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茉妮 《南风窗》2010,(10):100-100
<正>由于萨义德在学术界引爆了"东方主义"的概念,不仅使他成为里程碑似的人物,而且还引出了无数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的思辨和阐释。萨达尔的《东方主义》即是一例带有浪漫文学气质的社会学文本。2006年美国出版的尚未译成中文的  相似文献   

2.
魏特夫是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成员之一。他秉持和延续了社会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格律恩堡的史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历史和东方社会的研究当中,并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东方社会"理论。作为曾经的核心成员,其学派时期思想分为"起点""转向"和"成型"三个阶段:"起点"是指他对中国革命现实进行了由表及里的思考;"转向"是指他通过创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思想彻底将视野转向了中国历史研究;"成型"是指他在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起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3.
西方在近五个世纪以来统治世界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亚洲在过去50年来超乎常规的经济发展是导致上述变化的根源。西方的政治权力仍然体现在技术、军事、外交和经济主导地位诸方面,但是这些优势正在迅速流失。拉赫曼认为,这种趋势造成的各种后果正是决定当代全球政治的核心要素。他为此创造了"东方化"这个概念来总结当代全球政治形势的根本特征。他的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主流精英对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他建议西方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反映了当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外交战略背后的逻辑。本文对"东方化"的概念进行了批判,揭示了拉赫曼代表的西方主流精英思维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超越东西方之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约翰·赫茨:平衡乌托邦与现实的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赫茨的"安全两难"模型在国际关系教科书上广为引用,在国际关系研究者中也已成为一种通行用法。不过他关于国际政治的大量论著鲜有关注。然而,他的著作值得受到实质性的重新评估,理由有如下三项:首先,赫茨对现实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的兴起和发展贡献卓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的"现实的自由主义"概念;其次,赫茨的思想发展典型地反映出一位流亡美国的德裔犹太移民的"朝圣之旅",他见证并研究了几乎整个20世纪(甚至更远);第三,赫茨是一个先行者,他认识到新的全球挑战无法单靠古典现实主义的手段来解决,以及接受"非现实主义"见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沈家本(1849-1913),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具有维新改良思想的官僚,同时他通晓中国传统法律,是"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的著名法学家。杨鸿烈先生曾形容他"是深了解中国法系,且明白欧美、日本法律的一个近代大法家。中国法系全在他手里承先启后,并且又是媒介东方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1]。"冰人"是媒人的另一种称谓。清朝末期,沈家本主持了一系列修订中国传统法律的工程,将中西法律之形式内容融为一炉,开创了中国法律改革史与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从将西方法律的枝干嫁接到中国法律体系大树这个角度上来看,沈家本确实做了一个顶大的媒,促成了中西法律体系的结合,也算是"终成眷属"了。本文将着重对沈家本先生在中西法结合中呈现的比较法思想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乔布斯逝世三周年,在过去的三年中,世界各地的"果粉"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乔帮主"的思念,一座雕塑、一幅画作、一本"纪念簿"……他的名字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乔布斯曾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改变一切的革命性产品。如果一个人能在职业生涯中参与创造这样一个产品,那么他是很幸运的。"其实,深受乔布斯影响、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8)
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或者"枪打出头鸟",这种古老中国庙堂与江湖的智慧共识,在曾经全面向中国学习的日本也有对应的词句,只不过,中国人的理解建立在一种自保诉求之上,而日本人则用以作为对集体主义文化的强调。Pascal是一名对日本这个东方国度充满好奇的年轻的荷兰摄影师,他在2014年在日本拍摄了这一组照片,年轻人新时代下的困惑展现在木然的表情之下。摄影师试图从一种社会动力的大视野去看待这个让他兴致盎然的现象。他分析,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房地产  相似文献   

8.
正"终于可以约几个好友,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远足了。"胡海升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会友是胡海升日常最重要的活动。作为北京金融街集团的一员,工作压力不小,通过会友,调节情绪,分享观点,获得欢乐,俨然已成为他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疫情期间,对于热衷于会友的他,算是一种煎熬。"网络、电话再方便,也没有面对面的真切,"胡海升感慨,"好在终于熬出来了!"年前的约定,胡海升没想到耽搁了大半年。如今好友相见,大家一切都好,这让他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9):14-18
东方朔本姓张,小名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阳信县大桑洛墅)人。那么,他为什么又姓起“东方”来呢?原来他是一个“弃儿”。生父姓张,名夷,字少平。母亲田氏。当他来到人间刚三天,母亲就去世了。真是“有娘的孩子像块宝,无娘的孩子像根草”,无法养活他的父亲,只好把他扔出家门。当邻母听到婴儿啼哭声将他抱回来的时候,正值东方发白,于是便取姓“东方”,  相似文献   

