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婚姻笔记     
雨桦 《新青年》2006,(10):54-55
写给所有的已婚女人 1、不要在星期天的早晨,垂着眼袋,在我们怀里,一边撒娇,一边追问:"你到底爱不爱我?"婚前,我已经说过N遍.你觉得你不漂亮你就不漂亮,你觉得你不够苗条,那就不够苗条.你不是人见人爱的张曼玉,所以,就不要期待我们都像梁朝伟一样经典.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2006,(11):26
借一个桃子 我在一个小学教书时,曾给学生们出过这样一道题:用1元钱能买两个桃子,用两个桃核能换一个桃子,假如你有1元钱,能吃到几个桃子.由于题太简单,学生们马上异口同声地给出了答案:能吃到3个桃子.就在此时,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能吃到4个桃子."我挺奇怪,就问他,你在哪儿弄的第四个.孩子面不改色地说:"借的."他接着说:"当我吃完3个桃子后剩下一个桃核,这时可以先借一个桃子,吃完后把两个桃核还给卖桃子的人."我听了不由一愣,其他同学也一片唏嘘.从数学的角度,这个学生的答案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把答案放在现实生活中,则是一个合乎情理的巧妙做法.巧妙借助外界的力量,会让我们得到一份预想以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榆树钱儿     
正凭我多年做侨务工作职业的敏感,感觉她不是华人就是华侨。我忙给她倒了一杯茶,请她坐下,她接过茶杯,自我介绍起来。她说50多年前曾在这座城市里住过,18岁时随父亲辗转漂泊,现在定居在加拿大,这次到长春旅游,顺便到家乡去看看老房子,边说边从手提包里把护照拿出来让我看。我接过护照:"宋兰梅,女,70岁……"她打量我一下对我说:"你就叫我宋阿姨吧。"近年来,我常常接待华人华侨,她们大都是到家乡寻根问祖、探亲访友的,专程寻找老房子,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相似文献   

4.
团圆     
薛楠 《新青年》2015,(3):54
当延续血脉成为一个家庭幸福的最高指标时,人性的复杂、自私、狭隘,又会让一个家庭发生怎样的巨变!巨变这是结婚三年以来,两家的第一次碰面,而这次与上次结婚时的聚会不同,这次的会面是为了离婚。"离婚,你女儿不提离婚,我也早想让我儿子跟她离了。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房子肯定是不能分的,结婚时给你们的聘礼我也就不要了。"房一名的妈妈边往房间里走,边说着。"这话你也真好意思说,我姑娘白嫁给你们三年吗,家产怎么分,这也轮不到你来说。"苑晶的妈妈也不甘示弱。  相似文献   

5.
罗西 《新青年》2006,(9):42-43
我们家的钟点工是对夫妻. 这天,只来了女的,曹姐.我问:"你丈夫呢?"她一边脱掉帽子放在鞋柜上,一边沉痛地说:"他病了!"看她神情哀怨,还在抹眼泪,我很吃惊,便关切起来:"什么病呵?""感冒了!他是从来不生病的!"她停下来,认真地说,她真的是由内而外的担心.我确实是忍俊不禁,这算什么,把她吓得那样花容失色.她还是坚持说:"他是从来不会病的!"他们长年累月地揽活儿干,他们真的没有空儿或者不习惯生病.  相似文献   

6.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1)
宣读遗嘱之前律师对刚刚失去丈夫的一妇女说:“在宣读您丈夫的遗嘱之前,我想向您提一个问题:夫人,您愿意嫁给我吗?”眼没瞎一辆出租汽车疯狂地在闹市区疾驰着,把一个行人撞倒在人行道上。那人一边爬起来,一边挥着拳头对司机骂道:“你怎么搞的?难道你眼睛瞎了?”出租汽车司机回敬他说:“瞎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正好撞倒你了吗?”太狠了某所中学,有两个学生在吵架。甲说,你有我狠吗,我打个电话就可以找人来!乙说,你打啊!我就不信。然后,甲真的跑去打电话了,回来的时候放了一句狠话,30分钟后,你就知道怎么死了!这时候乙紧张得不得了,但也没…  相似文献   

7.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6)
应征有一天,某高级公司要人手,一位高才生跑去应征。老板问他说:你想要什么工作环境。那人说:我想一个月薪水10万,一年有一个月让公司用公费让我出国,公司还要用公费让我租房子。老板说:我一个月薪水给你20万,一年有两个月公费让你出国,公司还送你一栋房子。那个人惊讶的说:不会吧,这么好,该不会是跟我开玩笑吧。老板说:是你先跟我开玩笑的。多少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六次。”一个学生很快就答出来了。“哪六次?”老师又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惩罚法…  相似文献   

8.
砚文 《新青年》2007,(8):23-24
午夜两点,我躺在床上给子建打电话:"明天是我们认识6个月,他怎么一点表示也没有?"我说的"他"是肖洛,我的男友,一个刚刚步入中年,事业有成的男人。子建大概还没完全清醒,声音里一股子被窝味:"你要他给你什么表示?"我说肖洛没有向我求婚。子建爱搭不理:你不是说他一早就告诉你了他不会再结婚了吗?他如今事业如日中天,有一个正在长大的儿子,一年前又刚刚挣脱婚  相似文献   

9.
    
