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风流 《台声》2011,(4):87-89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为清朝平定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问归顺清朝,康熙二十年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人关系。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由“贤能”的官员来执行,认为“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得一人则事治,失一人则事败”。他在多年听政中认识到,  相似文献   

2.
单县党组织的创始人高文甫同志已经逝世50多年了。几十年来,他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眼前。单县党组织的创始人高文甫同志1934年春天应单县中学校长赵玉波之聘来单中任教.此前他在济南东鲁中学任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印坛中,徐谷甫先生的成就可谓有目共睹。作为西冷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曾先后师从篆刻名家徐璞生、叶潞渊、钱君訇、韩天衡,并在继承赵叔儒一派的印风中多有创获。徐谷甫尤其擅长圆朱文、汉铸印和鸟虫篆,篆法方圆合度,章法谨严精到,用刀干净利落,充分展现出作品的工稳细腻、湍庄浑朴之美。此外,他还致力于著述,编著出版了《鸟虫篆大鉴》、《鸟虫篆全书》、《徐谷甫刻心经》、  相似文献   

4.
史家评说宋太祖赵匡胤,每以“唐宗宋祖”并论。实则就其对手下“犯官”的处置来看,“宋祖”逊“唐宗”远矣。据《宋史·李汉超传》和欧阳修撰《归田录》记载:赵匡胤派李汉超当关南巡检史,防御契丹入侵。李在关南17年,战功显赫,贡献不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有名的守边“良将”,却干着“穷征猛贷”、霸占民女的罪恶勾当,逼得边民到京城告御状。赵匡胤是怎样亲自处理这桩“大要案”的呢?他不但不追究李汉超的恶行,反而一面“密使谕汉超”赶快“还其女并所贷”,告诫他下不为例,又拉拢感情说“不足于用,何不以告朕邪?”直令“汉超感…  相似文献   

5.
在湖北省天门市,有一位人大代表与天门棉花“百万担”密不可分,他痴心育棉29年,使天门棉花实现“三级跳”,被称为天门“棉王”。他就是天门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史少甫。  相似文献   

6.
在且末县,有一位响当当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他就是阿克提坎墩乡伊斯克吾塔克村的原党支部书记买买提力·玉苏甫。离任还是党的人提起伊斯克吾塔克村,买买提力·玉苏甫饱含深情地说:"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这儿的一草一木对我来说都是那么亲切!"买买提力·玉苏甫曾在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12月因病离任。离任后,他依然充满责任感,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在有生之年尽可能为乡亲们多做些事!"  相似文献   

7.
我来到晋江龙湖镇衙口村,要寻觅一位古人的足迹。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进程起过重大作用,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施琅。衙口是深沪湾边上一个有名的侨乡,一幢幢红砖墙燕尾脊古大厝与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楼错杂地聚集在一起,有条南北走向的小街曲折地从村中穿过,街中不时挤满车辆和行人。据说,出外的人不计在内,村里住有8000多人,以施姓居多。现在为了便于管理,已经以小街为界划成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南浔,一个叫衙口。  相似文献   

8.
俄耳甫斯是希腊神话里的天才歌手,他为了让自己挚爱的妻子欧律狄刻复活而勇闯地府,冥王被他的真情感动,破例答应让他带走欧律狄刻,条件是在俄耳甫斯领着妻子走出地府之前,不能回头看她一眼.当这对夫妻眼看着人世间的光明已经从地府的门缝间透了过来的时候,可怜的俄耳甫斯却忘记了冥王的叮嘱,回转身来想看看欧律狄刻有没有跟上来.于是一切都幻灭了,欧律狄刻失去了重生的机会,人世间只留下了孤单的俄耳甫斯.  相似文献   

9.
赖和(1894-1943)原名赖河,字懒云,笔名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等,出生于台湾省彰化。祖上是客家人,但到他这一代,已不会说客家话了。为此,他写了一首诗自嘲,“我本客属人,乡语径自忘,戚然伤抱怀,数典愧祖宗”。  相似文献   

