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官从何而来 在我国,当书记官职业化后,法官不再从书记员中产生时,法官从何而来?在法官选任上,国外有非常健全的机制,可供我们借鉴。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官一般都是从律师中选任的(在普通法系中各国也不尽相同,英国法官必须从律师中选任,美国则不是必须;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官是作为法律职业者专门培养的,一般不从律师中选任)。两大法系法官选任制度的形成各有其特定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现实原因,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关键是把符合我国司法传统与制度、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民族习惯的法官任免制度引进来。  法官从律师中…  相似文献   

2.
检察官选任制度研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美君 《中国司法》2010,(3):99-101
检察官,作为公权力行使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英美法系国家,都是国家工作人员中的精英分子。现实中,检察官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察官的任职条件和选拔制度是否能客观公正地筛选出真正的优秀人才。为精选人才,世界各国都规定了比较严格的检察官选任制度,但由于各国文化传统和司法制度的差异,各国在选任条件、资格及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也有所不同。本文从选任模式角度对主要国家的选任制度予以阐述,进而分析各种选任方式的特点及我国在检察官选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律师资格考试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言明 《中国司法》2008,(7):105-108
美国实行的是法律职业一元化制度,律师是领取营业执照、为社会上不特定多数人服务、在社会上执行律师职务的人员,检察官是国家雇佣的政府律师,法官则从多年从业、实务经验丰富、品行良好、得到相应法律职业管理机构推荐的律师中选任。因此,在美国,要想从事法律职业,作律师、当检察官,以至于成为受人尊敬的法官,都必须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取得律师资格。  相似文献   

4.
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国兴 《法学家》2002,(5):125-128
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建立的背景、法律依据和意义 (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建立前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和律师资格取得制度 1.法官、检察官的选任制度 1995年前,中国没有对设立通过考试途径选任检察官、法官的制度。法官、检察官可由法院、检察院……  相似文献   

5.
从任职条件起步关于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的改革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世贵 《中国律师》2002,(11):44-47
随着法官法、检察官法的修订和我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行,我国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客观地说,我国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还很不完善,以致于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着法官、检察官队伍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既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也不利于司法腐败的防治。因此,还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现行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一、提高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在多数国家,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学历都被限定为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这是因为法官、检察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  相似文献   

6.
检察制度自从近代欧洲大陆创始以来,人们对于检察官和检察制度的理解上的分歧就一直存在着。相对于整个司法体制中法官的审判职能、警察的侦查和维护治安职能以及律师的辩护职能,检察官的角色似乎总有一些暧昧不清。检察制度较短的发展历史,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各国宪政体制模式的不同以及文化和法制传统的差异等等,都造成检察官角色和职责定位的困难。在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和诘问的时候,检察官似乎也要问自己一个哲学上人类永远困惑的问题:——我是谁?也许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本来…  相似文献   

7.
在刑事诉讼制度中最能体现诉讼模式价值趋向的莫过于侦查制约权的配置模式,1988年的《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引入了许多当事人主义理念,建立起了以侦查法官为核心、检察官职能分立、律师广泛参与的侦查制约体系。然而,由于在这种权力配置模式的设计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者和立法者,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的司法警察、检察官、法官和律师的意见并未得到充分尊重。立法的缺陷直接导致这种权力配置模式缺乏实践基础,新法运行时间不长就出现了“警官抵制检察官,法官抱怨检察官,律师无所适从”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局面。作为深受大陆法系影响的我国而言,对意大利侦查制约体系的转型过程和实践效果进行考察,会给我们思考侦查制约权优化配置这一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赖惠斌 《法制与社会》2012,(33):144-145,147
统一司法考试实行后,如何实现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角色流动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问题。从律师中选拔检察官是检察人事制度可探索领域之一。本文以两大法系检察官选任制度的差异为基础,分析其形成原因,并立足现行干部人事制度,对我国从律师中选拔检察官的各种途径展开可行性分析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之间平等对抗、法官享有司法审查权等“诉讼”特性。两大法系国家虽因诉讼观念的不同而在侦查的诉讼化程度上存在差异,但二互相融合相吸收的趋势却日益明显,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大量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其侦查的诉讼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司法实践,以有限的诉讼化为目标重建我国侦查制度。具体思路是;适当限制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赋予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一定的侦查权和针对侦查机关行为的较为全面的防御权,赋予法官以司法审查权。  相似文献   

