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从1992年起开始的经济改革,其特点是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以严格的信贷政策和强制性的限制预算赤字为方针的货币调整模式。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发展。在1992年初,由于大规模地推行了价格自由化,使价格指数的螺线迅速旋转上升起来。这实际上是放弃了多年来在国家直接指令性价格调控下发展起来的俄罗斯经济。使这一时期不具有成熟的价格体系。这种条件下,也就是说在这种没有绝对地供应水平不断升高的条件下,建立比较成热的价格体系是不可能的。同时,1992—1993年度俄罗斯经济财政稳定政策的矛盾性也阻碍了这一时期经济改革进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1997年俄罗斯经济形势明显好于1996年:生产下滑已见谷底,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微弱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稍有改善;经济环境有所好转。但俄经济远未克服“休克疗法”造成的严重后果,尚未根本摆脱危机局面,仍然存在很多难解之结,近期内实现较大增长是不可能的。 一、经济好转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出现微弱增长。自1992年改革以来,俄罗斯经济一直持续下滑,1992—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下滑了50%,目前只相当于80年代初的水平。1995年俄经济出现了某些积极趋向,国内生产总值降幅大为放慢,从1994年的13%降到4%。当时世界舆论普遍认为,1996年俄将出现经济改革5年来的首次回升,俄官方也持乐观态度。但由于国家主要领导人缠身于总统大选,花费了很大精力和资金,再加上车臣战争、农业欠收等因素的影响,1996年非但未出现稳定和回升,反而加速下滑达6%。1997年经济再度出现转机,生产停止下滑并出现了6年  相似文献   

3.
1989年下半年开始,苏联和东欧各国政局相继剧变,经济上向市场经济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和前景如何,正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一、俄罗斯及东欧各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作法及经济状况俄罗斯:原苏联是一个最为规范的计划经济国家,由于这种体制缺乏现代经济体制所必备的激励机制,长期困扰着经济的发展.苏联80年代中期开始了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及调整措施与经济结构所固有的种种矛盾积累并激化,经济一步步走向危机.1992年伊始,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采取“快刀斩乱麻”的“休克疗法”治理经济,试图通过这种激进策略,迅速完成经济转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俄式“休克疗法”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缓和预算赤字.采取的措施:一是放开对物价和工资的管制,使价格改革一步到位.除面包、牛奶、石油、煤炭等某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必须品由政府规定了涨价的最高限额外,其余产品的价格全部放开.二是实行高额税率,增加税收,削减赤字.其中,仅企业所得税就高达45%,此外还增设了增值税,出口税等税种.三是在货币信贷方面实行紧缩政策,建立二级银行体制,并从1992年7月1日起,将卢布与美元自由兑换.四是实行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任何企业  相似文献   

4.
1992年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采取了激进的“休克疗法” ,这种做法的实行有客观背景。在实行“休克疗法”的探索中 ,对企业行为的结果、货币政策的尺度、改革方针的贯彻和实行的力度等方面 ,均有失误。传统势力也阻碍了“休克疗法”的进行。对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稳定财政和发展生产的关系、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等理论问题 ,值得再思考。“休克疗法”只实行了几个月 ,但它对俄改革的方针和路线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93,(1)
越南自80年代初以来,即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这一进程具体又分为两个阶段:1980—1985年,是越南经济体制改革的试行阶段。这一阶段,越南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对高度集中、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些措施主要有推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开放自由市场、放宽对私人经济的限制等等。1986年底越共六大正式提出,要实现从官僚集中统包制向国家宏观调节、微观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此后,一系列加快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从而标志着越南进入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彻底转化的阶段。这一  相似文献   

6.
根据俄罗斯中期纲要所指出的各项任务,我们认为经济政策本身的主要目标是在中期内彻底实现再生产过程的稳定,恢复经济增长,并着手建立高效、灵活的适应新的社会任务需要的经济.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稳定社会再生产的任务,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1992—1994年改革过程中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弊端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至少是1995年的任务).第一,必须依法完成由自发的或者虚假的市场关系向真正市场关系的过渡.应该强化国家对市场改革和经济代理人活动的监督作用.第二,应该采取措施,消除由于过快放开物价而造成的消极后果,因为物价放开的速度超过发展私有化、建立市场基础设施和下放生产自主权的速度.应该承认,对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来说,放开物价的范围是过大了.  相似文献   

7.
由徐景学教授撰写的《俄罗斯东部经济研究》约62万字,16开本精装,中州古籍出版社丛书《东亚文库》中一卷,于1996年11月付梓问世。该书分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研究概论、远东与西伯利亚开发的回顾、近30年远东与西伯利亚经济发展的总结、主要产业部门及其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科学与教育、中俄经济关系及中俄在俄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俄东部地区经济形势、俄罗斯东部地区在东北亚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结语等九编三十八节。目前国内对全俄(苏)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等专门论著很少,本书是第一部系统全面研…  相似文献   

