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产生渊源与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正确判断;是中国提出的新的世界发展观;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弘扬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丰硕的外交思想,对当前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认真细致研究后得出的重要科学论断,是现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和谐世界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和文化背景,认为和谐世界思想主要包括国际秩序的和谐、多种力量的和谐、不同文明的和谐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体现出现实应用性、文化多元性、思想创新性等鲜明特征,阐述了和谐世界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把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与新中国的和平外交传统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和谐外交和和谐世界的理念。和谐外交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而“和谐世界”则是我国外交理念的新发展。由于当前世界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世界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其实现需要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提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真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5.
方海平 《世纪桥》2009,(11):15-17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国外交战略的确立和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毛泽东的“结盟”外交战略使中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政治中取得了超越自身经济实力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在总结历史、正视现实、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基础上,敏锐而深刻地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开创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全方位开展外交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着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的阶段性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把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与新中国"和平外交"传统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和谐外交"和"和谐世界"理念."和谐外交"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而"和谐世界"则是我国外交理念的新发展.由于当前世界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世界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其实现需要中国和各国人民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潮流和中国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同时也是中国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在“和平发展”战略指导下,近年来中国外交在外交理念、外交方式、外交布局、外交内容、外交策略等各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点,中国外交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所作的发言中首次向全世界提出了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倡议。和谐世界这一外交新理念的提出,鲜明地表达了全球化时代中国对世界新秩序的主张,标志着中国外交战略开始新的转型。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庄严宣告,这一战略抉择对处理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将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对外战略总方针。  相似文献   

10.
陈佳 《理论建设》2008,(2):38-40
胡锦涛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在立足与中国内政与外交的现实需要和世界发展总体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与创新。这一重要理论对推进中国的外交事业与和平发展道路,对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繁荣,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07,(7)
我们应从国际形势、中国外交的宗旨和任务、历史经验及中国儒家文化等几个方面去理解中国提出"和谐世界"主张的原因。中国提出"和谐世界"主张具有历史必然性,建立"和谐社会"将会成为中国外交长期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数千万海外侨胞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中国与他国和谐相处、两岸和平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而华侨华人是中国和平外交、两岸和平统一的桥梁与纽带、是承载和传承中国和谐文化的使者,华桥华人的资本也是和谐的经济基础。因此,华侨华人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外交、两岸和平统一和和谐世界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中国外交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不断开拓进取,在国际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使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丰项的成果。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功探索1立足社会主义阵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创新中国外交自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期,世界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个阵营严峻对垒,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顽固坚持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妄图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等手段把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面对这一…  相似文献   

14.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外交的新发展,对于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治理全球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面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强力挑战,在中国成为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情况下,要把和谐世界从理念上升到现实层面,思考中国的外交战略便成为重大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和谐世界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锦涛首次提出的“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主张既是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新时期全球战略的总结。“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的全球战略的主要标志,体现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以这一战略指导的中国外交是一种“和谐外交”。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全球治理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和谐外交的根本目标、国际规制、行为主体、重点领域、主要策略等方面,既共享了国际社会普遍的理想价值,反映了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章严 《实事求是》2007,195(2):22-2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近期提出的外交新理念."和平崛起"是对以和平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相对实力,从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理论阐述."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中国勇于承担世界责任的大国形象,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建国50年来,随着国运的昌盛,中华民族以巨人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新中国外交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风格。我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巩固和加强,同各大国和发达国家的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多边外交日益活跃,祖国统~大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从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越来越有利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外交面临的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代领导集体,每一代的核心代表所进行的首次对外访问,往往决定了当时和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外交的总体方向和基本内涵。世界也十分重视中国新任领导人的首次外访,并把这种访问视为显示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最杰出的外交谈判家。当前,在国际形势风云剧变的时候,学习与研究周恩来的外交谈判艺术,对于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友谊,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建立和谐世界与友好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和谐世界”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是在世界局势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政策宣示,也是国际国内高度互动形势下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与内政领域里的和谐社会理论一起构成了我国新时期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