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2010年5月17日,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万州要围绕以下六大重点工作抓好第二大城市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突出特色建设库区现代产业高地;□大力构筑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提升区域性公共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库区对外开放门户。这六大重点工作为第二大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万州以"五个重庆"为抓手,迅速掀起了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高潮……  相似文献   

2.
<正>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决定建设"五个重庆",是重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314"总体部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对于新兴直辖市的发展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3月31日和8月30日,薄熙来书记与黄奇帆市长、陈光国主任、邢元敏主席五个月时间内两次率队在万州召开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专题会议,并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将万州发展上升为全市战略,给万州发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以来,万州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平安工程"建设为载体,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为加快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万州区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与"万名党员心连心"、"城乡支部手拉手"、"干部群众面对面"、"1+10"联系群众、"三进三同"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既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执政基础。对重大、突出的问题落实区领导包案,实行挂牌督办。上半年,区信访办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与去年同期相比件次  相似文献   

4.
林业作为实现"五个统筹"发展,特别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点,在万州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但是,万州目前的林业发展状  相似文献   

5.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三峡库区的中心城市和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同时,也是西部开发的“桥头堡”,是重庆左右传递和承东启西的结合点,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今后五至十年,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把万州建设成为集“四个中心,两个基地”功能于一体的重庆市第二大城市,即把万州建设成为三峡库区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中心、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最优的科教文卫金融信息中心、功能最完善的旅游服务中心,具有自身特色的重庆市新兴工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基地,经济发达、社会文  相似文献   

6.
围绕"五个重庆"建设,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既议大事又重民生,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汇聚成推动地方发展的建议,有力助推了"五个重庆"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万州发展上升为全市发展战略。一年多来,万州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充分行使决定权,全力助推了第二大城市建设。在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后,万州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  相似文献   

8.
付莉萍 《创造》2015,(11):40-41
党的十七大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进一步强调坚持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的口号,让发展成果由普通人民群众共享.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规划目标明确2009年,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五个重庆"、建设宜居工程,万州区按照重庆市委总体部署,编制了《万州区宜居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及15个专项规划,出台了《关于建设宜居工程的决定》,明确宜居工程建设"111123"工作思路。即一大宗旨:城市建设上档次,人民群众得实惠;一个提前:提前一年完成宜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到2011年,成为全市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到2016年,成为西部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一大特色目标:打造长江沿线一流滨水宜居城市;一条建设主线:以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为主线;两大重点:以滨水区和江南新区建设为重点;三大统筹:旧城与新区统筹,城市与乡村统筹,建设与管理统筹。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大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万州区位居"西部十二省区营商环境十强区县"排行榜第五名。这源于万州区在工商、税务、银行等业务上深化"放管服",给企业派送的便利"大礼包"。金科地产在2016年刚入驻重庆万州时周边还是一片荒凉。不过,该问题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后迅速得到了解决。渝东开发区及三峡平湖公司及时开展周边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项目周边配套规划并给予落实。2017年,双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政府决策和职能运行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还应看到,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体制的等多种原因,局部地区还有为数不少的贫困群体,比如处于三峡库区腹心的国家级贫困区万州。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万州的贫困现象相当突出,贫困人群生活困难,情绪不稳,令人格外关注,颇多思索。如何解决好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构建和谐万州、和谐库区、和谐重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重庆东部,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现辖龙宝、天城、五桥3个移民开发区,92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人口168.8万,其中移民25万,占三峡库区的五分之一、重庆库区的四分之一,是全市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移民任务最重的地区。万州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是方圆两百多公里范围内唯一的人口近50万的城市,历来就是川东、渝东、湘鄂西、陕南和黔东南的物资集散地,其突出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历史地位和较好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万州可以加快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今年二月,市委、市政府在万州召开会议,给万州确定了“推动大发展、全面奔小康、建设百万人口  相似文献   

14.
白波 《新重庆》2007,(2):27-29
实践创造经验,经验升华发展。自2003年以来,我们以构建和谐万州为目标,把全区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急需的地方做起、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创新城建发展思路,加大城市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05,(4)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  相似文献   

16.
瑞安作为温州大都市的南翼中心城市,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提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环境生活"五大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行区、转型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罗贤英  刘慧 《传承》2012,(4):36-37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试论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阐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核心与关键,既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又是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探索发展途径,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伍启勇  马良  兰斌 《公民导刊》2012,(12):62-63
万州,这块具有光荣历史的热土,近年来在万州区委、区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生意盎然,尤其是三峡库区的建设,使万州变得更加靓丽,俨然一座滨湖城市,一颗镶嵌在山峡库区的璀璨明珠。万州城市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得到了万州人民和游客的首肯。可就在这城市繁荣的背后,万州区还背负着97万  相似文献   

20.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的向往;坚持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向往;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的殷切期待;坚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更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