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姣妹 《今日民族》2008,(12):50-51
心理素质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关键。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希望和未来,担负着参与国际竞争、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迎接时代挑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春期的大学生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后二者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分析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特殊背景,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习惯法,它与国家法同样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同时又有冲突之处。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前提下,整合国家法与习惯法两种不同纠纷解决机制,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通过分析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冲突,找到二者之间耦合点,国家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法治社会中发挥最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速度变缓、结构调整、大学生数量剧增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有进一步严峻的趋势。阐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深刻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是民族院校的历史目标和当前的格局、薄弱的基础教育、激烈的人才竞争、民族因素和有待提高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主要包括政府应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起主导作用、民族类高校应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民族院校的学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民族地区,受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多元文化的背景,这就决定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要着力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六观"教育,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和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期推动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人才的智力支持。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不可忽视的生力军,然而随着民族大学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空前加大,这严重影响到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困境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7.
苏庆华 《传承》2013,(10):120-122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必须切实维护好各少数民族的环境权益,而环境权益的维护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西部开发和产业转移的进程中,西部各少数民族群众环境权益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黔东南各少数民族环境权益维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西部地区环境权益维护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贵州近年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和效果。高速公路对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黔西南、黔东南与黔南三州与省内其余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分解比较了导致民族地区与省内相对发达地区之间农民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针对各民族地区现实地域特征,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般性和针对性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建设工业园区是民族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目前,民族地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着融资困难的瓶颈制约。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为例,基于金融资源配置的视角,对民族地区工业园区融资难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对内调节心理健康,对外调节情绪、提升气质的一种内外兼修的艺术形式。当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存在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欣赏音乐作品过度偏向于流行音乐等现象。而少数民族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能够提高学生个人素质,促进大学生团队建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其重要性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文章探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和措施,期待相关研究能帮助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量浙江与四川省公安院校部分学员,结果显示,东西部公安院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存在心理问题的学员比例为8.68%;人格特征方面,神经质、精神质与内外向为中间型,且较为纯朴。SCL-90与EPQ得分的相关分析表明,情绪越不稳定和精神质越明显,越倾向于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取《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山东大学2006级全体新生(6976人,男4378人,女2598人,年龄17—20岁)进行了测试结果分析,探讨两量表间的相关性。经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量表的12维度与人格量表中的活跃、坚韧、处世态度、重情相关性较大;从典型相关所提取的七对典型变量来看,这七对的典型相关系数都是显著的,且前三对典型变量贡献率较大。《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和心理学专家开始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宝贵的成果。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以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走出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homeless youth face a higher risk of victim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little is known about school victim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for school-attending homeless youth.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climate and school-related victim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homeless youth.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climate factors and school victimization, suicidal ideation, and depression tendency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169 school-attending homeless youth in 9th and 11th grades in California. Findings show that school-attending homeless youth are at high risk of being victimized at school and have high rates of depression tendency and suicidal ideation. Positive school climate, especially perceived high expectations from teachers and safety in school,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ates of school victim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 role of supportive school climate in the lives of school-attending homeless youth is discussed and future implication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5.
青年问题视角下的高校“急嫁族”现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中一些女大学生信奉“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她们将婚姻视为就业的一条捷径,企图通过嫁人来过上舒适的生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急嫁族”。“急嫁族”的出现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及恋爱婚姻方面的问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中,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社会、学校和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重,心理危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愈加频繁地发生。如何消除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缓解大学生的内心矛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已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和创建完整实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介入对策,刻不容缓。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探析,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分析其心理危机的内涵、产生原因,通过法律补位、底线思维,并借鉴外国成熟的干预理论,是当前建立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较为适宜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教育性、全体性、差异性、立体性、保密性等基本原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有意识地加以情感渗透,进行情通理顺、顺情入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贵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放问卷、抽样调查、比较分析等手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现状以及对信仰的认识、看法,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School-based 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victimization is common worldwide and has profound impacts on student behavior and mental health.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young adult outcomes of bullying perpetration or victimization. Research on factors that protect students who have bullied or been bullied is also lacking. This study examined young adult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age 18–19 years) and adolescent protective factors related to self-reported 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victimization among over 650 Victorians ages 16–17 years. Opportunities for prosocial involvement in the family lessened subsequent involvement in nonviolent antisocial behavior, as an outcome of prior bullying. Hig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having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stress reduced young adult depressive symptoms for participants who had been victims of bullying. The implications for bullying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