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创东亚合作新篇章——9 3、9 1会晤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创东亚合作新篇章——9+3、9+1会晤及其影响贺凯1997年12月15日至16日,应东盟轮值主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邀请,我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东盟—中国、日本、韩国(9+3)和东盟—中国(9+1)的首脑非正式会晤。...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1997年12月16日江泽民在吉隆坡与东盟9国领导人和代表举行非正式会晤,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共同承诺“将发展彼此之间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作为中国与东盟在21世纪关系的重要政策目标”.中国—缅甸睦邻友好合作关系1997年12月15日江泽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期间,会见了缅甸总理丹瑞.双方对中缅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江泽民表示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缅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越南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1997年7月14日江泽民与来访的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杜梅举行会谈,并就双边关系达成共识.江泽民指出,在21世纪来临的时候,愿意把中越两党两国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继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3.
(2001~2006年6月)2001年2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海南博鳌会见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特邀嘉宾、马来西亚政府总马哈蒂尔。3月28日中国—东盟经合联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会议宣布在该联委会框架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4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致电祝贺农德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4月24~29日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萨拉赫丁·阿卜勒·阿齐兹·沙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5月14~17日文莱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席在中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会议并访问中国。5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泰…  相似文献   

4.
务实推进中越“两廊一圈”经贸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定位、定性中越"两廊一圈"经贸合作 东盟国家都是我国的友好近邻,历史上与我国一直有着传统的友好往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与东盟所有国家都建立或恢复了外交关系.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1997年12月,江泽民主席出席了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讲话.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2003年10月,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等文件.  相似文献   

5.
今年12月14—16日,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议。这是东亚历史上的第一次首脑级会议,是东亚国家亚洲意识增强、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将进一步推动东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江泽民主席将出席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独立后,日本就一直是马来西亚重要的经济伙伴。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马来西亚对日本的开放程度和日本在马来西亚经济的影响力,是东盟乃至亚洲地区其他国家所不及的。日本和马来西亚经济关系的深化,既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也增加了马来西亚对日本的依赖。21世纪初,马来西亚和日本的经济关系将以贸易和投资为主体,全力拓展其他经济领域的全方面合作,发展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1997年8月21—26日,李鹏总理先后访问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同两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举行了一系列会晤和正式会谈,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李鹏总理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分别发表了《发展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和《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演讲。马、新两国政府和舆论高度重视李鹏总理的访问。现将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两份华文报纸8月22—28日的有关评论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济短波     
《东南亚》2006,(4):5-5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呼吁东盟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在最近举行的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上,黑田东彦指出,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东盟东部增长区(BIMP-EA-GA)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区(IMT-GT)次区域合作,是东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东盟区域一体化和发展提供了前进动力,应该加强。●柬埔寨倡议柬、越、老、泰、缅5国成立大米出口组织。最近柬埔寨总理洪森建议上述5国成立大米出口组织。该组织对国际市场的大米出口将达1200万—1500万吨,成为出口大米最多的一个组织,将在维护国际大米市场价格上发…  相似文献   

9.
2015年,马来西亚经历了政治和经济的风暴,政局因贪腐案引发动荡,纳吉布总理领导的政府支撑住了政局;经济面临国内外因素的巨大压力,但仍获得5%的增长;外交上,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了东盟和地区合作系列会议.2016年,马来西亚面对的挑战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分析及前景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 ,中国与东盟高层互动机制进一步巩固 ,新上任的中国国家领导人推动中国东盟确立起战略伙伴新关系。国家主席胡锦涛10月出访泰国并在曼谷APEC峰会期间向各国领导人展现中国外交新形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任以来的头两次出访都是东盟地区———4月29~30日到泰国出席中国东盟领导人“非典型性肺炎”(SARS)问题特别会议 ,10月7~8日到印尼巴厘岛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 ;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领导人相继访问我国。与此同时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也异常活跃、迅猛 ,2003年成为至今以来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发展最…  相似文献   