10.
法官遴选制度比较(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普通法国家的法官遴选制度  (一)英国的法官制度及法官遴选  1英国法官的成长道路  在英国很难看到年轻的法官。英国的法官有着其他国家的同行们无法比拟的地位和荣誉。这些身披鲜红貂皮长袍、头戴灰白假发的高等法院法官的形象,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讲是很新奇的。实际上,在英国成为一名法官的途径既不象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那样单凭职业选择,也不象美国那样靠选举或者政治任命,而是一个漫长而有序的发展进程。与大陆法系国家不同的是,英国所有各级法院的法官都从律师中产生,而高等法院的法官更是几乎全部从杰出的出庭律师(…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设立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这为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职业间的流动创造了必要的平台;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从维护司法公正的角度,规定了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关于提倡从律师中选任法官的讲话,为法官与律师间的职业流动指明了方向。为此,笔者拟就律师与法官职业异同、职业流动方向、存在的障碍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提出己见,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2.
郭阳 《中国律师》2012,(2):81-82
我对律师遇到法官、检察官对其不尊重这样说——法官、检察官、律师虽然职责不同,但都是法律工作者,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鉴于我国封建社会制度历史较长,官员纠问式审案的惯性使然,且鉴于我国律师制度建立不久就夭折,恢复重建律师制度时间较短,在民事案件庭审尤其是刑事案件庭审时,法官乃至检察官对律师不尊重的现象时有发  相似文献   

13.
检察工作同律师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国如此,历来如此。在我国民主法制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又走过同样的经历。我国检察制度和律师制度都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以恢复重建。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强调民主法制建设时总是把检察官、法官、律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深刻指明了执法队伍建设同民主法制完善的必然联系,精辟地论述了检察官、法官、律师在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法制的健全,检察工作、律师工作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顺利发展和日益繁荣。这是举世瞩目的事实,更是邓小平理论的丰硕…  相似文献   

14.
从《欧洲人权公约》看检察官的中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大法系中不同国家在检察官中立性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一般而言,大陆法系国家肯定检察官的中立性地位。其理论根据是:首先,检察官制度是基于对法官与警察不信任的理念而产生,检察官既要保护被告人免于法官的擅断,又要保护其免于警察的恣意。因此作为法律的守护人,检察官必须具有中立地位才能实现其诞生目的。其次,大陆法系的检察官一般具有司法官地位,与法官享有同样的身份保障。最后,法律所赋予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决定了其中立性地位。在刑事诉讼中,除了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律师与法官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一、漳师与法官的互外国联只是因为:互.律师与法官这两种职业在工作中的联系是最密切的,工作中的来往是最多的。律师与法官的联系相对于与警官、检察官等从整体上看,要多的多。因为律师与法官与警官、检察官的联系主要是刑事案件,虽然检察机关依法可以对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案件进行监督,提起抗诉,毕竟参与的比例不大。其他行政执法机关也主要是在行政诉讼中,而律师与法官几乎在所有的诉讼案件中有在工作上联系。2律师与法官虽然在诉讼中所处的角色不同,但在进行…  相似文献   

16.
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合法权利是公民权利救济权的延伸,律师的从业状况,尤其是在与警察、法官、检察官打交道中的地位,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公民权利保障与救济的重视程度,因而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律师职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在法律领域内形成独立并相互制约的审判制度、公诉制度、律师制度等,是司法民主制度的共同特征。律师的职业使命,与其说是为了当事人的利益,倒不如说是为了对抗司法机关的不当行为。因此,律师职业的出现与发展是司法民主的奠基石。但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如日本、法国等,早期律师的地位不高,作用也是有限的,随着各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诉讼程序的改革,律师在司法制度中的地位才得以不断提高。目前,大陆法系国家普遍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实行控辩式的诉讼模式。为了…  相似文献   

18.
王永 《中国律师》2011,(7):78-80
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英美法系国家要求法官“年长、经验、精英”,一般来说.取得律师资格并具有一定的律师从业经验,是担任法官的必要条件。如在英国,担任高等法院法官需要有10年以上出庭律师经历,担任上诉法院法官需要有15年以上出庭律师或者两年以上高等法院法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黄然 《中国律师》2004,(10):91-91
随着我国律师业的快速发展,1996年出台的《律师法》中的种种不足与缺陷日益暴露出来,对它进行制度上的修改甚至变革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律师法》第2条,律师的法定身份是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法律服务包括诉讼和非诉讼两个方面,目前大部分中国律师均以承办诉讼业务为主。律师所从事的诉讼业务中,除了委托人(当事人),难免与法官、检察官打交道。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律师的地位:其一,在诉讼过程中律师能否受到法官、检察官的充分尊重;其二,在司法结论中律师的正确意见能否得到司法机关的完…  相似文献   

20.
施杰  江敏 《中国律师》2003,(2):54-55
当今世界上主要有两种诉讼模式,一是大陆法系国家盛行的职权式诉讼模式;一是英美法系国家实行的抗辩式诉讼模式。前者较为强调检察官、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的职权作用,相对淡化被告方的辩护职能;后者较为强调承担审判职能的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的不偏不倚的仲裁者地位,以此来保证控诉、辩护职能的均衡性,使公诉人和被告方在诉讼过程中的抗辩性增强,从而更好地发挥控、辩、审三大诉讼职能的作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我国现行刑事审判模式类似于大陆法系国家的职权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控、审不分,被告方在法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