10.
“烧烤萨义德”,这本来是几年前我给一次计划中的聚会所建议的主题。当然我们不是要筹划一场中世纪火刑,我们只是顺带把爱德华·W.萨义德教授拿来当作涂抹于肉食之上的酱料罢了一一在广州白云山的山谷里烧烤肉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这次聚会因故被搁置,到后来,有意参与“烧烤”的人中有不少已经流落到各地,最远的跑到  相似文献   

11.
媒体     
《南风窗》2006,(16)
从700年前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开始他的东方之旅开始,东西方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当年,马可·波罗是沿“丝绸之路”这一古老的贸易路线来到中国的,如今,中国人正在做着同样的事,只不过这一次方向完全倒了过来。  相似文献   

12.
正当下,一种全新的劳务关系正在悄然流行,这就是零工经济——疫情之下,很多企业和个人通过灵活就业的方式找寻自己的发展路径。零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劳务市场、就业市场是一种补充,也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简单地讲,零工经济主要是指劳动者以"打零工"形式,把自己的闲暇时间以弹性、灵活的方式转化为经济收入。这是一个全新的"老概念"。说其"老",是因为与之相关的兼职、散工、短期用工等工作形式早已有之。论其新,则是指此轮零工经济的构成要素特别是推动因  相似文献   

13.
效率的反面     
刘阳 《南风窗》2007,(19):3-3
按词典解释,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简单说,就是活干得快;作为一个中性词,它是对完成过程的描述。至于是否做得好,不一定,因为"好"是一种价值判断。效率是搭在人与目的之间的桥、一种手段,它是好的还是坏的,要看它被用来做什么。"不奢望天长地久,只要是曾经拥有",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过程获得了独立于目的和结果之外的存在价值。于是对过程的描述——有效率、快,就被人们主观赋予一种美感或褒扬,成为值得追求的对象,原本的目的反被忘记了。就像飙车族完全忘记了自己要去哪里,最终能否到达他也漠不关心,而只顾陶醉于汽车这一技术手段所带来的速度刺激之中。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模式"(Stalinist Model)亦称苏联模式,通常是指苏联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和高度集权。由于这种体制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并根据他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建立起来的,人们就习惯地称之为"斯大林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而成为世界体系,"斯大林模式"随后扩展到了东  相似文献   

15.
时传祥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事迹成为一种美谈,他的精神成为一种力量,始终在感染着社会、激励着后人.这源于他在平凡岗位上,吃苦耐劳,用其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扮美了他人生的轨迹. 60多年前,时传祥这位朴实善良的山东汉子,加入了北京市崇文清洁队.从此,他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辛勤劳动,他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劳动情怀,赢得了社会的赞美和尊重,并先后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全国劳动模范,还有幸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首届全国"群英会".从此,时传祥的先进事迹所体现出的文明价值,已成为一种社会精神财富,被广泛认可、学习和弘扬.  相似文献   

16.
邢少文 《南风窗》2010,(11):68-71
<正>不管是协议出让还是"定向协议"的土地出让方式,都引来了外界对于不规范、不公平和暗箱操作的担心,这与历史上这一土地出让方式曾导致的政府腐败和土地贱卖有关。在珠三角地区,一场"三旧"改造运动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经历了30年的急剧城镇化之后,土地日益成为制约城市扩大化的瓶颈,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以"城市更新"的名义"盘活"存量土地,正成为新一轮城市土地开发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俞良早教授的著作<创论"东方列宁学">,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多视角研究列宁经典著作的学术专著. 该书通过研究列宁的一系列重要著作,断定列宁形成并提出了"东方理论",其中包括下述内容:东方国家容易发生革命;东方的民主革命容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东方国家虽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东方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东方国家必须渐进地组织经济建设;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进程伟大而曲折等.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3,(22):45-45
全球著名的趋势学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倡导者杰里米·里夫金先生首次访华的行程很忙。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由于多位高层的力荐,早已风行全国。书中预言: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模式即将到来,并将给人类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然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大讲堂"上,来自本土的观点同样值得深思。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政策研究室主任胥和平说:"产业革命不光是理论问题、战略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而新奥集团  相似文献   

19.
徐瑗 《南风窗》2011,(2):56-58
一个国家要在资源保障方面不出问题,就必须建立全球供应体系,它包括三大块:一是国内资源供应体系,二是海外资源供应体系,三是资源战略储备体系。朱训,1982年任地矿部副部长,1985年至1994年任地矿部部长。在其任内,他倡导了对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保障程度的论证,这项论证推动"节约资源"成为了一项基本国策。只是,朱训称,20多年前论证的结论放在今天看还是保守了,中国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东方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等西方国家先后完成工业化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而处于东方的印度、中国、土耳其、伊朗等国还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东方农民问题后认为:东方农民深受多重压迫和剥削,陷入了极其贫困、面临破产的境况;东方农民已经成为一种革命力量,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东方农民应获得国家的帮助,才能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观点或理论至今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