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所谓哲学,李培湘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即哲学认识,哲学史不是一般的认识史,而是哲学认识的历史。哲学认识不同于日常生活认识,也不同于科学认识,而是以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世界整体为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无限”是无限的现实世界“为  相似文献   

2.
武海 《瞭望》2001,(17)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到后来的以荷兰、葡萄牙、英国、乃至美国等,都是靠蓝色的海洋以及海军走上富强的。进入21世纪,世界海军将如何发展,世人极为关注。与其他军种相比,海军将得到优先发展 每个军种都有其优势和独到之处,但21世纪海军显然更具优势、更为突出。今天所有现代化国家都更加重视发展海军。绝非偶然的是,在裁军谈判中,各国都力求将海军排除在这一进程之外。而且,当今发达国家的海军经费一般占军费预算的30~40%,如美国海军经费占1/3以上。特别是,当今发达国家在实现其军事…  相似文献   

3.
蔺锐 《学理论》2009,(31):128-129
历史不止一次的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海洋兴则国家盛、海洋衰则国家败”的道理。事实证明,享有海洋权益并不等于控制了海洋,一个国家的海洋经济权益是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来加以捍卫的。同时,对于如何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不能简单的认为单凭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手段就能对海洋的资源来加以控制和利用,说到底,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来有效捍卫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吴浩 《党政论坛》2013,(6):54-55
1982年4月至6月,英国和阿根廷在位于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进行了人类至今为止最后一次舰队规模的海上战斗。从那以后,海军转到幕后,将新型海洋执法力量推到海洋争端的前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最早发现并考察了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中有关的思想,对我们科学地认识全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有关思想 在马克思那里,世界历史不是一般历史学意义上的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而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二个新阶段,即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由狭隘的、偶然的联系变成为一种普遍的、频繁的联系,从而使人类世界由相对分裂的民族的和地域性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的状态,也就是世界整体化的历史。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扩  相似文献   

6.
回顾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应具有国际共产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人类社会发展现化代一般进程的理论高度、广度、深度。在此基础上,为研究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坚实基础。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十分巨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更为强大、更为完善的新境界;二是它创造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三个新样式;三是它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第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7.
这是本刊记者对海军司令员刘华清的专访。刘司令员向记者谈了世界新技术革命在海洋领域表现出的特点以及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刘怀光 《理论探讨》2001,42(6):28-30
在黑格尔以人类精神形态史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中,理性思辨遮蔽了感性现实.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就是从突出感性活动出发,把人的活动及其各方面的矛盾纳入感性活动史的理论架构来解决.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这种感性活动史代表了马克思深入的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社会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模式的内在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世界实践。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到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其内在逻辑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竞争的平等史、文明发展的横向互动跨入和平一体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论部族     
根据斯大林关于民族形成和民族四要素理论,我把人类历史中的民族共同体划分为三种形态:民族共同体原始形态——部落、民族共同体中级形态——部族、民旅共同体高级形态——民族。民族共同体一词的含义,相当于传统广义的民族。部族不同于氏族、部落,也不同于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形成的民族,但是它与它们共处于民族共同体这个体系中,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属于民族共同体中级形态。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它,氏族、部落无发展出路,没有它,资产阶级民族也没有产生的基础。一、部族的形成部族产生于阶级社会产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具有智慧的生物,只有人类才创造出了如此璀璨的文明。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出现,则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可是,当我们打开人类文明史,回顾数千年来世界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的嬗变和演进时,却发现其中遵循的依然是动物界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世界历史上,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国家联盟与国家联盟之间的争斗、冲突,以致大规模的战争历历在目,绵延数千年。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世界民族间、国家间的争斗史、冲突史和战争史。  相似文献   

12.
熊晓兰  王禾传 《学理论》2011,(21):50-5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它从客观历史整体的高度深入考察并论证了人类社会在生产力推动下由分散向整体的发展趋势。指出这种趋势就是从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历史向普遍性和世界性的历史的发展和转变,世界历史的未来就是共产主义,人类本身则同时从地域性的封闭条件下的个人向世界历史性的自由发展的个人转变。它是我们认识全球化和当代社会发展进程的一把钥匙,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一门科学,它的任务是如实地记载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并从中找出若干可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规律。因此,它应该象自然科学一样的严谨。但人们往往认为历史只是宣传。历史并不排斥宣传,但它要求把宣传建立在如实地反映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它决不允许歪曲历史真相去适应某种宣传的需要,否则,它就是欺骗人民。历史既然是一门科学,它的最高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左”的思潮主要表现为反对历史科学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它提出了一个“以论带史”的口号。所谓“以论带史”,  相似文献   

14.
共同体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迄今为止以民族国家为成员的人类社会最大的共同体,是全球化运动的必然结果。当代全球化的主要任务就是破除以往虚假的普遍性,重建真正的普遍性,这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代全球化的建设性逻辑。这种新的普遍性即人类共同价值。从其本质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善”,是一种新的普遍性;从其产生和形成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在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中历史地自然形成的;从其思维方式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以国家和民族主体间性不同于霸权理性的“交往理性”为核心,以“协商主义”为原则的思维方式;从其内在结构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应包括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是二者的统一;从其基本内涵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文化共性和文化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核心共同价值的构建,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人类的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需要从新文化价值、新文明范式和新文化经验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里程 《瞭望》1996,(26)
5月15日,我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此,我国掀起了一股“海洋热”。 海洋是地球自然地理区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和财富。它作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支持系统,对全球环境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把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海洋,作为解决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一条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跨越”,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往往具有不同于世界历史一般进程的特殊性。所谓“跨越”,就是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同时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思想,体现了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和国家发展道路特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人类社会实践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成果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它能够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对社会进步、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科技成果作为知识形态的商品,在技术市场中理所当然地实行有偿转让。然而,科技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它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等特征,因而技术商品的评价不同于一般商品的评价标准,它不能用一个纯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他在熟读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读史方法,并号召全党读史用史。  相似文献   

19.
论海陆一体化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地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地 ,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各国历来争夺的焦点 ,陆地国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主权及繁荣 ,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海洋由于它的流动性和不可预知性 ,长期以来人们未把它看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使得人类利用海洋成为可能 ,海洋对于人类的生存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海洋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摇篮 ,自然资源的宝库 ,科学家预测 ,所以 ,现在人类的任务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重返海洋 ,研究海洋 ,开发海洋 ,保护海洋。当代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 ,海洋是全球通道 ,我国完全可以利用大洋通道…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重返海洋。有的科学家描绘:“人类将大规模地在海洋中修建城市、港口。稍长一段时间后,人类会像今天的鱼一样在海里自由自在地畅游。” 我国是一个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6500多个海岛、近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海洋大国。但是,海洋产业产值尚不足世界总产值的2%,和海洋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有关资料显示,许多国家都在加紧开发、利用和保护本国管辖海域,世界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总产值约为1万亿美元。我国要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走向海洋,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的转变。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走之路。 但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则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洋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搞好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新世纪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