8.
捷1990年通过的《经济改革纲要》规定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套措施,包括放开价格、外贸自由化、私有化等,核心内容是全面实行私有化. 《纲要》实施以后取得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生产下降、销售发生危机、物价上涨、失业率一度上升等.因此捷国内对改革纲要的看法有严重分歧. 目前捷正处在分裂过程中,私有化虽受到严重冲击,但将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9.
以1996年3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六大”的召开为标志,老挝顺利完成了向坎代·西潘敦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过渡,确立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老挝正进入一个以谋求稳定发展为特征的历史时期.目前,老挝党内团结统一,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现行的路线政策比较适合老挝国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对外关系取得积极成果.一、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从80年代末开始,老挝逐步试行新的经济改革政策,放松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加强市场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份量,使国营企业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益,国民经济获得了稳步发展.1996年,老挝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7.5%,其中,工业增长11%,农林业增长5.5%,服务业增长9%,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了2300亿基普,比1995年增长了近40%,人均国民收入约达380美元,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0%以内.1996年与1991年相比,老挝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4.8%,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达7%,其中,农林业年均增长约4.5%,工业平均增长11.5%.总的来说,老挝经济改革形势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独立以来俄罗斯对美政策的演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以来 ,俄罗斯对其外交政策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 ,其对美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从1991年 6月俄罗斯宣布独立到 1992年 7月 ,俄奉行一边倒的亲美外交。从 1992年 7月到 1996年 5月 ,俄转而实行东西方并重的“双头鹰外交” ,不再盲目追随美国。从 1996年 6月以来 ,以争取大国地位为核心内容的俄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路线形成 ,其对美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 1999年 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斯拉夫联盟至今 ,俄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冷和平”时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梅德韦杰夫以其"全面现代化战略"为指针,坚持民主与自由价值观,试图在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推进带有浓厚自由化色彩的全面现代化进程。这一进程在俄刑事法领域即体现为俄罗斯刑事政策的自由化——具体表现为当代俄罗斯刑事立法的自由化趋势。梅德韦杰夫近两年内提交国家杜马的三个刑事立法修正案则进一步推动了当下俄刑事立法的自由化进程。普京继任总统后,俄刑事立法自由化趋势将植入新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罗马尼亚     
1990年6月28日,罗马尼亚前总理彼·罗曼在政府成立当天向议会所做的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施政的基本出发点是历史性地和大规模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标志着罗经济转轨正式起步。同年7月31日,罗通过了《国营经济单位改组为自治企业和商业公司法》,1991年7月31日,又通过了《商业公司私有化法》。两法均为罗经济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改革从此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自1992年初开始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一直处在政局动荡、经济衰退、社会混乱相互交织的严重状态。加之原有的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与体制转轨不相适应,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这一切导致贫困、失业、犯罪等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面对上述情况,俄调整社会政策,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以期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保障体制。现将近两年来俄在医疗、养老、就业方面的改革现状与存在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九九三年,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盖达尔的激进改革方针已经步入了第二个年头。在这一年中,虽然政府采取了私有化,建立市场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但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转起色不大,整个经济继续下滑,危机愈加深重,失业人员增多,签于这种情况,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以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的俄罗斯新政府修改了原有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方针,提出了比较切合俄罗斯实际的、新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方针。以防止生产继续滑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等经济不良状况,并废弃了考虑不周的“休克疗法”。 切尔诺梅尔金指出:“要克服危机,必须向改革的新阶段——稳定阶段过渡。”为了实现新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方针,新政府提出了八点措施,本文试图就这一新方针的主要内容做一点概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经济中的外国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计划式自然经济向对外经济开放过渡,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按轨,是俄罗斯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改革成功的前提.遵循对外经济开放战略,把外国投资引进俄罗斯经济是符合它在目前新的市场关系形成过程中最复杂阶段的迫切需要的.我国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衰落,在深度上大大超过生产总下降幅度:1992年投资额大约减少二分之一,这种趋势今年依然如故.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大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军工综合体各部门的强大科技实力,以及专业低薪人才、未开发市场的潜在容量和消费者的欧式口昧,俄罗斯经济无疑引起外国投资者的兴趣.对外经济活动的自由化及其搞活所需立法和组织前提的造成,都有利于  相似文献   

16.
1996年6月召开的越共“八大”,总结了1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路线、方针、政策.会议认为,10年的改革开放已取得了初步成就,指出:“国家已经摆脱了经济——社会危机,但在一些方面还不稳固”.越南认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有一个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为工业化准备前提条件,这一任务已基本完成,可以转入实现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时期.新时期的越南经济有两大特点,一是贫穷;二是“二元经济机制”.也就是说,国家仍是处于转折时期的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体制方面虽不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但也还不是市场经济.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使二元经济机制变为市场经济的机制,自“八大”以来,越南在改革和开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正> 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1992年1月,俄罗斯政府实行“休克疗法”式经济改革,声称进入了经济改革的“实际阶段”,以放开物价为突破口,试图在较短时期内将国內现行经济体制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1月至今,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中期,智利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开始进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政府强调"把生产资源配置交给市场,把加速经济增长的主要任务交予积极性"的原则,并力图通过"价格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国企私有化"来建立起"自由市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实践,智利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付出了昂贵的社会代价.  相似文献   

19.
(一)巴基斯坦开始调整与改革的时间稍晚。一般认为,这一进程在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定结构性调整协议(1988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巴基斯坦提供8.3亿美元的贷款,作为条件,巴基斯坦同意实行为期4年的"结构性调整"方案,进一步推进经济的自由化和私有化)才算开始。其实,在这之前巴基斯坦已着手进行经济的调整,只是力度稍差罢了。自1977年7月前总统齐亚·哈克执政时起,即曾宣布停止国有化,实行"非国有化"的政策,鼓励私营部门的发展。后又开展大规模的"经济自由化运动",为外国私人投资提供更为宽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俄罗斯经济形势不如上年。1995年底俄官方曾乐观地预测,1996年俄经济将出现稳定和回升,增长率将达2%。国际舆论也普遍认为1996年俄将走出低谷,进入增长期,但实际情况表明,去年俄经济不但没有出现稳定,更没有回升,反而下滑略有加速。俄罗斯官方已制定出1997—2000年的中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