布什·凯特新发行的CD里面有一首新歌,名字就叫<鸟瞰>.那是春天的一个下午,休坐下来听这盘CD.在城里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提醒他调小音量."想着点邻居!"我会这样说.但是,在诺曼底这个地方,我得承认是我忍受不了这样的CD.音乐还马马虎虎,让我心烦的是那些歌词,尤其是当我坐在桌子前,想要找-个分散注意力的理由时,这些歌词就更让我无法接受.如果一句歌词是以"陌生人"结尾,那么我就试着猜想第二句合辙押韵的词是什么,可能是"危险",嗯,不对,这是一首圣诞歌,那一定就是"马厩"了,果然,第二句歌词就是以"马厩"结尾.  相似文献   

10.
贻兰 《新青年》2006,(2):12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 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相似文献   

11.
除去"吃了吗?"北京人见面还爱问一句:"现在混得怎么样?"我有个朋友在机关里上班,很久没见,一次路过他单位门口,便进去看他。见了面,我问他:"现在混得怎么样?"他说:"不怎么样。"我为他惋惜道:"你呀,哪儿都挺好,就是太爱说,到今天你还没混起来,吃亏就吃亏在你那张嘴上了。"他笑着说:"你真是一语中的,与贫嘴张大民他师傅教训他时说的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曾经对一个网友说——我有个不好的习惯,一旦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都喜欢在网上告诉我认为思想比我深刻的人,期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让支离破碎的心在一瞬间弥合。所以我问他说:“如果你心里总有一个人,他比你的爱人、父母、子女的位置都重要,你怎么办?”网友是个比  相似文献   

13.
·1· 成宇是个乖孩子,又听话又懂事,大人们都这么说.比他长一岁的她,反倒不及他,常被母亲打手心,母亲边打边恨铁不成钢地说,你昨不像你弟弟,让人省点心啊?那一定是她又偷了邻居家的桃,或是梨,或是枣.那时,乡下对她最大的诱惑,莫过于人家院子里一棵结满桃的树.  相似文献   

14.
本命劫     
陈华 《新青年》2006,(7):35
子然说:"你信吗?昨天算命的说我今年有一劫,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我淡淡地笑着说:"不信,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而不是算出来的." 子然说:"你不信,是因为你的生活风调雨顺,你是一个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5.
肖峰 《新青年》2002,(3):34
学生小唐是个口吃患者。在心理测试后,我给他做了如下建议:第一,记住不要以治愈口吃为自己生活的惟一目标,也不能为先决条件,否则你反而会治不好;第二,你人生发展的目标,最好暂先避开你有口吃这个弱势。对于我的两点建议,小唐在深思后有所感悟,他说:“以前我总想等口吃治好了,我再开展我的计划。但因我老摆脱不了‘我有口吃’的强烈意识,其它应该做的事则无暇顾及了。”  相似文献   

16.
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  相似文献   

17.
你是最棒的     
儿子以前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善于与人交流.去年冬天,央视举办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选拔赛,儿子有幸被选中进入初赛.当时,儿子还不会音标和拼读,要在短短的3天里学会背诵一篇英语故事,这对儿子是个不小的挑战.儿子想打退堂鼓,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参加了,要是背不下来,多丢人啊."我鼓励儿子说:"你能行的.你能在3分钟之内背诵一首唐诗,说明你很聪明,也一定能在3天之内背会一篇英语故事的,你是最棒的,不信试试看!"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新年     
正那是秋天的时候。一天,妹妹微信语音,叮嘱我有空了给母亲打个电话。她说,妈想你了。这个"想"有着让人动心的画面:妹妹陪母亲上街买东西,回来的路上,母亲止住脚步,留恋地回头望着一个女性的背影。她对妹妹说,多像你姐的样子。妹妹说,母亲当时的神情那么陶醉,仿佛她的大女儿就站在了她的眼前。听着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电话立刻拨打过去。母亲接的。她一听是我的声音,就从片刻的客气中转换回来:静静啊,是你吗?想谁谁到,真好。昨天和你妹妹还念叨你呢。打喷嚏了吧?我抑制住情感,竟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我是你大哥     
那个夏日的中午,我正在午睡,电话响了.我迷迷糊糊地拿起电话:"你好,哪位?" "我是……"电话里面嚓嚓地响,名字我没听清. 他又说了一遍,我还是没听清. 好好的午觉被搅了,电话还听不清,我多少有点恼火:"请再说一遍,我根本听不清!" "我是你大哥!" 这下我听清了,睡意全无,不用自报家门我也知道他是谁——一个遥远的人,一个擦肩而过的旅伴. 他说他正在云南丽江,现在吃饭的小饭馆我们那年曾一起吃过饭,想起我就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又聊了会儿各自的近况,电话就挂了.  相似文献   

20.
索然无味     
他们对你戒烟后的种种承诺之一就是,所有的食物都会立即恢复其应有的美味.那些在烟油下面被压迫了几十年的味蕾马上就恢复了活力,你的味觉完全回归正常了.我以为这一切就像是佩戴眼镜一样,只要你一戴上眼镜,马上会有明显的变化,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哇!"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戒烟6个月了,却根本没有注意到什么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