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空袭已持续了两个多月。南斯拉夫以巨大的民族牺牲顶住了北约的狂轰滥炸,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但当北约国家作出同意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科索沃危机的承诺后,南政府5月引日发表声明,接受8国集团协议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这预示,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希望尚存。今年2月,美国等北约国家单方面炮制了以北约部队进入科索沃为核心内容的朗布依埃协议,其目的是用南斯拉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换取所谓科索沃和平。北约威胁说,如果南予以拒绝,将遭受北约的空中打击。南斯拉夫联盟领导人义正词严地表示,宁肯挨炸,也不在…  相似文献   

2.
9月21日,联合国驻科索沃特派团和北约维和部队将原来的“科索沃解放军”改编成了一支由5000人组成的“科索沃护卫团”。对于北约来说,改编行动可把无法无夭的阿族非法武装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但对南联盟政府来说,对科索沃的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来说,这种改编则无异于把匪徒变成警察,今后科索沃将更没有稳定和安全可言。而且,这支非法武装的合法化,还将对科索沃未来的政治地住产生决定性影响。当北约发动对南联盟空袭之后无法在两三天内解决问题而不得不打78天的时候,当北约撇开联合国而后又不得不回到联合国解决问题的时候,当北约…  相似文献   

3.
全球要闻     
《瞭望》1999,(23)
北约空袭南斯拉夫动态●5月25日,北约对南的野蛮轰炸进入第63天。当天凌晨,北约飞机轰炸了贝尔格莱德和乌日策两个地区。北约决策机构——北约理事会25日通过向科索沃周边增派地面部队的计划,该计划将使驻扎在那里的北约部队增加到5万人。●5月26日,南外长在贝尔格莱德会见了联合国代表团,该代表团对南进行了10天的访问。●5月27日,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宣布,北约将在6月初在土耳其部署54架美国战斗机。俄罗斯表示,如果围绕解决南危机的谈判向着消极方向发展,俄要重新考虑对谈判的立场。26日至27日,俄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9,(25)
从6月10日南斯拉夫开始从科索沃撤出军警和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轰炸,科索沃问题的解决终于回到了联合国的轨道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规模战争虽然告一段落,各种冲突并没有停止,流血事件还在发生。科索沃是否能实现持久和平?本刊邀请新华社几位国际问题专家就此进行了座谈;本刊驻联合国记者顾震球、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吕其昌和阎学通或传来专文或接受采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施鲁佳(高级记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已告一段落,但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维和部队进驻…  相似文献   

5.
有关科索沃问题的朗布依埃和平会议以失败告终后,法国积极参与了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法国希望依靠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来迫使米洛舍维奇就范,既可以通过轰炸行动削弱南的军事力量,同时又能把西方的和平方案强加给贝尔格莱德。然而,法国与美国在对南动武的目的上似乎有所差别。美准备通过北约的行动来进一步控制巴尔干地区局势,从而巩固对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地位;而法则希望以炸迫和、最终达到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目标,以保障巴尔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法国始终没有放弃外交努力的机会。法国寻求外交机会的特点是支持俄罗斯发挥…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9,(24)
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6月3日决定接受由美、俄、欧三方达成的和平协议为标志,科索沃危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到6月9日本刊截稿时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手中现代化的屠刀依然没有放下,北约的飞机仍然在南斯拉夫境内狂轰滥炸,大地仍在颤抖.喝望和平、饱受北约野蛮轰炸摧残的南斯拉夫人民依然生活在恐惧之中……有报道说,到目前为止,百姓生活国北约空袭而苦不堪言。南斯拉夫的经济至少已遭受2000亿美元的损失。把经济学家估计,北约的轰炸使南联盟的经济倒退了40-50年,直接和间接损失高于在整个二战期间所蒙受的损失。美国为首的…  相似文献   

7.
和平的希望终于破灭了。北京时间3月24日6时35分,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所有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努力均宣告失败,军事打击是唯一选择,他已授权北约驻欧洲部队最高司令克拉克将军随时对南联盟实施空袭行动。南联盟也随后宣布,国家已处于“直接战争状...  相似文献   

8.
科索沃危机再次回到联合国,走政治解决的轨道。这种给局不是美国发动这场空袭的初衷,而是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的选择。美国政界和媒体对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得失议论纷纷,颇多非议和椰榆。因科索沃问题而实施的空袭,实际上是美国对南联盟的战争。从空袭的结果来看:首先,美国在道义上遭到了失败。美国原以为以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两三周内即可解决问题的设想落空,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未能使南联盟屈服,最终还得转到联合国去解决。美《巴尔的摩太阳报》说,美国的炸弹“没有炸毁南联盟首都的精神”,却引起了世人的反感;前总统卡特也感…  相似文献   

