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军 《党建文汇》2009,(9):45-45
7月27日清晨,中央电视台改版后的第一档节目《朝闻天下》与观众见面。新版《朝闻天下》时长扩充了半个小时,信息量大为丰富,新闻条数也明显增多。以第一期为例,一共播发新闻147条,而且都是新近发生的消息,时效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2.
我是北京电视台公共·新闻节目中心的主持人曹一楠,主持《特别关注》栏目。我们的栏目宗旨是:倾听百姓心声、报道百姓关心的事、身边的事、困难的事、烦心的事,为百姓排忧解难,搭建政府和百姓之间上传下达的桥梁。但如何能做到让广大观众不把我当外人,甚至彼此互为家人呢?那就是,给观众朋友送去他们最渴望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有问题找《百姓话题》。”在哲里木,人们往往这样说。《百姓话题》是哲里木电视台社教部主办的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1998年5月1日开播。它“关注百姓生活,追踪社会热点,剖析人生百态”。正是这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不懈求索,赢得了全盟各族人民的喜爱,群众...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07,(16):F0002-F0002,I0001
“民生新闻”是近几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一般来说,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百姓关注》这一新闻栏目在不断创造收视奇迹的同时。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中国时长最长的民生类新闻栏目。播出时段收视份额最高的民生类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5.
1996年元旦,内蒙古电视台推出一个全新的新闻评论性节目。从此,以“关注社会热点,倾吐百姓心声”为宗旨的《今日观察》走进了千家万户。到今年元月,《今日观察》已播出五百期。前不久,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专程到内蒙古电视台,充分肯定了《今日观察》创办几年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新闻评论的成功实践。 《今日观察》从诞生那天起,就以自己准确的栏目定位、敏锐的新闻触角、鲜明泼辣的风格、正确的节目导向,突出党和政府工作的难点、重点,关注社会存在的焦点、热点,解答群众思想认识上的疑点、盲点…  相似文献   

6.
“真想当面给你鞠躬、叫你一声姐姐,感谢你为我们的士司机所做的一切!”“有你这样关心我们的朋友,我下辈子还当出租车司机。”在北京广播网百姓TAXI社区里有许多这样的留言。它是写给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李洋的。李洋主持专题节目《百姓TAXI》8年,把自己的命运与的哥的姐们联结在一起,情牵他们的安危冷暖,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电视台新闻评论性节目《今日观察》创办至今已经五年了,五年来,《今日观察》以旗帜鲜明的舆论导向、坚定的百姓主体意识、大量的无可争议的事实和追究真理的勇气,激浊扬清批恶扬善,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进程给予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舆论监督,真正体现了节目诞生时提出的“关注社会热点、倾吐百姓心声”的理念,推动了社会进步,很好的发挥了“社会了望哨”的作用,升华了内蒙古电视台的媒体形象。   《今日观察》五年来的实践表明:坚持百姓主体意识,坚持党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履行工具喉舌职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党的…  相似文献   

8.
贵州电视台怎么啦?做新闻的竟成了新闻对象。进入7月份以来,贵州电视台在上海举行“西部黄金卫视网上推介会”,引起了业内强烈反响,全国有近40家报刊发表文章予以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7月8日在题为《央视西部频道的“敌人”》的报道最后写道:从省级卫视一出现,它的覆盖受众与目标消费群就与央视重迭,所以,与央视是竞是合,也就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宿命”。同一天的《经济观察报》也作了题为《电视业浮现新版图,贵州卫视点燃区域战火》的报道,“贵州电视台之所以将贵州卫视重新定位为西部黄金卫视,完全是在…  相似文献   

