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盛顿专电 1月28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向参众两院议员宣读了他的1992年国情咨文。 照说,国情咨文本应用较多的篇幅来谈论美国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及美国今后的对外政策,但这次却一反常规,用了将近3/4的篇幅论述了美国的国内问题。布什总统在这份文件中承认美国遇到了“许多麻烦”,现正处在“困难时期”,因此今后应“更多地注意国内的事”。 那么,美国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从国情咨文看,“首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此外还有各种结构性问题和社会问题。 美国自1990年7月出现经济衰退,迄今已历时18  相似文献   

2.
1987年,世界经济在低速而不稳定中度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的经济增长率已降至2.5%以下,比严重“滞胀”的70年代下半期还要低。股票价格暴跌,美国汇率大降,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随之放慢了。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由于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经济增长速度有的也有所放慢。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下滑会否“殃及池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1,(8)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一个长达9年的扩张期后,自去年第三季度起,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下滑势头,增长速度由去年第一、二季度的4.8%、5.6%急剧降到第三季度的2.2%,第四季度又下降到1.4%。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1月25日在美参院预算委员会作证说,美国经济近几个月来“大幅下滑,或许现在已接近零增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30%,20世纪90年代一直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其经济下滑势必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较大影响。一般估计,美国经济增速下滑2至3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因此下降0.75到一个百分点。由于担心“城门…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与过去大相径庭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持续五六年的高增长速度,却并未出现通货膨胀压力,失业率达24年的最低水平。美林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斯但伯格指出:“美国当前完美的经济环境实在至为罕见。”这一切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然而人们无法用传统的经济理论解释美国的繁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任·格林斯潘正式提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如下特点:1.持续但适度增长。80年代,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以1984年增幅为最高,达6.8%;1987年最低为2.7%,二者成2.4与1之比。1991年后则…  相似文献   

5.
美国经济能否阔步先行。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独占鳌头的美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作用非但没有减弱,而且进一步增强;其对世界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穿透力”,而且其“传导”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美国经济一“伤风”,欧、亚及整个世界经济都将流“鼻涕”。欲改变世界经济总体不景气现状,关键要看美国经济的动向。  相似文献   

6.
世界在变,中国在发展,但是天下并不太平。美国 新政府上台后,以冷战思维看世界,视中国为 “战略竞争对手”,制造了诸多麻烦,国际局势日趋复杂,中美关系面临考验。中日关系最近也因日本制造贸易摩擦、教科书事件、批准李登辉访日而受到严重影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演进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尽管如此,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并没有改变,世界格局继续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从国内情况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凝聚力显著增…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总统克林顿登台执政已届半载。半年来,克林顿及其新政府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路,在推行其内外政策方面虽取得了某些进展,同时也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强大阻力和严峻挑战。克林顿的境况似可用“雄心勃勃,难关重重”8个字来概括。也就是说,克林顿本人的确想要大干一场,以“振兴美国”。然而种种内外制约因素又使他步履蹒跚,作为不大。从主观上讲,年轻气盛的克林顿确实看到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4,(2):9-9
“子不教,父之过”,这个道理中国人都明白,但很多人将其理解为“棍棒出孝子”,轻者罚跪罚站,重者拳脚相加。然而这种在中国司空见惯的“家教”到了美国就触犯了“虐待儿童罪”,洛杉矶华人律师邓洪日前就遇到了这样—个案例。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十多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一年,增长速度可能达到4.1%,大大超过1999年的2.8%。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有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12.2%,创下20年来的最高记录。同1999年相比,2000年的资本流动量增加近24%。美国经济强劲增长。2000年美国前两个季度GDP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8%和5.6%。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压力开始显现。为了抑制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同时也为了使股票市场逐渐降温,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继续执行…  相似文献   

10.
“期货热”的“冷思考”江佐中,李海甫还没有弄懂,便一拥而上──这是我们在建设市场经济中屡次遇到的麻烦。好端端的事情,往往因此而蒙上阴影。期货交易不幸也遇到了一批一拥而上的“好汉”。重要的是应从种种消极现象中得出积极的结论及对策。也许,用“忽如一夜春风...  相似文献   

