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护士小文的劳动合同本月期满,小文觉得现在就业竞争激烈,作为劳动者应该主动向单位表示渴望续签合同的诚意和决心。于是,她花了一天的时间,以虔诚的态度写了一份让人热血沸腾的续聘申请,文中用了10个“坚决”,9个“一定”,8个“保证”和7个“决心”。第二天,小文毕恭毕敬地将申请书交到单位人事科麻科长的手中。 麻科长看了看小文的申请,提笔在申请书上批下六个寓意深刻的大字:申请缺乏诚意。 小文看着麻科长的批示,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她找到号称单位第一笔的陈秘书帮忙。陈秘书认真看完小文的申请,使出浑身本领,在小文…  相似文献   

2.
法官作为中立的裁判者,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标准分配正义,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法官职业地位的不断提高,法官职业作用的日益重要,使社会公众对法官的职业操守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对法官的职业形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法官的审判权是法律赋予  相似文献   

3.
日前,两名老人来到广西东兴市人民法院找到其案件的承办法官,感谢法官近三个月来为他们做出的努力,老人说:“虽然官司输了,但法官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还是应该向法官致谢”。  相似文献   

4.
全亮 《求索》2013,(8):195-197
美国属于英关法系,对于法院法官的任用十分看重.认为法官决定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若法官高瞻远瞩、秉持正义、顺应历史潮流,则法院就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反之,也可能引发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社会灾难。纵观美国法官任用制度,它体现了对法官的法律经验、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并重、司法独立与政治民主结合。通过一个不同于立法和行政的选拔制度和监督制度,实现法官的独立、中立,最终实现司法公正,从而体现三权中司法权力的特殊性。中国的法官选任制度与美国的法官选任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选拔高素质的法官以保证司法公正和权威。因此。有必要对美国联邦下级法院法官任用机制进行研究,以便我们全面了解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选拔制度.这有利于中国法官任用制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未来的法院     
这一代法官不是过客我是法院的一名法官。虽然做了十几年的法官,却仍对我们的司法现实感到困惑。有人说,中国的这一代法官注定是历史的过客。或许,我们会被历史遗忘,又或许我们会成为未来司法教科书中的反面例证,但我们这一代法官也有我们的坚持和追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完善裁判文书签发制,规范院庭长批示案件的范围和程序,充分尊重独任法官与合议庭的意见。可见改革后将还权于法官,但对于目前法官的人身安全剂职业权力保障制度却并未提及,笔者认为在立法上应当把法律的利剑交给了法官,但同时应当给予法官抵御外侵的盾牌.亦即亟待法官的人身安全剂职业权力保障制度。目前法官在法官的人身安全剂职业权力保障制度的欠缺表现在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人民法院要发展,离不开法官队伍的发展。法官不是天生的,一名公务员从初进法院,必须经过一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锻炼方能成为一名法官。目前基层法院因种种原因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新的人员进不来,即使进得来,一时当不了法官,这导致了“法官断层”现象。本文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两级法院队伍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法官断层的办法,实现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刘雪梅 《求索》2008,(11):143-145
法官渎职犯罪的危害非常严重,必须针对法官渎职犯罪产生的内外原因,从培育法官独立的司法文化、完善法官经济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法官素质等方面预防法官渎职犯罪的发生,以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打官司像聊家常,这里的法官好亲切。”说这话的是老上访户袁明新。“法官工作室”的法官肖刚接待的袁明新。他说,袁明新刚来那会儿几乎是满腹怨言、大吐苦水甚至会大发脾气。几个来回以后,袁明新骂够了,气也消得差不多了。法官就趁机做工作,逐步把一个让各部门头疼的上访案件圆满化解了。  相似文献   

10.
王媛媛 《求索》2013,(9):188-190
司法活动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具有抽象性,因为法律并不会为争议提供唯一解决方案,法官必须在社会情理场与媒体监督场两大维度下,依据一定方法对法律规范加以解释和适用,恪守法官的内心独立,保障社会公正。德国基本法97条是法官实质独立和身份独立的宪法保障,法官的内心独立也被看作是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援引97条解读法官的内心独立是德国学界的基本共识。面对来自社会情理场和媒体监督场的影响,德国法强调法官遵从法律的义务,在遴选环节注重考察法官候选人的人格与个性.并赋予法官内心独立以宪法职责,以保证法官面对各种干扰时保持内心独立。我国保障法官审判独立和身份独立的各项制度还亟待完善。德国的经验对我国法官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成 《民主与法制》2010,(16):41-43
2010年6月29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中国资深女外交官薛捍勤高票当选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这一权威国际司法机构中的首位中国籍女法官,填补了中国籍法官史久镛辞职后出现的空缺。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26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袁月全法官在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法制日报联合举办的2005年“中国法官十杰”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法官十杰”荣誉称号,并获得“金法槌奖”。这是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之后,袁月全法官又一次获得的殊荣,也是上海法院系统首位获得该项荣誉的法官。袁月全是上海法院系统中集“专家型”、“实践型”法官为一体的优秀代表,是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典范,是上海法院全体法官和工作人员的楷模。上海市高院已经作出了开展向袁月全学习活动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犯轻罪是启动法官弹劾权的最低标准,因而即使法官行为不当,也是不能启动弹劾程序的。换句话说,弹劾权不因法官的行为不当而启动,只有犯了罪的法官才有可能被弹劾。  相似文献   

14.
对法官在庭审中的表现,人大代表有监督权、批评权,甚至有要求罢免法官的建议权,但不宜对法官作出“上、中、下”的评价,更不宜将其记入法官业绩档案。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和个体公正的统一,并最终通过个体公正即法官对具体纠纷的正确裁断体现出来,因而司法公正也即法官角色行为的正当性。法官角色行为正当性的主要依据乃法官的伦理道德,因此,法官伦理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内容。法官的伦理道德影响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司法权威,应从各方面加强对法官伦理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人大》2007,(12):I0003-I0004
正直,法官之命脉与至德 著名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法官应当博学而不只是聪明:法官应当受到尊敬而不只是欢迎,法官应当深思熟虑而不只是自满,自信。但只有这些仍然不够。正直才是法官之命脉与至德”。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法官多数是以公务员的身份出现。我们在描述法官时更多的是强调它与一般公务员的共性,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作为公平、正义象征的个性。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职业化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2001年,法官职业化这几个字首次在我国被正式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本是一起离婚官司,可当事小女孩的请托却让湖南省望城县法院的法官们难以推托,帮她找到妈妈成了法官们郑重的承诺。千里奔波,几番波折,分别十余年的母女终于团聚。一对热泪盈眶的母女,一群爱意浓浓的法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么样的真情故事?  相似文献   

19.
每年给长江文艺出版社编“杂文年选”,序文总想有一点新意。今年的序文我加了个标题《告别杂文时代》。因为这篇小文表达了我的一些思考,端出来与读者分享,也再次谈谈杂文: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有一种观点,视律师界如洪水猛兽,似乎法官出问题都与律师有关,更有甚者说凡是腐败法官的背后都有几个律师的身影。确实,2000年以来,律师队伍中也出了几个重量级的行贿问题和触犯刑律的案例,所以现在政法界和律师界已经高度关注这个社会问题,最高法院曾经颁布规定,司法部也制定规章制度,同时限制律师、法官的不正常交往和不正常的工作会面。这些规章在律师和法官之间筑起了防火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