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瓅 《法制与社会》2011,(8):183-184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它以基本法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是一部仅次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旋以来,在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提出几点建议,以使《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更好的发挥其法律效用,促进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1982年宪法总结了我国长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制定的,是贯彻1982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的具体化。它是调整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法律,是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民族工作的法律准绳。它集中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符合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它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自主管理内部事务,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从《共同纲领》到82年宪法,都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许多规定,特别是1952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  相似文献   

4.
民族立法的重心将转移到民族经济立法上来刘大友1984年,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一部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各自治条例的执行情况看,它对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如《民族区...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了,这是我国的一部基本法律,是在新时期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速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进一步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章程,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重要发展。认真学习,正确贯彻这一法律的规定和精神,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许永强 《法制与社会》2012,(22):265-266
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具有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与少数民族权益的界定应尽量科学化,民族区域自治法应集中规定少数民族各种权益,并综合运用好各种关键要素,以提供保障各少数民族权益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7.
法治,即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民族问题是人类的最佳路径选择。本文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和50年的宪政实践为宏观背景,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托,以法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价值功能及其变迁;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进,指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未来发展目标,并设定了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的路径选择:加快《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建设;构建民族区域自治法律的解释制度;强化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专章27个条款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它是这个法的主要组成部分。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问题,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因为有了这个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才是真正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的规定,保障了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等事业的权利,保障了自治地方各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这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对于自治机关自治权的归属问题,在一些从事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都会形成具有强制力的民族习惯法.另一方面,我国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权.如此,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存在国家制定法和习惯法的规制,处理好二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对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有借鉴意义,而且关系整个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本文以研究民族习惯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冲突为切入点,提出在立法活动中达到民族习惯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契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宋才发 《河北法学》2012,(12):17-25
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法制化,是中国民族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自己的基本经验。民族自治立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法律与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权力配置大于一般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  相似文献   

11.
宪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规定的自治权是我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在民族地区建设中,贯彻落实自治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于改革开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治权在行使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虽然民族区域自治法经过多次修改,但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制定完善。本文具体讨论了自治权的一般理论以及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自治机关在行使自治权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作翔 《法学杂志》2001,22(6):12-15
20 0 1年 2月 2 8日通过的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重要的基本法律。要使这部法律得到贯彻和落实 ,就要建立与其相配套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体系 ,而该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重点则应放在落实新自治法关于“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和“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方面。具体到立法层面 ,则重点应是国务院部门规章和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完善民族地方自治立法 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保障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还不尽完善,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需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立法效率,重视立法技术,充实有关内容,加强民族经济立法,重视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和借鉴。健全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和谐的民族大家庭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自1984年见月1日颁布实施,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找国各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生活改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的一部基本法,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根据我国民族地方的特点和实际制定的。它是长期以来党的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的法律化,是我国实施民族政策的根本经验的结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明确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在民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是研究当前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我国民族自治制度在法制层面有三点不足: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社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健全。在此主要对民族自治法制建设作一定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作如下修改: 一、序言第一自然段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自然段修改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84年5月31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至今已整整走过10年历程。1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激发我国各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我国已进入全面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时间里,如句客观、系统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发展,更好地贯…  相似文献   

18.
1984年5月31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润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至今已整整走过10年里程。1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激发我国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国已进入全面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时期里,如何客观、系统地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发展,更积极地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一部很好的法律,从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上来说,贯彻实施这部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是有切实保障的.首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有权,也有责任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进行监督;其次是国务院和有关地方国家机关有责任保证它的实施;第三是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全面贯彻实施这个法  相似文献   

20.
刀剑 《法制与社会》2013,(15):148-149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行政区域,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互动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要千方百计地发挥民族自治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加快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