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生物识别技术离广泛使用只有18个月了,但问题是,没人知道是从哪年开始的18个月。”现在,看起来生物识别技术人行其道的时代快要到来了,指纹扫描和手形分辨系统正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使用。尽管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但是它给出了一个信号,生物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已经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温从兴 《刑警与科技》2014,(17):117-119
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万便、安全、有效的身份识别技术,它认定的是人本身,不需要身外的其他标识物。生物识别技术这种技术之所以被安防行业所推崇,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表达“我是谁”的需求,生物识圳技术可以依据人类自身所同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而进行识别,目前安防市场已经出现了许多生物识别技术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6,(11B):48-59
生物识别是当今数字化生活中最高级别的安全识别系统。生物认证的重要性已经勿需多言。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对人类安全如此重要的生物认证技术怎样才能从科研机构的实验室走进工厂,实现产业化,广泛的加以推广应用,在保障社会安全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带来更有力的经济拉动。但事实上除了指纹识别技术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和应用,并且开始向民用产品推进外,其他的生物认证诸如人脸识别在生物认证市场所占份额微乎其微。虹膜识别、掌纹识别、静脉识别等的份额则可以忽略不计。与生物识别认证在社会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的是生物识别科研成果漫长的产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它是指根据人的生理特征及行为特征,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鉴别和验证身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可靠的身份识别方式,在许多身份识别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原理及应用领域,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物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技术。本文综述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工作模式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基于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过程,指出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技术正使许多事情成为可能,无论是信息学层面还是生物识别学层面。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安全给予生物识别技术的不仅仅是市场空间,更是跨越式的成长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赵建邦 《刑警与科技》2014,(10):132-133
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 每个人的生物识别资料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遗忘、丢失或窃取.并且难以伪造,因此部分对安全要求高的机构将生物识别技术融入门禁控制系统中,加强身份认证。在亚太地区,越来越多行业开始部署集成生物识别技术的智慧卡技术,包括政府机构、边境管制、银行和医疗保健机构。  相似文献   

8.
几种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根据人体自身的特征,如声音、眼虹膜、视网膜、指纹、面貌以及人的签字等来识别个人身份的一种新的技术。因为人体生物特征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即具有唯一性,所以只要用高科技手段将各个特征识别出来,即可鉴别每一个人身份的真伪。显然,这种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政府、军事、公安政  相似文献   

9.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根据不同的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电子门禁控制与考勤管理、计算机终端的进入控制、政府及司法部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消费者或商家用于买卖交易及其他多种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安防论坛上,道肯奇公司和美国英格索兰公司联合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出入口控制及生物识别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技术论坛,通过有关专家、学者的精彩讲演和交流,与会各界纷纷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产业中的应用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1.
雷玉堂 《刑警与科技》2007,(6B):128-134
由于人体面像识别技术具有不用人配合、简便、准确、经济及可扩展性良好等特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出入口控制、安全验证、安防监控与搜寻罪犯等有关方面。本文介绍人体面像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方法、技术指标、优缺点及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比较,在智能视频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指纹、手形、眼睛结构、语言模式或者其他生理特征作为识别身份标志的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识别的核心在于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  相似文献   

13.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5,(5B):31-34
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身份认证和身份认证所引发的问题。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鉴别别人的身份,证明自己的身份。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主要基于身份标识物品和身份标识知识,身份标识物品有钥匙、证件、自动取款机的银行卡等,身份标识知识包括用户名、密码等。一些安全性要求严格的系统,往往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如自动取款机要求用户同时提供银行卡和密码。但标识物品容易丢失或被伪造,标识知识容易遗忘或记错,更为严重的是传统身份识别系统往往无法区分标识物品真正的拥有者和取得标识物品的冒充者,一旦他人获得标识物品,就可以拥有相同的权力。由于传统身份识别方式的缺陷,全球每年涉及的诈骗案动辄以亿计。据统计,全球每年至少会发生5亿美元的信用卡诈骗、10亿美元的移动电话诈骗和30亿美元的取款机诈骗。人们需要在与机器之间交互和交易时更安全方便,需要更简单快速地使用机器而不用担心安全问题。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物理与虚拟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现代社会对于人类自身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安全性与实用性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身份识别方法正越来越受到局限,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人类必须寻求更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身份识别新途径。于是,生物识别悄然兴起,并发展为一种新的身份识别方式。本期生物识别专题将对我国在生物识别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技术应用.企业产品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范春阳 《刑警与科技》2007,(11B):102-107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使多种多样的生物识别方式层出不穷,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静脉识别、手动签名以及声音识别等各种技术不断衍生和发展。其中的虹膜识别技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就有开发,但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市场不容乐观。 那么作为一项最精确的、最最伪造的,处理速度最快的生物识别技术,在面部识别、静脉识别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都有所发展的今天,虹膜识别产品的应用为什么没有进展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是对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中应用的知识性介绍,可以让读者对安全防范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增加了解。  相似文献   

16.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7,(10B):52-54,56,58,60
不久前,在生物识别领域出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关于人脸识别准确性的一场争论。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任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都离不开科学实践的检验,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争鸣与探讨,安防科学领域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争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人脸识别产业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争论也反映出生物识别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应用技术发展与市场应用需求之间的矛盾。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应用的需求,产业的发展,已走到了一个急需突破的瓶颈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刑警与科技》2008,(2):32-32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计划斥资10亿美元建设世界最大的人类生物资料库,以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识别本国犯罪嫌疑人、外国间谍或恐怖分子,FBI即将着手建设的生物资料库名叫“识别下一代”,旨在扩充现有数据库的生物资料信息,为将来识别犯罪嫌疑人,侦破各种案件创造便利条件。然而,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2日报道,不少人反对此项计划,对人眼虹膜形态、脸形、指纹等生物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8.
《刑警与科技》2014,(17):110-113
安防企业只有不断完善生物识别各领域的技术,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才能充分焕发该技术的生命力,才能让它真正成为推动安防时代变革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刑警与科技》2005,(2):30-32
生物识别技术近年在便于范围内发展十分迅速。在国内生物识别产业在未来几年中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和各行各业的重视,这将为中国生物识别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道肯奇作为国内生物识别领域的领先者,成为中国生物识别行业标准的起草者之一,参与了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这表明,道肯奇公司将不再仅仅是生物识别产品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20.
《刑警与科技》2006,(7A):130-131
你怎么知道哪些技术可以满足你的需要?生物识别行业正在制定一条准绳……[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