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云南贫困人口6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0,是典型的贫困省区之一,具有贫困的一般特征: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人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低、人才外流严重、投资额低下且效益不高等等。同时,又具有异于其他贫困省区的特征:贫困面大、贫困县多、贫困程度深、因自然灾害频繁脱贫巩固率差、返贫率较高、尚未开发的资源较丰富等等。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云南的脱贫思路探讨具有一般与特殊两者兼顾的内涵。脱贫思路之一:摒弃等待依靠外来扶贫的思想,树立主动迫切的自来…  相似文献   

2.
小额信贷效果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广西聚居着壮、瑶、苗等11个少数民族共17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38%。有49个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28个。到1997年底止有366万农村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帮助贫困妇女摆...  相似文献   

3.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尽快脱贫,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省有计划、有组织、开发工作,民族地区经济发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改善。但由于多种致贫因素大规模开展扶贫展步伐加快,各群众的生活明显的交叉作用,现在尚未脱贫的地区贫困程度更深,  相似文献   

4.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性 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低,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拉大.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80个,其中在民族自治地方有56个,占全省的70%,民族地区贫困面大、发展滞后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据统计,在2008年全省贫困人口550万人中,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人口312.9万人,占全省的56.89%.2008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GDP 9 534元,比全省低3 053元.17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委会农民人均纯收入1 629元,比全省少1473元,景颇、佤、拉祜、傈僳等4个特因民族基本上处于整体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翻开中国贫困地区分布图,就会发现,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22个地区,其中云南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地区三个地区占了全省70%以上的面积。云南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的有73个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的12.33%,占全省总县(市)数的57.48%截止1995年止全省尚有660万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云南贫困面之广,贫困人口之多,贫困程度之深,在全国都属罕见,是全国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尤其是在尚未解  相似文献   

6.
秦琴 《人大论坛》2014,(3):61-61
习总书记多次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贵州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一个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扶贫任务更为艰巨。干部驻村帮扶,是一只直插基层的有力帮助之手,是帮助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整合资源,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东南部的黔江区和酉阳、秀山、彭水、石柱自治县,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居住了210.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6.5%)。其中少数民族较多的乡镇有45个,民族乡8个。该地区76%的面积是山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30%。众多的原因导致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贫困面积较大,贫困程度较深,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一个集民族、贫困、山区、边疆为一体的省份,总人口4375.6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即占33.5%;全省80个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55个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约60%的贫困人口是少数民族人口。这些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程度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物质技术基础低,自然经济比重高,贫困人口比重高,文盲半文盲比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高。全省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4%以上,人均耕地仅有1.1亩,而且相当一部分是靠天吃饭的“雷响田”、山坡地,按农村生产力水平,现有耕地只需约1350万个农村劳动力即可耕种,农村约有75…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山区省份。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经济的贫困只是外在的表现,思想观念的落后则是内在的根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换脑筋”的命题,对于解决云南民族地区思想观念上的贫困,具有极其深刻而重要的意义。一、观念现代化是推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影响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缺市场。这是制约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五大难题。没有超前的现代化观念,在人才的…  相似文献   

10.
张正明 《创造》2016,(8):57-59
楚雄市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级市.贫困面广,老、少、穷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繁重.下面笔者就做好全市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谈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1.
山城重庆坐落在巴山渝水间.由于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重庆的贫困状况呈现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贫困人口发展差距大的特点.统计显示,在重庆市90万持证残疾人中,建档立卡残疾人就有98360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坚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政府“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家以1993年的贫困状况为标准,确定年人均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县为贫困县,在国家确认的592个贫困县中少数民族地区占257个,占总数的44%。当考虑到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足10%,而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总数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比例却高达35%时,我们就无法回避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极为突出这个现实。更为令人忧虑的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许多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的贫富差距正在呈拉大之势,已日益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与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所存在的贫困问题,如果…  相似文献   

13.
翻开中国贫困地区分布图,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全国22个地区,其中云南省有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地区,这三个地区占据了云南70%以上的版图;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的有73个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的12%,占全省总县(市)的57%;全省尚未解决温饱的650多万人,绝大多数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偏僻山区,这些地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流通不畅,文化科技落后,经济开发和发展商品生产难度较大。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边疆省份,拥有25种少数民族,人口13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占全国…  相似文献   

14.
观点集萃     
《今日民族》2001,(8):36-37
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5月24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七年来,全党动手,全社会动员,各方支持、全力攻坚,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特别是集中在这些地区的贫困乡村,应当适应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的这一变化,确定下一阶段扶…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草原攻坚犹酣内蒙古妇联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是贫困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层层建立扶贫攻坚网络,在提高贫困妇女素质,抓实用技术培训,提供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扶贫活动。自1995...  相似文献   

16.
王智 《云南人大》2009,(10):F0004-F0004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贫困人口数量直线下降;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显著加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贫困地区面貌焕然一新;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昂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是最为贫困的少数民族之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我国德昂族最集中的地区,2007年末共有1.39万人.约占全国德昂族总人口的82%.本文探讨文化因素是如何对德昂族扶贫工作产生影响的,并提出开发主体意识是德昂族脱贫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位于贵州省东部,铜仁地区西部边缘的思南县。全县国土面积2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万亩,总人口56.1万人,农业产值和提供的财政税收占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有土家、苗、他佬、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26.2万人,占总人口的46.7%,有14个少数民族乡,占全县乡级建制的52%.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发展投入诸因素的制约,我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现象突出,1995年人均财政收入仅62.5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95元(含价格上涨因素)贫困人口达27万人,这就是思南县贫…  相似文献   

19.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脱贫的现实困难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贫困人口正呈现向西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集中的趋势。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依然存在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能力弱等现实贫困问题,且该地区脱贫面临诸如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素质低下和制度贫困突出等基本现实困难,而要解决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贫困问题,可以从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完善制度建设和建立健全保障支撑体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之一,更是中国和平发展所面临的一大瓶颈,而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则最为严重。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和贫困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尤其是边境的少数民族地区。三台山乡位于德宏州潞西市中部,该乡是全国惟一的德昂族乡,邦外村是三台山乡的一个贫困村,经济相当落后,通过对其进行入户调查分析,以期为当地摆脱贫困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