11.
晓理 《瞭望》2003,(26)
美国人在伊拉克遇到的麻烦越来越多。没水、没电、没工作,没有法律、没有秩序、没有安全,靠救济粮度日、在绝望中挣扎的伊拉克人,将积都心底的满腔愤怒都发泄到占领军身上,耀武扬威的美国大兵自然就成了复仇的标靶。这是预料之中的事。美国可  相似文献   

12.
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是我们制定经济计划和确定经济发展方针的出发点和前提。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说法,需要加以澄清。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来认识。诚然,从增长速度看,由于受世界经济与贸易先后两次冲击,以及国内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等影响,“九五” 期间我国年GDP平均增长率比“八五”期间下降了3.7个百分点,但从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来看,却明显好于“八五”期间。这突出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李雨时 《求知》2004,(3):19-21
2003年,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前二季度,受美伊战争和“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较为缓慢。从三季度起,在美国经济复苏强势的带动下,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回升,世界市场需求明显回暖。我国经济的各个层面、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非典”疫情的负面冲击,但在投资和进出口等因素带动下,依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良好态势。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预期。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专电 美国1988年下半年曾决定放慢经济发展速度,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此提出了“软着陆”的方针,力图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避免出现经济衰退,以保证自1982年以来出现的经济增长得以持续。80年代的最后一年已经结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软着陆”目标实现了吗?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会不会导致衰退的出现?目前美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那些不利的因素?这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最近,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前卡特政府  相似文献   

15.
未来10年的预测,首先要对我 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有一个客观、正确的定位。 我国的地位,一是越来越处于国际政治的中心(这是一个客观趋势),二是越来越接近国际经济前沿。综合国力与国际战略地位的上升,将导致一个人们所不愿看到的现象,即“树未大,已招风了”,但这又是难以避免的。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这是一个矛盾、摩擦、碰撞、麻烦的中心。西方各国出于战略利益上的一致性,防华、弱华的政策共性将扩大。从过去的10年看今天,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威胁论”、“称霸论”、“接触论”、“遏制论”(1993年以来,美国…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9,(11)
河南今年仍将以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增长速度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高一低”为奋斗目标,更加有效地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河南省委书记马忠臣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河南省经过反复测算和认真分析研究,确定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宏观调控目标为8%左右O河南去年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实现了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7%。马忠臣说,目前河南仍面临许多问题,既有长期以来国民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积累的老问题,也有近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中出现的新矛盾。这…  相似文献   

17.
“高校里到底能不能接纳异己?能否兼容并蓄?高校为什么出不了大师?高校为何缺乏创造力?多多少少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答案。”以提出“大学衙门化”而著称的“明星级”学者张鸣最近遇到了麻烦,他被撤去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一职,几天前他给本刊记者打电话称“可能连教授都要被解聘”。  相似文献   

18.
993年我国为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治乱降温”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1996年经济成功的实现了“软着陆”。据有关部门预测,1998年我国通货膨胀率是负增长。但是,在摆脱通货膨胀的阴影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地回落,1998年物价水...  相似文献   

19.
梁立俊 《理论视野》2012,(10):65-69
中关经贸关系从“良性互补”演化到“恶性互补”——两国经济结构上高度依赖,又互相掣肘。目前,美国模式遭遇危机,美国意欲通过加入并主导TPP达到解除“中国风险”,提振美国经济且遏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加入并植入中美关系因素使TPP成为大国模型,而大国模型的特征就是无法绕开对方解决问题。从长远的视角看,中美两国只有建立合作和互信,通过内部经济结构调整,才能解决之间的深层矛盾,使中关经济关系重新回到良性互补。短期看,中国面对TPP可以静观其变,也可外围突破,但是最佳的途径是美国,或者TPP其他成员主动邀请中国及早加入TPP谈判。  相似文献   

20.
钟龙彪 《求知》2008,(11):40-41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下跌可谓一泻千里,全球都在忙于救市。这场“危机”未来如何继续发展。对美国经济、全球经济的走势将带来什么影响,还有待冷静观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全球化的今天,可以说,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都需要认真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及早谋划对策,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