、增进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平衡感.所以,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利于良好家庭功能类型的建设,有利于增进职教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幸福感研究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本研究对大学生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积极性情绪占优势,排在前三位的情绪是快乐、愉快、幸福.具体生活领域中,最满意的是道德、健康、家庭.价值观排在前三位的是成功、智力和知识、快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幸福教育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