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背景下,捕诉合一的合理根据是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整合、办案权限的下放以及追责机制的强化。捕诉合一的实效在于提高办案效率、强化侦查监督、保障审前辩护、减少审前羁押和强化监督制约。捕诉合一的办案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定倾向性问题。对此,完善捕诉合一办案模式的关键在于:优化捕诉关系,进一步开展逮捕案件司法化审查,细化对侦查的引导机制,平衡检察机关的办案节奏,明确检察官依法履职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捕诉合一还是捕诉分立逮捕是惩罚犯罪、预防犯罪的重要对策和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同时它又总是同人身自由、人权保障等联系在一起。逮捕权由提请、批准、执行三种权能构成。本文中“捕”专指批准权。本文中“诉”专指刑事公诉权,它是国家主动对犯罪进行追诉的一种刑罚请求权。捕与诉皆是国家权力,两种权力能否合一,是否可以确立捕诉合一工作体制?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两种对立观点:主张捕诉合一观点认为,捕诉合一体制是指现行法律框架内,由检察机关内部同一职能部门依法承担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并履行法律监督的办案工作机制。其实质就是…  相似文献   

3.
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是我国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捕诉一体”还是“捕诉分离”历来是学界及司法实务界的关注重点。2018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提出实行捕诉一体办案机制,即同一刑事案件的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由同一部门的同一检察官负责,捕诉一体成为全国检察机关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重大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4.
杨莹 《人民检察》2023,(S1):107-108
<正>侦查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止侦查权滥用、规范公正执法、切实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捕诉一体”办案机制改革在推动检察机关提升案件质量和办案效率、强化监督职能等具有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检警协作不畅、侦查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笔者拟通过对H市K区调研的数据分析“捕诉一体”背景下侦查监督的现状,并对“捕诉一体”办案机制下的侦查监督工作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司法改革探索中,各地相继推出了一些新的改革举措,但是,有一些举措却不合时宜,甚至与法律规定相违背。捕诉合一就是众多其实践中一例,予以效仿。捕诉合一并不是新生事物,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前的做法。捕诉合一,主要是将检察机关的负责审查批准逮捕的侦查监督部门与负责审查起诉的公诉部门合并,负责审查批准逮捕的承办人将负责该案的公诉。这种做法,一方面,有效地整合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加快了批捕起诉一体化的节奏,缩短了办案周期,防止了错捕错诉,提高了办案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却带来很大的弊端,而且违反了立法的本意和精神。…  相似文献   

6.
侦捕诉联动机制,是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为了增强打击犯罪的合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强化相互配合制约,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追求司法公正,以“检察引导侦查”为主要内容的两机关之间及其内设相关部门间彼此互动的工作机制。在我国建立侦捕诉联动机制,既有法律依据,又切实可行。侦捕诉联动机制的建立,能有效弥补现行侦捕诉分离制度的缺  相似文献   

7.
现行捕诉分离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诉工作的要求,通过检察改革的深化来推动公诉工作机制与办案方式的变革,建立由起诉统率侦查、侦查服务于起诉的科学办案机制——捕诉一体化,体现高效与公正的完美结合,并在宽严相济政策与平和式恢复性司法理念下试行统一收发、分类办理、一体承办的运作机制,完善内外结合的制约机制,最终为建立审判中立、控辩平衡的司法制度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8.
实践中,某些基层检察院将“捕诉合一”(即将具有批捕职能的侦查监督科和公诉科合并)作为推进检察改革的一项举措。笔者认为这一举措弊大于利,理由如下:1.捕诉合一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设置批捕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防止逮捕权的滥用。如果批捕权和公诉权结合在一起行使,可能导致批捕权的滥用,从而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与设置批捕权的初衷相违背。2.捕诉合一不利于检察工作的全面开展。在捕诉分离的情况下,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查批捕是侦查监督部门的三大职能工作。而实行捕诉合一,则可能因公诉工作…  相似文献   

