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治区党委政府执著的民生导向,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把富裕农牧民作为核心任务,把农村牧区繁荣稳定作为重要目标,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经济增长减速度,民生工作加速度,新常态下"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推进,带给农牧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是实实在在的"富态"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     
正什么是新常态?如何科学认识新常态?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各方热议新常态,表明社会各界对转型发展的关心与期待。新常态之"新",在于思路与模式的深刻改变,在于脱离资源高投入的路径依赖,走向依靠创新与科技推动的新的发展方式,而"常态",是一种长期性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经济增长在理念和途径上的健康力量。中国经济告别高增长通道,速度放缓成为新的阶段性特征。虽然前期诸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轨道,经济增速换挡带来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有效解决,不能回避,通过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发现新经济增长理论非常适用于当前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产生的问题不能回避,如何解决呢?应分析其背后原因,并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收入分配改革、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导和引领当前中国经济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5,(10)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特征、新问题和新动力三个方面。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特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路径依赖、经济泡沫和创新能力不足三大新问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动力来自于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双轮驱动需要全面改革和深度开放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多数专家认为,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4%左右的"中速挡",而中国经济有望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各个经济单元能接续发力、绵延不绝,导致发展能量巨大而持久。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要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目标,必须科学认识、积极适应、高效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快速发展。一、科学认识经济新常态要了解我国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国家经济政策,实现湖北经济发展的新作为,就必须科学认识经济新常态。(一)科学认识经济新常态的"四大特征"中国经济新常态具有"四大特征"。一是速度换挡,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过去30多年间高速增长是常态,现在中速增长是新常态。二是增长方  相似文献   

7.
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实现在经济"新常态"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的基本国情、利益的驱动、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不健全是导致重经济总量和速度而轻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原因。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整体素质,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完善政绩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在本次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聚焦热点话题,关注事业发展,"好声音"频频出现,让我们一起倾听这些声音。【新常态】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顺势而动,以变化适应新常态?省人大代表、南充市委书记李仲彬:超常规高速增长不是常态,持续下行低速也不是常态,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解决南充所有的问题,关键要靠发展,始终保持抓发展的定力。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GDP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期间经历过三次增长率短暂地低于8%,然后又重新踏上高速增长轨道的过程。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危机,国家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得2009至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增速。但伴随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调整期。从2012至2014年,连续三年我国经济增速低于8%,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制定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左右。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与这一阶段相对应发展状态就是"新常态",它不是主观选择的结  相似文献   

10.
受构成通胀的内生和外生因素综合影响,低通胀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常态化特征和重要发展趋势。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通缩"概念,低通胀主要体现价格信号功能,将对市场行为主体产生积极的信号指引作用:提升企业生产的资本构成,降低对低端产能扩张的刺激,推动形成合理的劳动力成本定价机制,避免产业结构调整"硬着陆"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低通胀常态下产业结构自发调整是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表现,政府应充分遵循市场规律,注重稳定政策环境塑造,发挥价格信号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调结构、转方式的"最后窗口期",要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和创新要素支撑,迫切需要加快形成服务业主导型的经济,这是适应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背景下的现实性选择、战略性选择和主动性选择。在新常态下如何形成以服务业主导型的经济就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我国经济增长正进入新常态。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全新的正常状态,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将遭遇增速换挡、发展减缓等挑战。新年伊始,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适应新常态,需要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新常态"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效率的提高;要建立效率较高的"新常态"需要设计一个好的体制;破解现实难题需要从机制设计上变革创新。经过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逐渐步入增  相似文献   

13.
黄再胜 《前线》2015,(3):81-8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正从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打破"中等收入陷阱"魔咒,顺利实现"双中高",就必须辩证地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新引擎,改造升级传统引擎,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新常态呼唤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超高速增长,演绎的"中国奇迹"举世瞩目!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4.
"供给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短期驱动力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保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供需结构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当前应继续从供需两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着力降低企业成本,为实体经济创造更大的动力空间;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大逻辑:"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伊犁州直经济走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面影响下,也由经济高速增长的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进入增速换挡期的初期阶段。在新常态下,伊犁州直经济应当如何应对,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出发,从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供需结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伊犁经济新常态的现状与特征,提出从供给侧进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经济新常态"新常态"是2015年的一个流行,使用频率很高。新常态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主要特征一是增长速度放缓,二是增长动力转换,三是结构优化升级。基本内容是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水平由低端走向中高端。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作为、新动力、新活力,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这样一个"双目标",着力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强公共产品、公  相似文献   

18.
<正>主动应对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无疑是2015年两会的重大主题。十大数字勾画出新常态下中国在2015年的大致走向。GDP增长7%左右2015年GDP增长7%左右。这一数字较去年下调了0.5个百分点,也是2004年以来最低的预期目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行动力不足,调低增速目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罗甸县积极适应新常态,克难奋进,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信心不断提振,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经济发展呈现稳中突进、稳中提质、稳中优化的良好态势。习近平总书记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变化,指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的新预期,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陈福生 《理论导报》2007,(12):35-36
截至2006年底,我国 GDP 达到了20.94万亿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且处在"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状态。但是直面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构成要素,我国宏观经济基础不但不是十分坚固,而且还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这主要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