9.
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幌子,对南联盟这个独立主权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已持续了一个月。在数千架次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南斯拉夫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惨重的损失。北约的这种野蛮行径在欧洲制造了一场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轰炸把南联盟1200万人民置于战火中,六七十万在科索沃的阿族居民为躲避战火,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向邻国。滚滚难民潮已成为欧洲的棘手难题,欧洲国家也为此背上了沉重包袱。本来,解决科索沃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北约应立即悬崖勒马,停止轰炸,坐下来谈判寻求政治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1999年3月 24日,以美国为 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开始了 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开创了以“人权”为借口肆意干涉和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的危险先例。一年过去了,在北约维和部队的控制下,科索沃局势非但没有任何改善,民族矛盾反而更加激化,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流血冲突不断。 芬兰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佩卡·维素里在最近发表的名为《科索沃战争》的专著中写道,北约始终称其行动为“空袭”,但根据公认的“战争”定义和联合国宪章,这种为强制一个国家同意某种政治条件而使用军事手段入侵其领土的行为就是侵略战争。维素里强调:“我们应…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9,(24)
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3日批准了俄罗斯、美国和欧盟三方提出的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的方案,该方案规定,在联合国名义下,在科索沃部署统一指挥下的、有效的国际民事和军事存在,其中北约将起“重要”作用。这个名为《由欧盟特使、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和俄联邦总统巴尔干问题特使切尔诺梅尔金带来的计划》的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曹孟南斯拉夫的主权及领土完整;结束科索沃冲突;在短期内从科索沃撤出所有南军石部队;保障难民安全地返回家园;进驻科索沃的国际维和部队将由联合国领导、主要由北约合加;由联合国作出决定,成立科索沃临时…  相似文献   

12.
6月12日凌晨,俄罗斯的一支先头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开人南联盟科索沃省首府普里什蒂纳。美英等国对此表示"震惊"之余,急忙下令驻扎在巴尔干的北约先遣部队迅速进人科索沃c这次酝酿已久的科索沃"维和"行动,就以俄罗斯同北约的竞争拉开了帷幕。而这一颇具戏剧性和象征性的序幕,也预示着科索沃"维和"行动的道路将坎坷曲折,矛盾重重。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俄罗斯与北约矛盾不断。北约"暂停"空袭后,旧的矛盾还未得到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接连出现。最突出者乃是俄罗斯军队在科索沃"维和"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方面在…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22)
3月24日—5月22日)●北京时间3月24日清晨6时35分,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北约决定对南斯拉夫进行大规模空袭。●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3时,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决定同美、英、法、德断绝外交关系。●3月26日23时,北约对...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已60多天,然而,逼迫南就范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美国处境困窘。在坚持继续轰炸的同时,美国也加紧了外交斡旋,寻求政治解决方案,为自己寻找“体面”收场的台阶。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能否成功对于美国来说具有战略意义。冷战结束后,美国自封为世界“领袖”,制订了建立单极世界新秩序的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美国企图将北约作为其控制欧洲乃至全球的最佳工具,因此美国一再强调北约在科索沃的军事行动必须成功,美国的轰炸政策一定会达到目的。但美国过高估计了轰炸威力,从目前情况来看,空…  相似文献   

15.
石梓 《瞭望》1999,(17)
自3月24日北约悍然发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打击行动以来,在20余天的时间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3国部队已对南联盟实施了两个阶段的大规模空袭。据不完全统计,到4月18日,北约部队共发射海基和空基巡航导弹400枚左右,出动各型飞机6000余架次,攻击了150个以上的南联盟军事。政治、经济和交通目标。北约的空袭,虽然遭到南斯拉夫人民军英勇顽强的反击,使北约部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也给南联盟造成了严重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殃及许多无辜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人们注意到,在北约取得空袭“战果”的过程中,大…  相似文献   

16.
全球要闻     
《瞭望》1999,(4)
科索沃危机再起两三个月前,北约做好了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的一切准备工作,最后终因南联盟让步、决定从科索沃撤出军队,才使局势缓和下来。近日来,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北约再次发出将对南联盟实施空袭的威胁。今年新年刚过,1月8日,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子又一次寻...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0,(13)
以色列14日正式宣布“箭-2”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以色列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防卫和拦截弹道导弹系统的国家。该系统是由以色列同美国共同开发研制的,其中60%的资金由美国提供。 北约和俄罗斯联合常设理事会15日举行大使级会议,就前南斯拉夫地区局势及北约和俄罗斯在科索沃的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自去年6月北约结束对南斯拉夫轰炸以来双方举行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俄与北约关系已开始恢复正常。 南斯拉夫联盟周边7国政府总理会晤16—18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就科索沃目前局势、多瑙河恢复通航和…  相似文献   

18.
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自3月25日以来,已对南军事、民用设施及和平居民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北约未经安理会授权,擅自对南动武,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有关规定,将对整个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产生极坏影响。北约空...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21)
5月8日,星期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疯狂袭击造成世界外交史上罕见暴行北京时间5月8日,星期六,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第四十六天。从贝尔格莱德传来的一则惊人消息,使这个平静的周末顿时震怒起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以数枚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人死亡,...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已有月余,事态发展已超越军事打击范围,给周边及欧洲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影响,不能不促使人们对北约空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的通常后果是大批难民潮,而巴尔干这个“火药桶”被点燃后果更不堪设想。对此美国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