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湘江战役被认为是红军长征史上最惨烈、最悲壮、最关键的一战。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期间陷入蒋介石在桂北兴安、全州、灌阳设置的包围圈。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红军指战员发挥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强有力的作用,激励红军战斗精神、宣传动员群众、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力量,从而为中央红军突破湘江提供了思想政治保障,使思想政治工作无愧于红军的"生死线"。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江西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10月17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江西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赣州市委主办,中共于都县委县政府、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新浪网承办的"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在于都县举行。10月17日上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广场举行。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宣布仪式开幕,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6,(41):12-16
正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共八万六干人,从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踏上了向西突围的征程。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王明"左"倾路线领导者计划到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中,他们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采取"甬道掩护""大搬家"式的夺路突围方式,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西进,开始长征。并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中央红军随后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合,从而结束了长征。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最远行程约2.5万里,转战11个省,完成了向西北的战略转移,从而在陕甘地区  相似文献   

5.
“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①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无论过去和现在,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政治工作与遵义会议的召开。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挫折。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蒙受了惨重伤亡,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人万六千余人锐减为三万余人。李德、博古不顾蒋介石调集重兵围歼红军的严峻形势,坚持中央红军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使中央红军濒临全军覆灭的境地。在中国共…  相似文献   

6.
正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完全丧失了在根据地内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可能,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及中央机关共8万多人,先后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西突围,开始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福建是万里长征的起点,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战略基地。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中,福建人民和福建子弟兵以其无  相似文献   

7.
《湘潮》2021,(5)
正《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的成因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受"左"倾错误以及"大搬家"式行动的影响,中央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不到50天的时间里减员5万余人,平均每天减员在10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亲切会见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看望老区群众。习总书记在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问题,早在1951年版的《毛泽东选集》注释就清楚说明是"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可是,近些年在报纸杂志上不提福建长汀、宁化,而只说江西的瑞金、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显然,这是不够全面客观的,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所以,在这里将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从福建长汀出发长征始末作一简要论述。一、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于何时在何地成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为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中央最高"三人团"决定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怀着沉重和难舍的心情相继开拔,开始了漫漫长征路。为将中央红军"一网打尽",蒋介石调集40万重兵在红军长征路上设了四道封锁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阻击,我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给敌人以重创。但由于长征初期"左倾"的错误领导,红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代价,血战湘江后,人数由刚出发时的8.6万,锐减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领域.由于非公有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点,并在经营模式、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分散性、变动性和复杂性,因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三无"心态,在外部环境上存在着"三性"现象,在运行体制上存在着"三不"因素.为此,必须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完善组织体制,注重全"方位化";二是把握重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积极培育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积极运用科技力量,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长征第一渡     
正出赣州,东行百余里,至于都县城东门,有一渡口,曰贡江渡口。82年前,中央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故得名"长征第一渡"。那是一个烽火连天、风雨如晦的艰难岁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根据地陷入了十分危险的境地。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中央红军被迫进行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然而,当8万多红军战士从各根据地集结到于都县时,水深浪急的贡江却挡住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与漳州战役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革命面临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毛泽东最善于从实际出发,确立战略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方针.1932年4月,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统治党中央的形势下,中央红军能够进军闽南,仍然取得了攻克漳州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4.
中央红军中女红军参加长征的有多少?中央红军由江西瑞全出发前有女红军32人。由于黄长姣、彭儒两人患病,未能随军出发。走完二万五千里征程,最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女红军只有25人。她们是:邓颖赵、康克清、贺子珍、刘英、蔡畅、李伯钊、邓六金、钱希钧、李坚真...  相似文献   

15.
"中央红军村"赋予我们以新的时代内涵和事业追求。2012年,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根据三明的实际情况,在全省率先提出"中央红军村"这一创新概念,推出并命名了一批集红色历史教育、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旅游示范、新农村建设示范"四位一体"的"中央红军村"。这是三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对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在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问题出发,按照"定基调、搭平台、改方法、整资源、建机制"的工作思路,不断调整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实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输送得出"、"接受得了"、"获得效果"。这一实践探索,对于当前创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导语: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最艰苦的一仗,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最终突破了敌人设防最严密的一道封锁线,取得了胜利。湘江一战虽胜,但中央红军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其中掩护主力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红三军团第十八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韩伟中将是湘江血战的亲历者,也是幸存者,当年他担任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第一零零团团长。  相似文献   

18.
基层水利单位由于其特殊性,而且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其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大,沿用以往的方法方式做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奏效,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基层水利单位的实际出发,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新的探索。要以增强吸引力为关键与核心,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职工的切身利益、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改进方法方式、加强政工队伍建设,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陈列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它记载着87年前,一位名叫钟招子的母亲期盼8个参加长征的儿子归来的感人故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共8.6万余人,先后在江西于都的8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点,《中共党史大事年表》记载:“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的湘西进军,开始长征。”但是,中央红军长征从福建长汀出发的是哪个部队?何时何地出发?对于这些问题及前后经过,过去尚未弄清楚,本文根据目前掌握的一些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作一初步概述,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