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可以弥补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有助于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目前,由于公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公民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公民参与的法制不健全,公民参与的民间组织发育不成熟这主要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因此,要实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必须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畅通及拓展公民参与的渠道,健全公民参与的法制,培育公民参与的民间组织这四个方面来探究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陈艳珍 《理论探索》2007,(5):128-130
深入分析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动因,对于有效提升公民参与水平,提高公共政策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目前公民参与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利益主导型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直接要求公民参与;政治的民主、开放和现代化,体现为公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决策,引导着公民参与;克服政府失灵,需要扩大公民参与;社会信息化发展,创造了公民参与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创新实践——以芜湖市的探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俊  叶常林 《理论探索》2012,(5):104-107
为了吸引和扩大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各地政府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但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芜湖市的做法是:通过开办"市民心声",完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机制,建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监督机制,搭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平台,持续加大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专项投入,有效提升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水平。其经验告诉我们,提升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水平,要加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建设,推动公民教育与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融合,加大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4.
随着治理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国政府将公民参与引入到政府购买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然而政府也面临着如何提高公民参与的有效度和参与度的问题。以参与保障为基础,结合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参与形式、参与程度、参与评估五大参与维度,本文构建了公民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型,从公民参与必要性到纠偏,将公民参与融入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全过程,为公民有效参与及提高公民参与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5.
论公民知情权保护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细龙 《理论探讨》2004,1(2):12-14
保护公民的知情权,是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公民的知情权,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基础上,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使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法律化,要关心公民切身利益,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公民是否应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如今已不再是人们争议的话题,然而,失败的公民参与很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意,甚至是躁动不安、难以控制的公众,无效的政策,以及遭到削弱的民主参与基础"之类的结局。所以,公民参与的方式是决定公民参与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公民参与包括制度内参与和制度外参与两种形式,其中制度外参与常常诱致无序的公民参与。为提高公民参与的质量,制度外参与有必要向制度内参与转型。  相似文献   

7.
金霞 《党政论坛》2014,(3):22-24
公民是否应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如今已不再是人们争议的话题,然而,失败的公民参与很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意,甚至是躁动不安、难以控制的公众,无效的政策,以及遭到削弱的民主参与基础”之类的结局.所以,公民参与的方式是决定公民参与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公民参与包括制度内参与和制度外参与两种形式,其中制度外参与常常诱致无序的公民参与.为提高公民参与的质量,制度外参与有必要向制度内参与转型.  相似文献   

8.
试论公民参与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彩梅 《理论导刊》2006,(10):60-63
公民参与能力的高低是判断民主程度的最真实和最直接的标准。总体上看,我国公民参与能力较低,为此,必须为公民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制度体系,使公民在参与的实践中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作为公共参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体现出公共治理的基本价值;公民参与是治理理论针对西方民主制度的缺失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回应;公民参与充分体现治理理论倚重的社群主义和合作主义的思想;新公民参与运动在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推进了在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形式的创新,公民参与的可操作性在公共治理理论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公民治理是更高层次的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9,(6):129-132
新媒体为公民网络参与开辟了新渠道,激活了公民网络参与热情,提升了公民网络媒介素养及文化水平。然而,公民的网络参与及其引导依然存在多种问题,即公民媒介素养不足导致网络参与低效化,主流媒体回应机制不健全削减了公民的参与热度,复杂的舆论环境干扰了公民的理性网络参与,公民网络参与缺乏健全的法制保障等。解决上述问题,应提升认知,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夯实法制保障;搭建信息平台,激活公民网络互动;构建"三位一体"的舆情引导模式,激发公民网络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1.
万朝珠 《行政论坛》2012,19(4):61-64
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需要政府作出有效的决策,因此公共危机决策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先导和主要手段,一切危机管理都离不开危机决策。而公民的有序参与是科学、民主与合法地进行公共危机决策的重要保证。但是,现阶段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决策还存在许多困境:危机信息的传播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不高,公民参与渠道不畅通,政府与公民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公民参与危机决策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政府危机决策的组织基础薄弱。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危机信息公开化,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培育公民参与的主动精神,建立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治理机制,加强公民参与的法治化和制度化建设,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性组织,以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决策并及时有效地消除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12.
在转型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热情愈益高涨,这是由世界民主化潮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求及我国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在这一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热情与冷漠同时并存,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呈上升趋势,各种社会组织正在成为有序政治参与的载体,政治性取向的参与日益成为主流。为进一步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康,必须树立公民意识,尊重公民政治参与权利;把握政治参与的限度,合理地规范和引导公民政治参与;促进信息公开,为公民创造政治参与的条件;创新执政方式,推动公民政治参与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理论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关注公民参与领域的扩展问题。协商民主不仅深化了公民社会中公民参与的问题,还考虑了国家制度领域中公民参与协商的途径,这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领域的公民参与协商。同时,协商民主还将公民参与协商的领域进行了拓展到全球治理中去,在全球共识、全球公民社会和全球合作沟通领域中注入公民参与协商的因素。拓展公民参与的领域,推动民主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协商民主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政府面临的公共服务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公民参与在很多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强调。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有效吸纳公民参与的力量,对改善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服务内容的广泛性和提供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形式的多样性。从公共服务的决策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两条路径出发,可将地方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分为六种模式类型,即决策阶段的决策型参与、有限吸纳型参与和告知型参与,以及提供阶段的校正型参与、改善型参与和合作型参与。现实生活中应根据不同的公共服务问题,选择公民参与的有效模式和策略。另外,在公共服务的公民参与模式中,需要把握公民参与的范围和程度,要考虑公民参与以后,政府能否驾驭公民参与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参与是实现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的政策执行中,公民参与大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使得公民参与这种民主方式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不具影响力,因而也失去了实质意义,所以我们鼓励公民有效参与。本文将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对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利益,推动政治民主化具有积极的意义.网络的发展对当代公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善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技术手段,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了公民的参政质量.但是网络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何更好地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秩序,以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是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回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进程,从宪政参与到协商民主的发展是一个极为曲折的过程.宪政机制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通过政党与法定社团,这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公民参与的有效性.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多元分化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现实,利益多元强化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难度;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抑制了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精英决策和法律模糊又极大地限制了公民参与的权限.为此,有必要引入新兴的协商民主理念,结合我国的政治环境进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与公民政策参与绩效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5,(6):64-68
公民参与政府治理越来越重要,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集中表现。既然政策参与对政府和公民都有益,那么现实中为何政府和公民都会出现"左右为难"的困境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的存在,而交易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受制于资产专用性。因此,基于"场地"专用性、物质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和特殊资产专用性等角度分析,专用性资产对公民政策参与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民政策参与的专用性场所缺失,专用性物质资产投入不足,专用性人力资产匮乏,特定资产发展滞后等。对此,应采取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建设公民政策参与的专用性"场所";加大政策参与专用性物质资产投入;逐步加大政策参与人力资本专用性的投入;加强公民政策参与制度专用性资产建设等提升公民政策参与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公民表达政治取向、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方式。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和衡量标尺。通过价值维度分析,一方面可以全面把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内涵,合理定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历史坐标;另一方面可以深刻认知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载体,理性设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公民参与作为一种民主实践有其内在的运作逻辑。阿恩斯坦等学者基于西方社会所提出的公民参与模型无法有效解释我国公民参与的现实困境。奥斯特罗姆关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问题的分层次研究方法提示我们,完整的公民参与模型应当包含两个层次,即操作机制及其制度背景,后者可以为公民参与的主体提供必要的约束与激励。立足我国相关实践,公民参与的修正模型可以较好解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民参与的困境,并为我们促进公民参与制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