9.
侦查监督部门与公诉部门实行捕诉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利于形成办案合力,提高法律监督效率与打击犯罪的力度。然而,捕诉联动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能回避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对上海市各级检察机关实施捕诉联动工作的情况展开调查,实事求是地归纳总结捕诉联动机制在执行中产生的操作障碍与困惑,并提出改变相关不合理现状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优化捕诉联动机制,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10.
邱刚  梁艺 《法制与社会》2013,(32):121-121,125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传统的检察机关自侦办案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刑诉法对侦查工作的要求。本文认为.应该彻底改变以往“由供到证”的侦查办案模式,逐渐走向以证据为中心运用多种侦查方法查办职务犯罪的新型办案模式上来。这种新型侦查模式的建立主要依靠侦查理念的革新、侦查机制的调整及侦查手段的应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要求,自1987年以来,全国各地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已基本实行了侦、捕、诉分开的办案制度和诉讼制度。然而,经过连续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现在人们对检察机关内部实行侦、捕、诉分开,褒贬不一。与此同时,各级检察机关在逐步推行侦、捕、诉分开的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许多“法无明文规定”、但又必须尽快统一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顾景平 《法制与社会》2010,(17):130-130,140
由于我国尚未颁布少年刑事案件诉讼法典,十几年来,检察机关遵循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少年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主要的共性是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十分注重犯罪预防,这一工作与批捕、公诉工作紧密结合,三者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本文主要论述了未成年人案件中"捕、诉、防一体化办案模式"的实践探索、监督制约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伟 《中国监察》2013,(18):23-23
近年来,浙江省桐乡市纪委、监察局严守“依纪依法、安全文明”的办案工作要求,提出“筑牢五个防线、提供五个保障”的“5+5”安全文明办案模式,促进了办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办案队伍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对鉴定结论不服的问题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通过从法医技术角度加强法医学文证审查。发现错误鉴定,能最大限度避免各类“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或者“错捕错诉”、“漏捕漏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公诉作为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最后一道关口,刑事案件中大量涉检涉诉的矛盾和纠纷集中在公诉环节,公诉部门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集中带”和“突破口”.因此,对公诉办案进行风险评估预警,也就成为当前检察机关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和紧要任务.为此,本文结合温州公诉办案实际,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层层揭开公诉办案风险成因这一神秘面纱,以期今后对公诉办案风险的化解与应对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捕诉衔接是推行刑检部门之间横向互动的一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举措,为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捕诉衔接机制,本文结合办案实际情况,提出限定捕诉衔接的适用范围、建立捕诉衔接的信息制度、规范捕诉衔接的工作方式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侦捕诉联动机制的实际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平 《法学》2006,(5):124-128
一、侦捕诉联席会议制度的构建为更好地体现侦捕诉联动机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切实增强侦捕诉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沟通,确保联动工作的正常运作,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侦捕诉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动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联席会议,双方可以就办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复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实行"捕诉一体"刑事办案机制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刑事司法价值和目标的重要方式。对比分析T市A区检察院实行"捕诉一体"办案模式前后的办案质效,可以发现办案效率明显提高、引导侦查效果显著等优势,以及检察机关内部监督难度增大、对外部监督弱化等实践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建立有效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强有力的侦查监督机制、提升检察队伍专业化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免诉权是《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职权。从“文革”之后恢复法制的第一部刑事诉讼程序法来看,免诉制度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和合理性。“两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运用这项制度打击犯罪,分化瓦解犯罪分子,缩短办案期限等方面都起过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法律规定的日臻严密,再去探究免诉这项制度,它的不科学性就显露出来了。从封建社会的“控审合一”到资本主义的“控审分离”,从“文革”期间的保卫部“一揽子”办案到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制,这无疑是一个进步,而我国的免诉制度将一部分案件的实体评断权在某种程度上集于检察机关一身,形成“控审合一”,是不符合人类诉讼  相似文献   

20.
惩治     
《中国监察》2011,(15):31-31
安徽省合肥市推出办案工作创新举措 近年来,该市将创新融入查办案件全过程,推出六大创新举措,即“垂直分工”原理下的办案资源配置创新;“经营案件”理念下的线索拓展创新;“案件评估”前提下的线索梳理创新;“低调查账”切入下的初核方式创新;“上级领办”方式下的办案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