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那位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总理放下手中工作,又拿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那位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也汇报说,他当时写这则新闻时只考虑了国际方面的情况,没有考虑国内方面的因素,因此出了差错。周恩来略一…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7,(9):47-47
袁隆平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袁隆平院士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有一些切身体会。他说,要发展农业科技,舍不得花钱是不行的。要想多收获,就得多施肥。现在各方面都是水涨船高,农业科研也要加大投入。要改善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待遇,使它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3.
马志明当选为新一届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副主席,是中国数学家首次担任这一职务“当选新一届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副主席,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主要的是中国数学界的荣誉,是国际数学界对中国数学界的肯定。”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马志明院士反复强调这一点。中国数学界正酝酿质变秋日的北京,天高云淡。记者按约定的时间走进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  相似文献   

4.
盛翔 《民主》2009,(5):55-55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建议政府改变补贴方式,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再平价卖出。“补贴方式改变了,政府高价收粮,农民就会尽量高产,越高产他收入越高”,而又不会影响市场粮价。他建议政府用110元/百斤收购,比现在的保护价高20元,袁隆平院士认为“这个钱,国家是拿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一天,读中学的儿子突发奇问:是陈景润厉害,还是袁隆平厉害?我反问儿子,儿子说:陈景润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知名度高,自然是陈景润厉害。陈景润,作为攻克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偶象,是不难理解的。而袁隆平呢,他一心扑在田间地头,为中国用七分之一土地养活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二人谁的贡献大,谁更厉害一些.很难一言以蔽之。因为,从事基础研究与从事应用研究,业有专攻,对于中国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由于受重研究、轻应用观念的影响,使得科技专利应用于实践的不足30%。党…  相似文献   

6.
1952年,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国首任总统魏茨曼因病去世。以色列驻美大使奉总理之命,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探询提名其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的意向。“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儿也不了解。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国家总统呢?劳驾请你向报界解释一下,帮我解围。”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一位极其崇拜爱因斯坦的以色列驻美记者在电话里劝他说:“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职位可以说是象征性的。  相似文献   

7.
马勇  明星 《瞭望》2008,(17)
袁隆平差点成为专业运动员,差点成为空军飞行员,但他最终还是成了"杂交水稻之父" 如今采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十分不易,他每天的日程安排都填得满满的:下稻田劳作、给研究生上课、搞超级稻的实验室研究,开国际学术会议……4月的一天,在位于长沙东郊的居所内,忙里偷闲的袁隆平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的采访。面对记者,他侃侃而谈平凡而快乐的人生际遇,如同喜获丰收的老农,回顾辛勤耕耘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铁凝的坚守     
袁鹏  董春岭 《党政论坛》2013,(10):21-21
2008年初春。第七靥“芽话文学奖”开始评选。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因为这部长篇小说非常优秀,所以出版社准备上报参评,角逐“茅盾文学奖”。铁凝得知这个消息后,经过慎重的思考,郑重地给评委会写了一封信,明确表示:“在我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期间,我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参加任何由中国作协主办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8月8日,在外地休养的中共黑龙江省委原第一书记、原中顾委秘书长李力安得知了尉健行去世的消息。尉健行是8月7日去世的,家人怕他伤感,没有告诉他,但老人还是从报上看到了。这一天,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健行同志去世了,我非常难过。"脱颖而出李力安初识尉健行,还是"文革"前。1964年,他从中央组织部调到黑龙江,担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当时,尉健行在国营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担任厂党委常委、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某县一鞋材公司,有一个连芝麻官也够不上的人物唐某,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居然贪污16万余元。当他被检察院逮捕时,竟抱怨说:“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害得我走上了犯罪道路。” 这则消息的作者,在写唐某交待犯罪原因时的“说”字前边,加上了这样的修饰语─—“竟抱怨”。“竟”,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统观前后。“竞抱怨说”的全部涵义应该是:本以为他会说犯罪的原因是人生观没有改造好,禁不住金钱诱惑,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谁知他竟然抱怨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才使他有了今天这样可悲的结局。 消息的作者,一定认为唐某…  相似文献   

11.
市场文艺评奖绕不开的话题本刊记者杨朝岭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经常可以从不同媒体看到或听到各类评奖的消息。在文艺类的奖项中,有一些对我国文艺创作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行业内部乃至社会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大多数奖项和获奖作品在人们心中没有留下什么印...  相似文献   

