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结束长征到达陕北。这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还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日本利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继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日本又制造华北事变。紧接着,日本义收买汉奸,拼凑傀儡政权,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加紧控制华北,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州国,并逐步把侵略魔爪伸向内地。在日本的猖狂进攻下,国民党政府节节退让。  相似文献   

2.
<正>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不到半年,日本就侵占了华北的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各省和江南的东、沪、杭地带。日寇侵占南京后,开始把武汉作为它们下一步重点攻占的目标,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就能支配中国”。1938年6月,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就正式作出了攻占汉口的决定。10月25日,  相似文献   

3.
“华北事变”乃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过程的重要步骤,究其发生的经济原因:一是为摆脱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走上了海外侵略的老路。二是为侵苏备战,国小兵少的日本势必要借助中华之物力。三是建设不断恶化的伪“满洲国”殖民地经济的迫切要求,日寇希望将东北、华北连成一片、互为补充,以稳固“满洲生命线”。总之,日本帝国主义对物产丰饶的战略要冲——华北垂涎已久,挑起“华北事变”为其志所必行。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是一海之隔的邻邦,两国人民具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关系。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又变成为一个不断进行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华,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曾遭到严重的破坏。日本文部省审定中小学教科书,竟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血腥侵略篡改为“进入”,明目张胆地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制造舆论。但是,中国人民用血肉和生命筑成的历史,岂容日本内阁的某些长官和大臣们  相似文献   

5.
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失败原因陆玉敏1937年“六六”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是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即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在这段时间内,以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为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华东两个方向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火很快扩...  相似文献   

6.
小资料     
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接着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了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提出的“华北政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一九三五年,日本帝国主义又进一步发动华北事变,企图使冀、察、绥、鲁、晋五省脱离中国,归日本控制。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了十二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中,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自“华北事变”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一系列变化,导致蒋介石的对日态度和策略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转化。即由“九·一八”事变后采取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策略方针,到“华北事变”之后对日态度转向强硬,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与中共第二次合作而转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55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的重要时刻,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以及战后日本国内一小撮右翼势力妄图为侵略历史翻案的行径,从中总结经验教  相似文献   

10.
万望明 《新东方》2005,(5):10-11
逝者如斯!65年前的秋季,在中国抗日大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所发动的为打破敌人“囚笼政策”的“百团大战”, 无论从参战兵力之众多、作战地域之广阔、动员准备之充分、指挥艺术之精湛、军民配合之密切、所获成果之辉煌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计划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地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日。六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胜利来之不易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是蓄谋已久的事,同样是在小学教科书中向日本少年儿童灌输侵华思想,胡说什么大和民族是优等民族,只是地域太小,要想生存和发展,只有扩张到中国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军国主义屡屡侵犯我国,发动“甲午战争”,并把不平等条约强加于我国,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日本军国主义意犹未足,进而策动冀东二十二县的特殊化、华北五省特殊化。当时国民党的统治者面…  相似文献   

12.
孙阳 《创造》2021,39(1):52-60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在这些国家中,日本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定了大陆政策。在这一既定政策的指导下,日本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思考。在这些有识之士中,徐特立便是一位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3.
最近日本部省审定通过了歪曲对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所犯的侵略史实,企图在青少年中美化或淡化这一段丑恶的侵略行径,引起了我国及其他受害各国的强烈不满和严正交涉,韩国为此临时召回了驻日大使。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用飞机、大炮、机枪、军刀屠杀被侵略各国人民,中国是受害最深,被占土地面积最广、占领时间最长的受害国。侵略除了屠杀奸淫虏掠之外,  相似文献   

14.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威在西安扣留了前来督战攻打红军的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从而酿成了震惊中外、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对我国侵略和我国人民长期要求抗日救国、反对国民党当局长期内战的伟大斗争的必然产物。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致使日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开始向华北进攻,并于1935年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求在华北的统…  相似文献   

15.
罗时光 《前沿》2010,(18):122-124
中国近年出现国学热,然而很多中国人却不知“国学”二字乃来源于日本,更不知日本“国学”之真实意涵。其实,日本的所谓“圄学”就其内容而言,其本质乃是对中国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全面绝对彻底的排斥、否定、蔑视、攻击乃至歧视,是对中国文化的羞辱,更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歧视华人的根本理论依据及精神源流,可谓是沾满中华民族鲜血的刽子手,亦是战后至今日本政治反动右倾、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之深刻精神底流。因此,其“国学”二字就实在可谓是中国的“国耻”,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民族耻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对中国的军事进攻。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展开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1931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号召全国人民武装起来,进行革命民族战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并号召“一切真正愿意反对帝国主义的不甘作亡国奴的中国人,不分政治倾向,不分职业与性别,都联合起来,在反帝统一战线之下,一致与日本和其他帝国主义作战。”1935年华北事变  相似文献   

17.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华侨 进入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在中国制造了一连串事件和在国内完成了一系列的侵华布署之后,终于在1937年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实行全面侵略中国。 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全中国人民奋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这困难当头的严峻时刻,作为生活在敌人心脏中的旅日华侨,他们处境的独特和艰危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广大的日本华侨并没有  相似文献   

18.
读书     
<正>《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编写组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0.00元当前最为真实、全面、可读的中国抗战史官方读本本书全面回顾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4年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艰难曲折的战争历史。14年抗战是一个整体,前6年局部抗战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区,是整个抗战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8年的全面抗战是局部战争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全书立足于记述真实历史,对国民党军队前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抗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早期的刊物(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制造事变,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策动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8月1日,...  相似文献   

20.
<正> “纪念七七事变”这样的提法不准确,不恰当。原因是:“七七”事变和“七七”抗战是两个不同概念。“七七”事变,主要指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军事进攻芦沟桥,开始了其全面侵华战争,它包括帝国主义入侵和中国人民反侵略两个斗争方面。但主导方面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首先进攻和侵略,并挑起全面侵华战争,这就决定了这个事变的实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