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平 《法制与经济》2008,(10):90-91
驰名商标的认定既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国家机关认定驰名商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个案问题,而不是将荣誉称号授予驰名商标所有人。通过故意制造“侵权”者来“争创”驰名商标的作法,完全扭曲了国家加强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本意。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应当以争创事实上的“驰名”商标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戴蓉 《法制与社会》2010,(29):105-106
驰名商标以其广为知晓和享有较高的声誉著称,它源于经济活动中企业使用自主商标,不断增加商标附加值,提高商标知名度。随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驰名商标正在成为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利器。然而,因我国《商标法》固守传统的混淆保护理论,使驰名商标在现实应用中未得到充分保护,商标抢注、商标淡化等行为频频发生。为此,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一方面应当突破混淆保护理论的束缚,建立以反淡化理论为核心的驰名商标法制体系;另一方面应当运用企业商标战略,主动应对来自全球市场对驰名商标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和认定标推驰名商标,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法律概念。1925年修订的《巴黎公约》将这一术语在国际公约中确定下来。关于它的具体含义,《巴黎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国际公约均未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各国对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各不相同。我国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第5第规定了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这些标准包括:使用商标的商品在中国的销售量和销售地区;使用商标的商品近3年来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在中国同行业的排名;使  相似文献   

4.
驰名商标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驰名商标的认定张今,柴瑞生驰名商标,俗称名牌,是相对于普通商标而言的,通常是指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崇高信誉,知名度较高的商标。商标是工业产权,它一旦成为驰名商标,便会转化为具有巨大价值的资产,不仅会给商标权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会给国家和地区带来源...  相似文献   

5.
驰名商标的保护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立法制度、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企业政府职能等方面来分析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驰名商标不仅仅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专用标记,而且成为其所有人宝贵的无形财产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对商标的合理保护将关系到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随着对其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增强,国际上和国内都制定了有关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驰名商标不仅是企业的宝贵财产,同时也是一国之宝。企业是否拥有驰名商标,往往成为衡量该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而驰名商标的多少,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然而,驰名商标并非源于天生,而是人们努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认定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驰名商标的认定.是驰名商标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法学界对驰名商标的认定有不同的观点。有人主张将驰名商标划分为国内驰名商标和国际驰名商标、国内驰名商标由各国自己认定.国际驰名商标由国际组织认定;①有人主张“应采用先公众评估与后依法确认相结合的原则”认定驰名商标;②也有人主张“在商标纠纷中去认定驰名”。③笔者主张驰名商标的认定应由主权国家的国内法规定,认定权应由国家商标局和人民法院行使。 一、对驰名商标概念的界定 驰名商标的定义,国际上尚无统一规定。我国于1985年3月加入《巴黎公约》后.在实践中开始…  相似文献   

9.
关于驰名商标的立法建议和救济手段李惠芳在竞争机制日益完备的当今世界,驰名商标作为一种高价的无形资产。既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书”,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也是企业取胜的法宝。因而,对驰名商标予以更多的法律特殊保护.以维护驰名商标的信誉,维护企业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三百年的老字号、一个驰名商标不仅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国家和民族的财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必须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发扬它、丰富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标法》中的驰名商标规则依然存在诸多认识上的纷争和制度上的疏漏,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完善:应该区分禁止注册规则与禁止使用规则,并明确有关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的执法措施同时适用于驰名商标;需要解决长期以来对《商标法》第13条中的“误导公众”究竟是针对制止“跨类混淆”还是制止“跨类淡化”的争议,放弃令人误解的“误导公众”的含糊表述,并不再就“跨类混淆”作出规定;在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上,不再以该商标是否已经注册为标准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加以区别对待;应明确反淡化保护规则也可以适用于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复制、摹仿、翻译驰名商标或者不正当利用驰名商标声誉的行为;没有必要在立法上就反淡化保护特别要求该驰名商标为“广大公众”所熟知。  相似文献   

12.
《电子知识产权》2009,(8):10-18
7月29日.我杂志主办的“驰名商标和企业品牌战略研讨会”成功召开,政府部门、理论界、实务界和企事业单位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驰名商标制度和推进企业品牌战略的相关问题。管理者的思路开放、务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表示.这次会议旨在呼吁社会和企业增强商标意识,正确运用驰名商标制度,更好地推进企业品牌战略。倾听业界声音.也将有利于政府行政的思考。实务界的介绍具体、缜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判长夏君丽详解了新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  相似文献   

13.
论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周善能对驰名商标扩大保护,是相对《商标法》规定的注册商标专有权而言,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驰名商标的保护对象扩大,只要成为驰名商标,不论注册与否,均予以保护;二是指权利内容的扩大,禁止将他人之驰名商标用于与核定商品或原使用商品不...  相似文献   

14.
驰名商标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的保护刘茂林一、驰名商标的名称和含义驰名商标的定义是一大难题,尽管它已得到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近百个成员国的承认,但是各国学说和判例对什么是驰名商标的解释分歧很大。驰名商标由此别名种种,诸如"著名商标"、"重大声望的商标"、"享...  相似文献   

15.
分析监狱生产发展的历史、监狱法律规定和监狱企业近年来的成功实践,可以将监狱生产定位为“单纯生产劳动单位”。对监狱来说,它是类似于“特殊学校”的监狱下设机构,不是独立于监狱以外的实体;对市场来说,它是社会企业的生产车间,不是市场竞争主体;就隶属关系而言.它隶属于监狱,同时又是社会企业的协作环节;就其功能来讲。是改造罪犯的手段,而不是获取利润的单纯企业行为。根据这一定位,可以按照“监营分开”的思路构建监狱劳动改造体制,即将原监狱企业“哑铃”的两端完全社会化。保留生产制造环节,将产品研发、材料采购和市场营销等涉及市场竞争的环节与监狱分离。  相似文献   

16.
驰名商标一般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享有较高声誉,为相关公众熟知和信赖,并经权威机构认定的商标。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对驰名商标的侵害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侵权人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使用于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对驰名商标所有权人造成侵害;...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批判故意制造"侵权"者来"争创"驰名商标的作法,澄清相关国家机关认定驰名商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个案问题,而不是将某种荣誉称号授予商标权人,更不是以国家的名义对商品的质量提供信誉担保,提醒企业和媒体应当理性地对待驰名商标,建议相关的地方政府也应当调整政策,将重奖驰名商标的作法改为在个案中加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驰名商标的认定既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国家机关认定驰名商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个案问题,而不是将荣誉称号授予驰名商标所有人。通过故意制造"侵权"者来"争创"驰名商标的作法,完全扭曲了国家加强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本意。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应当以争创事实上的"驰名"商标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驰名商标确认制度是我国驰名商标特殊法律保护制度的基础,确立和完善统一的驰名商标确认制度是我国商标法制建设中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认为,在驰名商标确认标准上,应坚持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相统一的客观标准;在确认机关上应实行“二元制”,由人民法院和商标局分别行使驰名商标确认权,不宜由商标局单独确认;在确认方式上,实行申请确认(即显名主义)和纠纷确认(即隐名主义)两种作法。  相似文献   

20.
驰名商标异化是对《商标法》公正原则的颠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认为,驰名商标问题已成为一个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秩序的问题。要分清楚两个问题:作为国家商标战略,企业创立驰名商标是一个市场问题,把自己的商标打造成金字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