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三维度说""四维度说"等。从根本上来说,共产主义只有理论和实践两个基本维度:理论上,共产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未来社会图景的理论;实践上,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运动,一种通过不断批判现实并消灭现存不合理状况的现实行动,一种通过实践改造社会以逐步达到共产主义状态的伟大历史征程。从"两个维度"来理解共产主义,有助于从理论上弄懂、把握共产主义的精神实质——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践中以共产主义精神实质为指引踏实推进共产主义现实运动。  相似文献   

2.
自主活动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共产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批判与建构性范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共产主义人道主义的独特论证思路和方法,把自主活动这一范畴完整地奠基在感性活动即实践之上,熔铸于共产主义现实运动的历史过程之中,使之本质地呈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规范性维度。因此,自主活动原则不仅是检视共产主义现实运动实践本身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与物质生产联系中的个人何以表现他的真正的自由的标尺。  相似文献   

3.
自主活动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共产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批判与建构性范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共产主义人道主义的独特论证思路和方法,把自主活动这一范畴完整地奠基在感性活动即实践之上,熔铸于共产主义现实运动的历史过程之中,使之本质地呈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规范性维度。因此,自主活动原则不仅是检视共产主义现实运动实践本身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与物质生产联系中的个人何以表现他的真正的自由的标尺。  相似文献   

4.
杜艳华  夏学花 《求索》2014,(3):4-10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是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依据,对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进行反思、评判及重构而形成的思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充分的主客观条件。欧洲丰富的现代性思想遗产和先发的现代化运动为其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现实土壤;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推动力;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即由唯心主义转变为历史唯物主义,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是他们深刻认识、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根本条件;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思想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促使其世界观发生转变并走向共产主义的内在动力;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也是他们创立现代性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之一。深入研究这屿条件.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这个思想体系的内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的基本内涵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即"话语权物质论""话语权辩证法""话语权阶级性""话语权权力论",分别从物质生产能力的决定性作用、理论对实践的巨大反作用、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个层面对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话语权思想"深刻阐释了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保障、掌握话语权与构建话语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非意识形态化与"意识形态终结论"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核心是政治话语权等重要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和管理工作中,要以物质实践和科学理论作为话语权之源,以"文明基因"为构建话语体系的出发点,加强阵地意识,勇于捍卫和扩大自己的话语权,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安全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即一国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夺取政权,并开始社会主义变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即一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变革,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但同时认为一国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曲解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中"民本"的治国理念与大同的社会理想指引着中华文明后续数千年的发展走向。"民本"不仅仅为封建社会和平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治国理念,也为推翻放弃"民本"思想的暴政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同"是孔子在"家天下"的环境之中提出的超越世袭制的政治设计,可以为终结帝制、接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进步思想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依据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人与自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客观事实,马克思主义在其创立之初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两个和解”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共产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量度而一以贯之。为实现这一价值理想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确证了彻底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主张,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态文明特征进行了原则性的描绘,包括负责任地对自然条件进行共同(联合)管理和使用、秉持张弛有度的生态生活方式、生态科学高度发展、在承认人类控制自然过程的有限性基础上规避自然风险等等。这些理论构思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内在统一性。深入挖掘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生态文明意蕴,既可以廓清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理论的生态诘难与误读,强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整体性,也能为新时期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旨在实现人的解放的共产主义理论诉求,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需要的一致性为基础,成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各个不同国家革命实践的指导思想,正是由于它揭示了各个不同国家发展的共性,形成了理论诉诸于不同国家的决定性因素,而不同的国情则赋予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因地而宜的表现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目标,不仅定位于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奠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也要凭借生活方式的转化实现个人与共同体和谐统一的价值诉求。只有遵循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线索,进一步确认"自由人联合体"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内在关联性,才能准确诠释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联合形式的"真正的共同体",揭示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具有的特殊的价值旨归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跨越论"思想更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虽然"跨越论"论及的主要是特定时期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但它内涵的历史发展思路和科学方法论原则,对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试图重新勘探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论"思想的本意,回溯这一问题的历史作用,并进一步挖掘其当代理论及现实意义,从而明确认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以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揭示共产主义现实性、过程性和理想性,考察了人类面向未来历史进步的实践方式、逻辑转化和最终指向。其中,"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论断表明历史进步的实践方式具有现实性、革新性、过程性;"否定的否定的肯定"论断表明历史进步的逻辑转化具有连续性与递进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历史之谜的解答"论断表明历史进步的最终指向具有复归人的本质的价值规定性。历史进步逻辑具有二重性,表现为历史实际进程围绕直线型逻辑线路螺旋式上升运动,未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意味着历史进步逻辑二重性实现重合,历史实际进程直接表现为直线型上升运动状态。揭示出人类面向未来的历史进步逻辑,从社会发展精神动力角度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主线。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背景,从现代化造就的世界历史性出发,描绘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图景,并为东方国家走向共产主义提出了东方社会理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中国化,并以此为指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赓续不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从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逻辑三个方面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诠释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是恩格斯为同盟一大起草的第一个纲领性草案.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的细致考察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潜心开展理论研究、与同盟内部形形色色错误思潮展开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有机结合,共同促使了这份珍贵文献的形成.《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22条,以"教义问答"的形式,集中反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人类社会共同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江泽民深入阐发和实践建立国际秩序的新理论;胡锦涛提出建设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在党的几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阐发,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认识提高到了新境界和新水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问题既有理论批判也有理论建构。由于人是劳动和社会关系总和的"二位一体",马克思恩格斯由此发现了作为人权主体的人是有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的裂变的,进而发现了人权的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在阶级社会是对立的,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同一。因此,阶级社会人权与共产主义社会人权成为二人理论批判与建构的目标,二人在人权上的"破"与"立"由此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与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把实践理解为人与自然同一性的基础,从生产和交往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必然性,论证了通过自由联合共同占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和解"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奠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探索、社会主义价值实践与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奠基和当代确立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及"两个尺度",关于人的需要和利益,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问题,以及关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审美、社会文化理想的论述,都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论思想。列宁关于实践标准、社会主义道德、党性和阶级性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同样具有经典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众多,其价值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物化"和"异化"现象的批判反思与倡导"人道主义"两大方面。毛泽东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为人民主体思想,邓小平则重新阐释了利益、富强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关系。当今中国思想理论界则以实践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散见在其著作中,通过对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按规律办事的论述,阐释了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论述自然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废物资源化两个方面阐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实质的剖析,阐释了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并预言共产主义的实现在其本质上就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这三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马克思恩格斯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走循环经济的道路指明了方向,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以其国家理论为基础,剖析了资产阶级国家社会管理的性质及其有限性,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社会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措施的过渡性及其人民主体性原则,设想了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目标.这些理论对当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和塑造成为构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新理念,并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的一条重要理论路径。"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应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塑造和教育的两条基本教育理念和原则。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呈现多元化、自主性和自发性相互胶着的状态。基于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必须改变其原有旧的教学实践和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