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纵横》2006,(2):80-80
(2006.1.1~31)●3~20日,新加坡和印度两国空军展开了第二次代号为“新印”的联合军事演习。新加坡空军共派出8架F-16战斗机,飞往印度的卡莱昆达空军基地参加军演。首次“新印”空军联合演习于2004年10月举行。●4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发布的独立节贺词中敦促国民继续推动实施七点路线图计划,催生基础牢固的新宪法。缅甸军政府2003年8月宣布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路线图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恢复中止8年的制宪国民大会、举行宪法草案全民公决以及依法举行大选和组成新政府等。●6日,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哈桑…  相似文献   

2.
2014年,缅甸政府的重点是准备2015年大选。缅甸大选委员会为2015年大选制定竞选规则,政府努力与各少数民族武装达成停火协议,西方国家对缅甸投资也有所增加。缅甸面临着大选前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和缅北民族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泰国的大选     
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后,1933年11月,全国举行第一次大选,到1986年止,已举行了13次大选,三次增补选举。 一、大选。泰国大选是指选举议会议员。大选是根据泰国宪法和国民议会议员选举法进行的。泰国宪法规定,国民议会(一院制)由两类议员组成,第一类议员由选举产生,第二类议员由国王任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7日,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多党制大选。受政府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最终赢得联邦以及省、邦各级议会77%的选举席位,成为各级议会中的多数党。此次大选是缅甸由军人政府转向民选政府的关键一步,在缅甸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意义重大。但新政府未来施政仍将面临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组织林立、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活动频繁、西方继续制裁等挑战。  相似文献   

5.
1·政治局势: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拉美政局基本稳定有两个表现。首先,主要国家民主政治体制基本正常运转,政治发展进程基本上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2005年一些拉美国家按照法律程序举行了各类选举,选举进程基本正常:墨西哥4个州的州长选举(2月6日);多米尼克和苏里南大选(5月);乌拉圭市政选举(5月);委内瑞拉市政选举(8月)和议会选举(12月4日);阿根廷议会中期选举(10月23日);洪都拉斯大选(11月27日);智利总统(首轮)和议会选举(12月11日);玻利维亚大选(12月18日)。即使发生政治危机和动荡的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国,政权更迭也基本在宪法框架内…  相似文献   

6.
试论军人政治与民主化进程——以土耳其1980年政变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世纪70年代土耳其遭遇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各届政府无力应对,最终导致军队干预.稳定国内局势成为政变后军方的首要任务,构建新的权力架构是政变的逻辑延伸.1982年宪法是文官政治恢复的重要标志,翌年全国大选则是恢复文官政治的实质性步骤.恢复文官政治使土耳其政变获得了异于南美洲国家军事独裁的特征.土耳其军方发动政变,旨在维护自身利益,其客观后果则是民主事业的"归位".1980年政变并非土耳其民主发展的悲剧,而是土耳其民主框架的"理性收缩";不是民主发展遇到的挫折,而是民主发展模式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2013年,缅甸政府重点提高治理能力,清除腐败,增加透明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昂山素季积极推动修宪,准备参加2015年大选;西方国家对缅甸的投资有所增加.但缅甸政府仍然面临着民族和解、教派冲突和修改宪法等关键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2008年缅甸的发展中,有两件引起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一是"纳尔吉斯"热带风暴的袭击及其影响;二是"新宪法"公投."纳尔吉斯"风暴给缅甸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方面的损失,但缅甸军政府以特有的方式应对了这场空前的浩劫,也没有因此改变推行它确定的"民主路线图计划",在"纳尔吉斯"风暴袭击缅甸的同一个月中在全国举行了"新宪法公投",并在当月宣布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历经了15年才出台,是一部非常富有缅甸特色和体现了军人领导集团意志的宪法,它的通过对缅甸未来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尽管通往2010年大选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但缅甸的政治发展看来仍在沿着军政府的"路线图"艰难地推进.  相似文献   

9.
2004年印尼大选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起印尼开始举行大选。根据印尼中央选举委员会规定的日程,大选将分三步走,即:4月5日举行国会议员和地方议会议员选举;7月5日进行第一轮总统选举,9月20日进行第二轮总统选举;10月20日新当选的总统正式就任。此次大选是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于2002年对1945年宪法进行第四次修改后进行的第一次大选,选举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是印尼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总统直选,成为印尼国家政治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拟就这次大选的特点、参选政党情况、各政党竞选策略以及大选的可能结果等问题加以介绍分析,供读者了解和参考。大选规则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0.
《和平与发展》2021,(4):117-134
2021年2月,缅甸军方以民盟政府选举舞弊为由强力接管国家政权,再次使缅甸政局和东南亚区域安全形势面临严重的不确定性风险。本文简要回顾2020年缅甸大选的基本概况,在阐述军方与民盟权力博弈新态势的基础上,指出两个平行政府的合法性争夺趋于白热化、公民抗命运动加剧社会动荡、国内武装冲突趋于"全面化",是军方接管政权后缅甸政局持续动荡的新特征。缅甸危机对东盟的深刻影响体现在其中心地位、危机协调与管控能力以及东盟经济一体化三个层面,因此迫切需要东盟建设性参与缅甸国内和解进程,深度介入缅甸危机管控,并多措并举提高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铁根 《亚非纵横》2011,(5):11-16,59,61
自2010年底以来,缅甸、越南、新加坡和泰国相继举行大选。大选过程及其结果透露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政治信息,缅甸的军人政权向民主政府转型;新加坡执政党依然一党独大,但反对党实力有突破性增长;越南继续进行政治制度改革的探索;泰国迎来了社会和解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的墨西哥历届政府致力于渐进性选举制度改革,扩大反对党的参政空间,旨在维护革命制度党的执政合法地位。1946年《选举法》奠定了墨西哥现代选举机构的基础,1977年选举改革大大推动了现有政治体制的合法性。经济转型时期的选举改革意在解决不断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仍然相对封闭的政治体制之间日益不对称的问题,增加选举的透明度和对选举进程的监督。1996年塞迪略政府的选举改革朝着自由和公正又前进了一步,为反对党参政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并且结束了总统候选人"指定制"。墨西哥的选举制度改革带来两个重要影响:一是有利于墨西哥从一党霸权的威权主义体制转变成竞争和多元政党体制;二是有利于维持20世纪后半期的政治稳定,而且2000年大选时的执政党更替也没有造成政治制度的断裂和社会动荡,呈现出政治成熟和民主国家的平稳化特点。只有深入理解选举制度改革的历程,才有助于理解今天墨西哥的选举式民主。  相似文献   

