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代工业文明使日本社会富裕了,但是也导致了人类长期在逆境中培养起来的自制力、责任感、同情心、感恩之心、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心等衰退的集结。自杀、杀人、暴力、辍学等"教育荒废"现象频现。为此,日本提出了以"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为核心的生命教育理念,希望通过生命教育,让国民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日本生命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意蕴。一、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死现象和生  相似文献   

2.
连遥 《新长征》2006,(4):56-57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这里既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和谐,同时也包括心灵的和偕。和谐心灵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生命工程,可以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来完成。生命教育的提出起源于西方,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夹杂的浪费、破坏、自杀、杀人、暴力等不和谐现象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的不良影响而提出的教育理念。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  相似文献   

3.
马红霞 《世纪桥》2014,(5):27-27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大学校园里自杀、残害他人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载体,把生命教育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生命更精彩、更有价值、更有质量,一直是高职教育关注的问题。这些年高职学生生活中充斥着无聊、抑郁、郁闷、自残、自杀等许多悲剧,导致对高职学生生命教育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传统儒家生命观中,寻找其仁义高于一切的生命观,试图为高职生命教育提供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5.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生命教育40多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是生物的躯体.  相似文献   

6.
我们提倡用表扬来教育孩子,然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犯错误,也只有在改正错误中才能不断成长,批评是老师对孩子的错误或过失提出正确的意见和看法。因此,为了培养孩子是非正误的观念,批评是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活出最好的自我?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生命内涵、生命意义的本体探寻和对死亡现象和死亡价值的深刻反思,探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构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系,提出了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命意识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自杀自毁、校园暴力、浪费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生命意识和生命本质理解的淡薄使很多生活在象牙塔之中的天之骄子以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是当今高校生命教育的滞后,因此,笔者从当今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入手,探究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从而呼唤高校教育向生命价值回归,进而提出强化高校生命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愈演愈烈。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漠视生命现象有家庭环境的偏差、学校教育管理的误区、社会转型变革的影响、大学生个体内在的不够成熟等原因;指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提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开发课程教学潜能,渗透生命教育;构建心理咨询网络,深化生命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激发生命情感;促成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探索有效监督机制,推进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加明  韩鸿鹰 《世纪桥》2009,(19):111-111,145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愈演愈烈,引起大众颇多思考。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原因在于虚无主义、目的论、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自杀的心理原因在于永不知足的个性或自我信仰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本文明确提出珍爱生命的方法:修身养德、以超功利的态度对待人生、要有对生命的信仰等。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生命教育有必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课题。生命教育内容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存意思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实施生命教育要从课堂课外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几乎蕴涵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且千头万绪,要使之有序地走进中小学,并能常态化,新的中小学《生命教育》教材将学科课程、专题课程以及其它日常生活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人文课程,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时期是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然而,逐年增多的大学生自杀、暴力事件突显出我国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乏和生命责任感的淡漠。应引导学生认识并尊重生命,提高生命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政兵 《世纪桥》2009,(21):111-112
生命教育的理念自提出以来得到广泛传播与实践,而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对缺失,大学生生命教育要以人生现教育、关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为基本内容,通过进行挫折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关注人的生命和生命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近年来,生命教育日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重视度和实施力度仍不够大。现实生活中因为生命教育缺失造成的青少年漠视生命的悲剧仍在不断上演。因为自杀或杀人,一个个鲜活的生  相似文献   

16.
论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生命教育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并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推进。生命有限性的教育、生命审美教育、生命和谐教育及人文教育是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与生活     
在我的文字里,经常会区分两个语义:生命与生活。那么,什么是生命,什么又是生活呢?生命是我们所由自来;生活是我们的发展延续。生命是立身之本;生活是存身之道。生命只能体验,是一帧帧定格的离散画面;生活可以经营,一分一秒汇成连绵的长河。生命渴求灵性;生活遵循理性。生命因执着而舍弃,在舍弃中固守一份执着;生活因珍惜而拥有,并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学生自杀现象层出不断,暴力伤害同学等现象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些现象出现的首要原因就是当代高校大学生生命意识薄弱,更有部分大学生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追寻迷失了方向。这些现象已然成为家长、学校、社会各界对于高校大学生关注的重点,也引发了人民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的深入思考。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对生命意识认识的现状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对生命意识正确树立的原因并阐述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还有什么比“自杀”更让人为之扼腕的呢?!生命是宝贵的,所以自杀是“非凡”的。而对于媒体来说,但凡“非凡”的事物都是要纳入视野之内的。我相信,自从媒体诞生以来对于自杀事件的报道就没有一刻停止过。目前, 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2003年9月10日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确定的第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媒体的位置到底应该在哪儿呢?媒体自杀报道的现状又  相似文献   

20.
泰兴县教育局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坚持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利用班队主题会进行训练。班队主题会,不仅能发展学生特长,而且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才能,是集体教育的有效形式。在《规范》教育中,泰兴县各学校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班队主题会,内容丰富多彩,围绕《规范》,融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学生从中受到了有益的教育,得到了多方位、多层次的锻炼。——通过各种竞赛和团队活动进行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