12.
请勿骚扰院士广东田东江日前读到一则消息,得知当令“会海”已把两院院士弄得不胜其烦。一些单位不管事情大小、关系密疏,搞个什么名目的会都要请几个院士参加以显示“档次”。院士们不是不能开会,而是不该开无谓的会。他们都不算年轻了,有限的精力理应用在刀刃上,用...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一生倾情事业,淡泊名利。为表彰他对数字研究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消息传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部很激动,想好好庆祝一下,  相似文献   

14.
波恩专电 今年莱茵河畔夏天气候反常,天气阴 冷好象是秋天,连许多植物开花的时令都被打乱了。 此间观察家们指出,正象这里反常的气候一样,莱茵河 畔的政治气氛也显得异常。6月20日德国联邦议院一 些人不顾中德关系发展的大局,利用西藏问题掀起一 股反华浪潮就是一例。 应该说,近些年来中德关系发展的主流是积极的、 健康的。在记者新近到波恩赴任之前,曾采访过德国 驻大使,问起他对中德关系现状的看法。他说:“一 句话,非常好,好极了,十分令人满意!”他说:“德国人 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着中国的繁荣昌盛,这同时对我 们德国来说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两国没有任 何利害冲突”,“我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两国之间未来 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5.
电脑芯片“巨人”葛鲁夫在中国的三大新闻●本刊记者李希光丁逸“我在变老,我已经成为‘三明治’这代人的一员啦。”人们很难相信葛鲁夫这位数字化时代的核心人物在他领导的英特尔公司达到巅峰的时候,在北京会向记者吐露出这样的话来。葛鲁夫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比较尊重个人,尤其是个人的隐私权。在西方,认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只要你按时上班,工作上非常尽职,你就是一个好的工作人员或一个好的经理。至于你工作之后的私人生活,那是你的隐私,不干我的事,只要你不影响到工作,我都不管。前一阵,美国民主党人哈特,参加竞选总统后,成了报刊、杂志和电台、电视宣传的焦点。记者从早到晚追着他。终于追出件新闻来了。有一天摄影记者看到一女友进入哈丁的别墅后,当天没有再出来过。结果,记者就抓住这件事,问:“这个女友是不是在你家过夜了,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是当天晚上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我接到电话,得知甘 肃的冉校长要来上海参加一 个培训班,我们又可见面了。这消息使我兴奋地翘首以盼他的到来。我和冉校长本来素昧平生,那是1996年金秋时节,我和上海的十几位教师、作家、记者一起,带着有巴金、柯灵、张瑞芳等沪上文艺家们亲笔签名本的捐赠图书8000多册,带着上海人民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到甘肃省会宁县开展文化援建活动。上海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为当地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辅导,相互交流,亲密无间。来自头寨乡中湾小学的冉树苍校长给我们的印象特别深。他从师范学院毕业…  相似文献   

18.
程青 《瞭望》1993,(19)
当我试图让数学家马志明博士形象地告诉我他的研究时,他莞尔一笑,说:“数学理论中有许多分支是十分抽象的,比如我研究的狄氏型理论,对非专业的人是很难形象地描述的。”我不由好奇,一个平常人难以进入的抽象的数学王国,马志明是怎样闯入的?是什么吸引他在那个不寻常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我是完全无意地选择了数学。”马志明说:“就  相似文献   

19.
程青 《瞭望》1999,(26)
从通第一次电话,我就感觉出马啸老师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他说他给下岗的朋友开心理调适课,只是为了能给他们一点帮助,自己并不愿意被宣传。最终他没有拒绝我的采访,恐怕只能说是他被另一种热情打动。但他跟我说好,发表时不登照片,也不用他的本名。我理解一个质朴的人希望过一份质朴的生活的心情。而通过对他的访谈,我也理解了一个质朴的人希望别人也能过上跟他一样质朴美好的生活的心情。马啸是成人教育的老师,1996年以来他利用许多时间和精力研究下岗职工的心理状态,在崇文区成人中等职业学校中为下岗职工开设的免费培训班上讲。…  相似文献   

20.
潘祉祺是通化钢铁集团公司第二炼钢厂厂长,技术干部出身的他在这家企业摸爬滚打了20多个春秋,亲身经历了企业的兴衰沉浮。在采访中,他向记者坦白地吐露了自己作为国有企业“一把手”的所感、所盼。“我最担心的是:别把国有企业职工的心搞散了。”我在通钢呆了20多年,打心眼里希望国有企业重振往日的雄风。现在大家都无时无刻不在琢磨脱困的路子,但我总觉得,就算脱困的路子有干条万条,最要紧的就一条:上下一条心。没这一条,给什么政策和投入都是白搭。我知道吉林省有一家企业,短短两三年之内换了好几茬领导,好端端的企业最后弄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