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孕妇的特殊身份,我每次出门,总是得到陌生人的让座和帮助。有一天我进了地铁车厢,扶着门口的立柱站着。在门口第一个位置坐着的是一个高大的年轻男人,也许人人都觉得他那个座位应该是我的,但他似乎没有看见我。他旁边的一位女士眼看车到站,可能担心上下车的人挤了我,就站起来让我坐了她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汪荣超 《党建》2011,(9):48-4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上饶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网络部经理、共产党员周慧,是一个传奇人物。初中毕业后,他从机械维护员干起,以一名普通工人的身份,开创了中国通讯事业的多项奇迹。 我这样混下去,不是糊弄自己吗? 1987年3月,周慧初中毕业进入上饶地区邮电局工作。3年后,他被调到传真机房负责机械维护。在这个岗位上,周慧第一次接触到电脑。看着如天书般的英文操作说明,他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3.
雍和 《党课》2014,(10):79-80
由于孕妇的特殊身份,我每次出门,总是能得到陌生人的让座等帮助。 有一天,我进了地铁车厢,扶着门口的立柱站着。在门口第一个位置坐着一个高大的年轻男人,也许人人都觉得他那个座位应该是我的,但他似乎并没有看见我。他旁边的一位女士眼看车到站,可能担心上下车的人挤了我,就站起来让我坐了她的位置。不巧的是,站台上又进来一个背着孩子的妈妈,站在我开始站的那个位置。  相似文献   

4.
我的上司彼特住在华尔街对面的布鲁克林高地一次,我和他出差去波士顿,他告诉我租一辆车。我感到很奇怪,他每年至少赚30万美元,怎么不养车呢?此后,我渐渐发现纽约富人绝大多数都不养车。在西方发达国家,汽车虽是主要交通工具,但那种将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看成是降低自己身份的观念早已过时。良好的自行车或公交车基础设施是民主政治的反映:它表明一个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上班的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生前曾几次到过哈尔滨,最早的一次,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50余天)来哈尔滨,是1920年10月16日,以新闻记者身份,赴十月革命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考察,探索俄国革命经  相似文献   

6.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3,(11):27-28
彭国超的身份较易辨识。 他一个人一间办公室,门上也没有挂“某某科”的牌子,所以他不是普通公务员。  相似文献   

7.
杨晓 《当代党员》2009,(7):48-49
把美元带进深山,源于我在大板村的一次次感动。在2008年9月以前,我的身份是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董事会秘书、后勤服务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行政办公室副主任兼计算机教师。而今,我的身份是酉阳县泔溪镇大板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世行贷款协助员。  相似文献   

8.
梁小斌在秋天病倒了。 他今年59岁,这些年靠打零工过活,当过车间操作工、绿化工人,至今没有医保和社保。他另一个更加永恒的身份是诗人,曾经因为一首《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站在当代诗坛的中心。那时候他才26岁,1980年代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9.
在俺村里、区上,都管我叫“板栗书记”。你瞧,我的另一个身份——东双河镇板栗冷藏协会会长.今年,我这个“板栗书记”,刚经历了一次“转型”。  相似文献   

10.
他最喜爱的名言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将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张自强是一个80网民、网游发烧友.更是一个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多种身份让他最初对于网络舆情心态复杂,如今经历了几次舆情事件后.他越来越坚定一个认识:部门与网络的互动,目前的形式与方法都不成熟、为此.他选择了保守。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12,(19):60-61
庄则栋,叱咤乒坛的风云人物,扭转乾坤的时代名人。一次偶遇使他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打开了中美友好的大门;也正是这个当时无意却大胆的举动,使得庄则栋从此和政治挂钩。这种身份的变化,几乎是他荣誉和磨难曲折交替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朱松春 《学习导报》2014,(14):44-44
这是我调粟裕副总理处当科技秘书时发生的事。粟老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期间,几乎隔几天就要到总理处去汇报,每次出发前他总是交代身边秘书一定要为他准备一角零钱。一次我按捺不住好奇心问他:首长,你到总理那里带这一角钱干啥呀?原来,一次专委会上,总理当着副总理和部长的面说我告诉大家,我喝的茶叶是自己家里带来的,而各位则喝的是公家的招待茶,也就是公费,如果大家也不想占公家的便宜的话,那就放一角钱在这里吧!  相似文献   

14.
赵君辉 《当代党员》2008,(11):64-65
今年8月29日,一个今生难忘的日子。当我第二次以重庆市政府人民建议奖一等奖获得者的身份登上领奖台时,感慨万千。人民建议征集办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政府常设机构,却在市民和政府之间建起了一座金桥,通过它,我亲身见证了重庆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彭真的智慧     
傅洋 《党史文苑》2001,(5):45-46
我常回忆起父亲的一些教诲。那中间同样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显露着他伟大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关于拍马屁父亲曾经说:拍马屁股,是为了骑马。拍你的马屁,也是为了骑你。谈笑间,父亲将谄媚者的嘴脸揭露无遗,也揭示了乐于接受谄媚者的愚蠢。怎样当律师我做律师以后,父亲对我说:某某在旧社会是名律师,蒋介石也很给面子。有人被抓找他求情,他也不问案情,收了金条,找蒋说一下,就能放人。解放后,有一次,他为一个坏人向毛主席求情,他也不清楚那人做了什么。主席要我处理。我把那人的案卷调来看了一天,看完心中有了底,把全部案卷送…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06,(5):66-66
我和爱人是四川人,2002年,我们来到北京打工。因为他怀疑我对他的感情,经常对我打骂,最严重的一次他打伤我胳膊,在医院缝了六针,我提出离婚,他也同意。可听说在哪里登记结婚还要到哪里去离婚,我们回家一次开销比较大,我们能在北京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吗?  相似文献   

17.
彭塞同志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一位优秀的共产员、忠诚的战士、党史工作战线上德高望重的领导干部,匆匆离我们而去了。不。他没有死,他的音容笑貌、高贵的品质和我们多年的情谊,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解放前,我跨进华西大学校门,便结识了彭塞。当时,他的社会身份是哲学历史系的研究生,我是刚转学来的哲史系的学生。当他初次同我见面时,知道我是刚从同济大学“暴风事件”中被开除转学来的学生时,便开始主动同我联系,而且互相交往密切。那时我并不真正知道他的政治倾向和身份,只把他当成同学中的兄长、十分令人敬佩的朋友和思…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位影视界的朋友,是那种难得的不浮华的女人。有一次,我们谈及一个正走红的导演.她淡淡地说:“虽然他目前的市场状况挺好,但就我看来,也不过仅此而已,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发展。”“何以见得?”  相似文献   

19.
一次跟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其中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最讨厌XX老师了.因为当时背不到书。他竟把我叫到他的寝室门前背书,让来来往往的同学都看到了,真把我羞死了!”另一朋友也问我:“XX老师现在还在教书吗?她可厉害了,我们都很怕她,也不喜欢她!”听着朋友们对教过自己的教师或好或坏的评价,让我陷入了深思:“我现在也是一名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争执或辨护时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平民百姓,我什么也不怕。”一个人真的就什么都不怕吗?未必。如果这个人还未完全丧失良心和人性,如果他还未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对自己的名声和性命还在乎,那么,他就一定有所“怕”。事实上,每个人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官也罢,民也罢,他都只是社会中的一员,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必须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以及道德监督。假如什么都不怕、不在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结局自然是不仅要遭到舆论的强烈遣责,严重者还会因违法违纪,受到处罚和法律制裁。其实,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