13.
一、紧锣密鼓备战2004年大选2004年是亚洲的大选年。在东南亚将有3个国家举行大选 ,即印尼的立法机构选举和总统选举 ,以及菲律宾的总统选举。为此 ,两国主要政党和政要的大选热身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印度尼西亚印尼的议会和总统选举 ,分别定在2004年4月和7月举行。根据2002年印尼宪法修正案 ,将由全国选民直接选举正副总统 ,改变原来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的做法。根据2003年7月7日新总统选举法规定 ,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在先前的国会选举中获得3%的席位或获得全国5%以上选票的 ,方可推举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2003年的下半年 ,各党派备…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选,这是缅甸国家政治转型的一次重要契机。对于缅甸大选结果及新政府的建立,东盟邻国、周边大国和西方国家反映各异.但即使是长期与缅甸对立的西方大多数国家也对大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未来。缅甸执政当局仍将面临各种政治势力和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下重新洗牌、西方国家继续施加压力和制裁而出现的不确定性局面。中国和缅甸长期以来建立的密切关系也将因西方国家不断对缅甸的威逼利诱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15.
缅甸民主化转型并不是为了西方国家解除制裁而做的表面文章,而是七点民主路线图中立宪、选举、施政三部曲的第三部.这一转型具有鲜明的缅甸特色,在国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转型模式.转型不仅促进了国内的政治和解,也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但也恰恰由于转型的缅甸特色,这种自主转型依然面临复杂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2020年COVID-19疫情席卷缅甸,民盟政府积极抗疫,竭力推动经济复苏,并成功于11月8日举行2020年大选,再次蝉联执政.由于若开邦冲突加剧,和平进程艰难推进.COVID-19疫情促进了缅甸与世界各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国际社会向缅甸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在罗兴亚人问题上,西方国家持续向缅甸施压.2021年,由于COVID-19疫情的不确定性,缅甸政府将面临经济复苏及和平进程等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1月,缅甸民主象征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民盟,NLD)在大选中大获全胜,改变了缅甸几十年来形成的政治版图,成为缅甸政坛的主要角色,获得了单独组阁权.但碍于缅甸当前的宪法第五十九(F)条规定,参选总统及副总统等高级公职者“本身及其双亲、配偶、子女及子女的配偶,都不得效忠任何外国势力,不能受制于外国势力或外国公民,不能享受外国政府或外国公民的权力和特权”(该条款又被称为“昂山素季条款”),昂山素季无缘总统.但昂山素季放言将“凌驾总统之上”并通过“代理总统执政”.如今,昂山素季除了是民盟主席之外,还身兼国务资政、外交部长、总统办公室部长、全国和解和平中心主席、联盟和平对话委员会主席等要职.特别是其国务资政一职,使其成为凌驾于总统之上的“太上总统”.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选已经落幕。由于这次大选民主与共和两党的支持率非常接近,参议院是1881年以来两党首次平分秋色,众议院是1955年以来两党席位差距最小的一次,总统普选人票是1960年以来最接近的,所以大选之后传媒评论得出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一是美国分裂成两个国家了,无论是全国性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各有半壁江山;二是整个国家都向温和的中间路线靠近,选民无法找到两党政策主张的区别。在媒体简洁明快的评论背后,人们不难看出美国所经历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政治变迁。  相似文献   

19.
熊丽英 《东南亚》2013,(1):38-44,92,93
2012年缅甸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民选政府在推进国内民主政治、经济改革及民族和解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国内民主状况的改善,为缅甸赢得了西方国家的认可,2012年,缅甸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关系的改善,给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作为缅甸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缅间的友好关系还将长期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20.
将要来临的全国大选是苏丹政治生活的重大转折点.此次选举不仅将决定苏丹民主转型的成败,还将关乎苏丹的和平与统一前景.尽管大选延期给有关方面提供了更长的准备时间,但通往大选之路并未因之而畅通.战乱未休的达尔富尔地区能否以及怎样举行选举、执政党的全国大和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能否继续协作以推进大选、三大反对党能否在选举中起到掣肘作用等原有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新的不确定因素又不断出现,从而使这场期待已久的民主选举充满变数,并进而增加了苏丹未来政局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