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茂名PX事件之前,政府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各种科普座谈会、专题讲座等等。这些工作都基于一个判断:群众不同意PX项目,是“因为不了解”。  相似文献   

2.
发展经济 不能“赢”掉命根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当代贵州》2007,(14):48-48
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总投资108亿的对二甲苯(PX)项目建设,6月22日被叫停.这成了海内外一条非常抢眼的新闻。因为有消息说,此前英国的《经济学人》报道并评论了这件事。据我了解.这是厦门海沧继台塑王永庆投资无果后.第二次大项目“下马”。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奋战在基层一线,工作辛苦、收入不高;他们直面社会现象,化解社会矛盾;他们是老百姓眼里的"政府人",端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这个群体,成为了中国公务员群体的主力军。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然而我们是否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让我们跟随镜头了解两名基层公务员寻常的一天。  相似文献   

4.
<正>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新入职的青年公务员,对机关工作的特殊要求不了解、不清楚,导致工作中出现一些无意识差错,耽误工作,也耽误了自己。那么,在工作中该如何避免这些"无意识差错"呢?开会发言声音要洪亮我主持一些研讨会或座谈会,二三十个人的会场不大,但有的人发言声音很低,我听着很费劲,就提醒他:"能大声点吗?"他提高了一些,但是还是很低,我会再请他提高音量,确保大家都能听清楚。我  相似文献   

5.
正从"萝卜招聘"的猫腻到"火箭提拔"的诡异,从天然气涨价的一波三折到水污染信息的滞后回应,从PX项目的邻避运动到家用汽车限牌的突袭……伴随热热闹闹的事件,总能听到民众对政府质疑的声音。这些热点事件情状各异,但只要是涉官、涉权都会出现一个共同规律:任凭政府或官员怎么解疑释惑,人们就是不信。曾经的老百姓似乎变身成了"老不信"。对"老不信"现象,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曾有过论断: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  相似文献   

6.
如今,一些人闻PX色变。其实,关于PX的种种传说,诸如“剧毒致癌,可致不孕不育、新生儿畸变,按国际规定,厂房须距市区100公里外”,均是属于无稽之谈。实际上,国际上并没有关于PX生产区和居住区距离的具体限制。所以,引发轩然大波的事实基础并不客观。但是,必须认识到,群体主观甚至不理性的恐惧是现实存在的,如果认为这是不理性、不客观,于是敷衍塞责,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是把这些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不了解、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的人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看就懂,没什么好学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之得     
<正>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可见道德的重要性。什么是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国向来是一个尊重道德、崇尚道德、追求道德的国度。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现实中道德滑坡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了解道德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尤其是了解道德行为发生的动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经常听到干部抱怨,"遇到这些‘刁民’,工作真难开展";时常耳闻群众嘲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其实,真正的"刁民"是很少见的,很多时候是因为干部对农村生活不熟悉,对百姓"苦楚"不了解,进而对群众产生误解;当然,真正"不作为"的干部也是不多的,很多时候是由于群众对机关制度不了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4,(9)
<正>评价是人类生活的一大特征,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日常生活中对人的评头论足是评价,而工作中提拔干部要评价,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要评价,等等。但是,如何进行科学评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因此,确立和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合理把握评价的个体标准和社会标准。评价标准有个体标准和社会标准。当判断某一客体有无价值时,必须明确是"对谁的价值","以谁的需要"为尺度。当判断某客体对某个人的价值时,其尺度只能是某个人的需要,凡是符合这个人正当需要的就是对他有价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20,(24):16-16
春招即将开始。据了解,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将达909万,同比增加35万人。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利,也盯上了这些急于找工作的年轻人,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招聘骗局。疫情期间,正在找工作的刘先生接到诈骗电话,对方建议他办一张"全国建筑工程专业"认证报告,  相似文献   

12.
"三农"工作上的创新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工作上的一个亮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标志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作出"两个趋向"的新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新判断,这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提出"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的新方针,为"三农"工作制定了许多新政策;推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为"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党中央的这些创新,使得过去五年"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我上学的时候,正值"文革"动乱年代.那时,我所知道的党的历史主要是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参加工作以后,虽然加强了学习,但是,对于党的历史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地方党史,根本不了解.  相似文献   

14.
<正>案发后,王宗红没想到这两大"心腹"很快将自己供了出来"我父亲治病,他送来1万元钱是礼尚往来……"2014年11月21日,河南省获嘉县法院审判大厅,被告人王宗红正在作自我辩护。心腹建议踏上不归路认识王宗红的人都说他能力强,敢作敢当。1983年参加工作后三年一个台阶,步步高升。2010年2月7日,王宗红被任命为获嘉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半年后,获嘉县成立了"获嘉县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项目办公室"(下文简称"千亿斤项目"),该项目纳入县发改委权责之列,由王宗红担任该项目负责  相似文献   

15.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是自己了解自己,明则是看清事物的能力。其言是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这既指人的智商,又涵盖着人性的修养。一个严于剖析自己的人,就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也就是自己能认识自己的人。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自己,怎能说不认识、不了解自己呢?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有"四道题"务必回答和解决好,这"四道题"既是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主题,也是立身做人处事的人生课题。善做明辨是非的判断题。党员干部是一个政治立场鲜明、价值追求坚定的人,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思想鉴别力。判断政治立场是否正确,可用四个"是否坚持"来衡量:是否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立足点,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主导地位,是否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着一篇篇专家、学者有关"三农"问题的研究报告时,我们几名来自农村自以为了解农村而如今身为"城市人"的心在颤抖!并由此产生了这样的一些观念:一个不真正了解中国"三农"问题内涵的人不能算真正了解中国国情;一个不真正关心中国"三农"问题的知识分子不能算真正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良知;一个不真正关心、着力研究和热心支持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党员于部,不能算真正学懂和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下面,我们想就中国农业人口"非农化"问题,谈一些看法,以期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金融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国内金融自由化为先导,资本项目开放和弹性汇率制度为配套,徐图渐进,而不能贸然局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背后隐含着金融开放逻辑,了解了这些逻辑,才能真正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非盲目为了实现"国际化"而推动"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任仲凯,是中航工业沈飞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罗总的突然离世,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肯相信是真的。我心目中的罗总,永远充满着激情和活力,怎么可能说走就走了呢?沈飞人都说,罗总完全是因长年超负荷工作、过度劳累累倒的。我们沈飞5年研制出5个新机型,罗总都是现场总指挥,他的劳累程度,不了解内情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说起罗总的劳累,就要说到我们沈飞的"711"和"724"工作制。"711"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时;  相似文献   

20.
<正>我曾经跟全国大学生说:"你们坚持写博客,天天写,写满一年。毕业的时候,你要是找不着工作,我负责给你一个工作。"我面对的超过100万个大学生,目前只有5个大学生达到这个目标,而其中有4个人说"袁老师,我不需要你给找工作。"一年博客写下来,无论是坚持的意志,还是表达能力,这些都帮助了他们,让他们找个工作跟玩儿似的那么轻松。只有1个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