9.
<正>强势覆盖影响贵州《贵州都市报》以报道百姓欲知新闻,反映社会关注热点,引导大众合理消费,丰富居民文娱生活为己任,融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一报在手尽知家事国事天下事。每天40-80版,零售每份1元,月订价23元,全年订价276元,邮发代号:65—25,全国发行。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历史上,堪称新闻改革的有了次,除厂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新闻改革,另外两次就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和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其中,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有其特殊的缘由,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党报研究》2008,(6):16-16
10月25日,中国新闻年鉴社和浙江省记协在京共同主办《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专栏创办5周年研讨会。“雪君工作室”创办5年来,共接待市民投诉电话1.6万多个,来信8000多封,接待来访群众2500多人次,发稿5300多篇,有关投诉的回复率达70%。人民群众说,“雪君工作室”不仅是报社的品牌,也是我们百姓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徐楠 《世纪桥》2011,(17):150-151
继《南京零距离》、《第7日》之后,民生新闻成为电视台收视率新高,黑龙江电视台法制频道于2011年4月开播的《法制故事会》抢滩法制类民生新闻,节目立足于平民化、本土化,追求报道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并采用脱口秀的方式播报新闻。节目中融入大量民生新闻制播过程中的创新元素,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收视率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非诚勿扰》节目开办以来,被女嘉宾灭灯而黯然退场的男嘉宾不计其数。去年10月20日,一位牵手失败的四川阆中副乡长一夜之间在网上走红,退场后两个多月他依然为媒体和网络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00年5月8日,笔者和本报竺士东同志合作撰写的《没有真本事《请你回老家/卡森公司辞退“洋南郭”》一稿,在《嘉兴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反响。当天笔者就收到了不少领导及新闻同行的电话,称这篇新闻写得好,写出了新意。随即《浙江日报》、《浙江工人日报》《经济日报》、《文摘报》等20多家报刊也刊登、转载了这篇新闻。《卡森公司辞退“洋南郭”》一稿获得了当月嘉兴日报社好新闻一等奖,并荣获2000年度嘉兴市好新闻一等奖、第10届浙江省市地党报头条新闻竞赛一等奖、2000年度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浙江工人日报社“安利杯”头条新闻大赛二等奖。浙江海宁卡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张金也曾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没想到这么一件对我们企业来说很平常的事,倒成为几十家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北京台有档周播节目叫《七日》,其广告词这么说:“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我也做电视媒体,按同行眼光,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既行云流水勾勒了百姓过日子,又将岁月和节目划了等号,自恋了一把。  相似文献   

16.
<正>品读《旗帜》,从焦裕禄、杨善洲到沈浩、兰辉,他们身上始终有一种为民情怀,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他们贴近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心声,多抓百姓关心的事、多帮百姓面临的难题,他们共同的特质就是爱民、为民、体谅民心。保持为民情怀,焦裕禄在兰考的470天里,给百姓留下无尽的思念,给党员干部留下不竭的精神财富。他即便没有做什么震天动地的事,但凭这种为民情怀,改变了兰考人面对"三害"的态度,鼓励着兰考人把贫困  相似文献   

17.
报刊宗旨     
追求最出色的新闻。(《广州日报》) 立足深圳、宣传特区、辐射内外、服务经济;办市民最喜爱的报纸。(《深圳商报》) 大报品位,大众口味。(《无锡日报》) 围绕大局抓新闻,围绕社会抓热点,围绕青年抓服务,精心策划,重视选题,追求新闻性、综合性、准确性、权威性和服务性的高度统一。(《北京青年报》) 不管远在千里,还是近在眼前;不管是国际的、国内的、政策的、百姓的……只要是今天的新闻,就让您今天看。(《北京晚报》) 每天的生活从晨报开始;报道昨天,服务今天,建议明天。(《北京晨报》) “娱闻入目、要闻适度、画龙点睛、冲击有术”的轻松都市早报。(《北京娱乐信报》) 反映生活,干预生活,引导生活,丰富生活。(《羊城晚报》) 关注民生、服务社会。(《新快报》)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发展观提升创新宣传引领水平,就是要主流媒体以积极有为的原则,增强主阵地意识,及时准确、科学报道新闻内容。就是要选准重点、难点和党、政府关心以及百姓普遍关注的新闻题材作为报道主体,切实增强贴近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之一,从2011年9月开始,《新闻联播》进行了持续性、小规模的改版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采用结构一功能主义媒介社会学分析框架,从结构变迁与功能转化两个角度对《新闻联播》的改版做出解读,试图在宏阔的社会语境下发掘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深层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曾颖 《党员文摘》2008,(5):17-17
县电视台田台长刚上班半个小时.就有好几个电话打了进来。 先是城南市场工商所的所长,在和田台长寒喧了几句之后,就无限感慨地说起现在市场管理工作的难处,希望新闻媒体对他们多一点支持和理解.千万不要把昨天下午市场管理人员打菜贩的事报道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