11.
●6月1日 ,出席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法国埃维昂会见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胡锦涛说 ,中马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发展同马来西亚的友好合作关系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中马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将不断得到发展。●6月1日 ,中国与东盟10国在北京通过了《中国政府和东盟国家政府关于控制非典型肺炎传播的出入境检查管理行动计划》 ,目的是确定防控非典出入境检疫管理原则 ,建立合作机制 ,开展合作交流。●据新华社仰光6月2日电 ,缅甸教育部门有关人士2日在这里说 ,缅甸政…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和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将产生经济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国际化,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资源在东盟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广西是作为中国与东盟联系的重要枢纽和桥头堡,发展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与马来西亚的教育国际贸易,促进国际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对广西教育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性机遇。一、广西与马来西亚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各种形式教育服务的商业化活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自80年代末起,随着国际贸…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7,(4)
1997年12月中旬,东盟9国领导人和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领导人在吉隆坡分别举行了“9+3”和“9+1”的领导人会晤。会晤分两个阶段进行:12月15日下午举行“9+3”非正式会晤。东盟9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汇聚一堂,旨在增进了解,协调立场,共同探讨如何应对面临的共同挑战,展望21世纪的东亚前景与合作。12月16日,东盟9国领导人与中、日、韩3国领导人分别举行“9+1”非正式会晤。在江泽民主席与东盟9国领导人的会晤中,双方就未来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交换了意见。江主席充分肯定了中国和东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纵横》2013,(9):79-79
1~5日.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和马来西亚外交部长阿尼法·阿曼分别会见王毅。2日,王毅在曼谷出席中国一东盟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同日,泰国总理英拉在曼谷会见王毅。3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利在万象会见来访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4日,王毅访问越南,与越南外交部长范平明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会谈。5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政府总理阮晋勇在河内分别会见王毅。  相似文献   

15.
亚洲 9月6日-12日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苏丹·阿兹兰·沙阿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杨尚昆主席和李鹏总理分别同他亲切会见.李总理说,马来西亚提出的关于建立东亚经济集团的倡议,对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有积极意义.中国理解马方所做的努力,并愿就此问题同马方保持联系,希望这个建议能获得成功.马来西亚贵宾在访问了北京、乌鲁木齐、喀什、西安后抵沪并作短暂停留. 9月7日江泽民总书记会见柬埔寨全国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中国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国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和东盟智库网络主办,广西社会科学院和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本次对话会议以"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合作"为主题,下设"后金融危机:世界局势与中国—东盟合作、东南亚地区经济与政治、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与前景、区域合作与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文化交流合作与壮老泰(包括岱、侬、掸、印度泰人)族群文化比较等6个议题。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中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对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现把部分专家学者的论文和会议综述分别刊登在本刊2010年第11期和第12期。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东盟对话关系的成果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可追述到1991年。1991年7月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作为马来西亚政府邀请的客人出席在吉隆坡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中国对发展与东盟的互利合作关系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随着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于200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并发表了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卓有远见、符合区域内国家的发展利益的。老挝将一直持续支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致力于由"陆锁国"发展成"陆联国"。  相似文献   

19.
时间 1996年11月25日 地点 菲律宾海滨城市苏比克 参加成员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韩国总统金泳三、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新西兰总理博尔格、菲律宾总统拉莫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泰国总理班汉、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智利总统弗雷、墨西哥总统塞迪略、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朱利亚斯·陈等16个主权国家政府首脑或国家元首;中国台北和香港两个地区经济组织的代表辜振甫和曾荫权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一、中马关系的现状 目前的中国和马来西亚关系可以概括为:政治关系全面改善,经济关系迅速发展,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 中国和马来西亚于1974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较慢。8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开始调整对华政策,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国内,政府对华族实施宽松政策:经济上,结束了70年代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土著占30%股权的具体规定,倡导华巫经济合作;文化上,为配合政府急需人才的培养,允许华人学院注册招生、承认华文学院文凭,提倡华族的珠算教学,并加紧华文师资培养等。1985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首次访问中国,双方领导人就两国关系和国际问题举行会晤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之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1993年6月和199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