10.
康熙帝对施琅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他对施琅所作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先后提出的即施琅是“粗鲁武夫,未尝学问,度量偏浅,恃功骄纵”的看法形成于前;施琅“才略夙优”、“有谋”“善断”的看法形成于后。而此后二种看法并存。文章阐述了康熙帝先后对施琅作出两种不同评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施琅是清初的一名武夫勇将。他以自己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受命“独任专征”,在做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1683年率领清军一鼓作气打败了台湾的郑氏政权,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施琅堪称得上清朝一代海军名将,可算是历史上真正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大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功绩可谓大也。人谓:施琅乃“仁人而兼大智大勇矣”;“大哉,将军之功,可铭闽山而不朽!”“奠封隅以永固,巩奕叶于苞  相似文献   

12.
孙咸灼 《两岸关系》2004,(10):50-52
清朝康熙皇帝在执政60周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在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当他举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是他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没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0月12日,直接参与起草五中全会文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同志应邀在汉谈了他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掌握《建议》基本观点的认识和体会。一、五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是在我们即将胜利完成“八五”计划、开始“九五”计划,准备迈向21世纪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陆百甫首先就五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主要精神谈了他的认识。他说,五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李彦虎 《新疆人大》2013,(11):28-28
麦西莱甫,历史久、渊源长、凸显人文风情;人大代表出点子、想办法、盘活古老艺术。4年来,通过莎车县莎车镇人大持续跟踪督办,使麦西莱甫——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再现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藏书家苏源生和文清书院张彦甫一、苏源生其人苏源生,字泉沂,号菊村,又名广文。出生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卒于同治九年(1870),享年63岁。世居鄢陵县城内小东街,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生性好学,善为文章;24岁中秀才,30岁被选为拔贡,34岁中河南...  相似文献   

16.
为统一,施琅立奇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18日至20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社科院学术交流委员会及泉州市政府主办的纪念施琅将军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活动在福建省晋江市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00多名人士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 施琅到底有着怎样的伟大功勋?后人对他的评价又是如何呢?本刊特登发施氏宗亲施能泉、史学家陈祖武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刘子民同志在其所著《寻根揽胜漳州府》(下简称刘文)一书①中曾提到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与东山宫前妈祖庙的关系,但他的说法存在讹误。为便于辨析,把其记述摘引于下: 东山岛最南端,有个美丽的渔村——宫前村。宫前村古称“平海”,村口有座古老的寺庙一天后宫。宫的前面是一个天然港湾,……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治兵于平海”,在此练兵造船,筹划军机。……天后宫前,有一口水井,当地人称之“万军井”。宫内,有康熙皇帝御赐匾额,有镌刻着施琅向康熙的奏本和钦差雅虎祭词的金字木匾。施琅奏本原文:“太子少保、光禄大夫、…  相似文献   

18.
结婚前夕,爱人王耆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父亲王贶甫是周恩来的表弟。婚后回到绍兴,父亲王贶甫即对我进行了“家史”教育,随后取出一叠与周恩来有关的照片,其中一张是周恩来与王贶甫兄妹等人的合影。照片的片头上写着:“翔宇表兄返乡扫墓之暇,承其过访,与贶及大姊夫章问渠兄三弟远甫三妹逸鸥内子建珍大儿慕向合摄一影于槐荫庭畔藉留鸿爪。廿八年三月卅日贶识”。由这张珍贵的照片引出了周恩来与王家的一段情  相似文献   

19.
关于授予红其拉甫边检站“模范边防检查站”荣誉称号的命令公安部: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模范边防检查站”荣誉称号。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全体官兵常年驻守在帕米尔高原海拔4300多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在气候寒冷、高山缺氧、供...  相似文献   

20.
付静 《人民公安》2021,(5):7-11
许久,没有给家里写信了。辛丑牛年春节,驻守在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边检站民警孙超又不能回家了。临近春节,他提起笔,给5000公里外上四年级的儿子孙屹阳写了一封信。今年是孙超戍守边疆的第25个年头。1996年,17岁的孙超从河北高碑店来到红其拉甫。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帕米尔高原,他攻克高原蔬菜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让荒芜的帕米尔有了一丝绿色生机,让战友们吃上了新鲜的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