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二三十年代,一部《从军日记》和一部《女兵自传》曾经蜚声中外,作者就是当年的女兵,现代著名女作家谢冰莹。解放后,谢冰莹因去了台湾,在大陆渐渐鲜为人知。直到80年代,海峡两岸开禁,有关她的情况传到大陆,才又引起人们的注目。叛逆的女性1906年,谢冰莹诞生在新化县大同镇(现为冷水江市铎山乡)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父亲是清末举人。谢冰莹五六岁时,父亲就教她读《唐诗三百首》,  相似文献   

2.
正1953年冬,朱德在一场有田汉、裴曼娜等文化界人士参加的晚会上说:"中国的作家太少,特别是女作家更少,冰莹若能回来多好!"朱德口中的"冰莹",就是现代著名女兵作家、抗日女将谢冰莹。叛逆的"岗猛子"谢冰莹,原名鸣岗,字凤宝,其意在于"凤鸣于高岗之上"。1906年10月22日,谢冰莹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古梅山腹地谢铎山(今冷水江市铎  相似文献   

3.
刘明丽 《湘潮》2016,(4):242-246
湖南现代女作家为数不少,她们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第一个写白话文小说的新女性陈衡哲,第一个以女兵形象轰炸现代文坛的女兵作家谢冰莹,第一个在现代话剧史上名垂青史的女性写手白薇,还有时代的叛逆的绝叫者丁玲,以学者兼作家身份为现代文坛注入活力的袁昌英等等。本文就以丁玲为代表探讨湖湘文化影响下湖南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湖湘文化传统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践  相似文献   

4.
杨嫦 《湘潮》2016,(4):251-254
谢冰莹,1906年出生于新化大同镇谢铎山的一个小乡村,原名鸣冈,字凤宝,因父亲是清末举人,谢冰莹从小便随父读四书五经,12岁进入大同女校学习。1920年转到益阳信益女子中学,1921年夏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未毕业即投笔从戎。1926年冬前往武汉两湖书院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女生部受训,1927年随叶挺的革命军西征,开始创作《从军日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也是一名作用非凡、颇具影响的抗日女将军。早年曾与陈天华、  相似文献   

5.
去年五月上旬,一位在江西兴国县民政局工作的朋友向我们透露一个信息:苏区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健在的不多了,特别是苏区战争年代红军宣传队的“红军女歌手”仅剩一人,她的名字叫谢水莲。一当我们到达兴国县长冈乡这块红色土地时,热心而朴实的村民告知我们:你们来晚了!“怎么回事?请快告诉我们!”“谢老太昨天去她女儿家了,在井冈山。”从村民口中得知:谢水莲已年逾八旬,身体不太好,目前,每月只有“家属生活费”108元、“苏区干部”补助费120元,因而,女儿们经常接她到家中去“保养”一段时间。乘京九列车北上,在井冈山车站下车,驱车4小时,我…  相似文献   

6.
冰心与萧乾,他们跨越半个多世纪感人至深的“姐弟”情谊,为世人津津乐道。 在萧乾先生的眼中,冰心是一位坚强而敏锐的女性,他说:“冰心老人之了不起,首先就在于她,虽有时浸于回忆中,然而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凛然地盯着现实。什么尖锐的问题她都敢碰,什么不平她都要呜……她拥有一腔火热的正义感和一颗大无畏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许多文人都喜欢鲜花儿。著名的当代女作家冰心也不例外。童年时的冰心,受父母双亲的影响,喜欢动物,对于花木,更有特殊的爱好。那时候,冰心家的花园里栽有腊梅、秋海棠、菊花等各种各样的花,而冰心最喜欢的花儿是玫瑰。冰心童年时喜欢读书。11岁读《红楼梦》,看到书中尤三姐形容探春的传神句子:“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的段落时,就对这种既浓艳又有风骨的玫瑰花,十分向往。但冰心真正与玫瑰结缘,是在青年时期。1918年9月,冰心考入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女大”大礼堂的厅…  相似文献   

8.
邬梅丽 《湘潮》2016,(4):247-250
谢冰莹(1906-2000),原名谢鸣岗,字凤宝,笔名林兰、南芷、英子、忆萍、阿木林、纪佬、冰莹女士等,湖南新化铎山人。早年与陈天华、成仿吾一同被称为"新化三才子"。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女兵。1927年出版《从军日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大革命时期一手握笔、一手拿枪的文坛武将。她以女兵的姿态、朴质的文笔和木兰以后罕有的独特感受写作的《从军日记》,风靡文坛,成为北伐战争弥足珍贵的历史记  相似文献   

9.
刘纪新 《理论学刊》2012,(2):115-118
“爱的哲学”历来被视为冰心早期创作思想的核心,其实,它更多只是一种表象,真正贯穿冰心早期创作的内在主线是反抗虚无.正是为了反抗虚无,冰心才会创生“爱的哲学”.同时,终极意义永远摇曳在飘渺的彼岸,所有的努力注定只能是反抗虚无、追寻意义之途中的驿站,冰心“爱的哲学”即如此.  相似文献   

10.
文学湘军:声震中国文坛早期产生的一批著名作家如田汉、欧阳予倩、成仿吾、沈从文、丁玲、周立波、张天翼、蒋牧良、叶紫、康濯、谢冰莹等,这些作家在五四运动前后到新中国建立这段时期,在各自的文学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较大贡献。在“文革”期间,益阳作家周立波以其独具风格的《山乡巨变》,影响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作家。未央、周健明、谢璞、刘勇、任光椿等实力强劲的中青年作家也是在他的影响之下,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从“文革”后到1989年,湖南文坛迎来了一个绚烂的春天。其中古华、莫应丰、任光椿、孙继忠、…  相似文献   

11.
冰心,本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代开拓者。五四时期,她受社会运动热潮的激发,一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闺训,拿起笔来,亮相文坛,以其连篇佳作,印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冰心于1900年10月5日出生在福建福州市,父亲名叫谢葆璋,参加过著名的甲午海战,是一位富有爱国心的海军军官,时任北洋水师“海圻舰”副舰长。冰心出生7个月时,父母带她离开家乡,移居上海。1904年,因谢葆璋奉命到山东烟台创办海军军官学校,全家又迁到烟台。辛亥革命前,谢葆璋辞职返回故乡,冰心于1911年考取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她在这所学校读了3个学期。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6,(3)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人民掀起艰苦卓绝抗日救亡运动浪潮。此时,因母故父病,谢冰莹悲伤过度以致身体受到很大影响,但她本着"救一同志,即杀一敌人"的理念,题写"不灭倭寇,誓不生还"的铮铮誓言,毅然到了长沙。仅4天就组织一切自备的"湖南妇女  相似文献   

13.
水清 《党员文摘》2023,(1):52-53
20世纪80年代,梁实秋的学生胡百华和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一同去拜访冰心。当他们把梁实秋与第二任妻子韩菁清的合照送到冰心手,上时,冰心激动地指着漂亮的韩菁清说:“他这一辈子就是过不了这一关!”当胡百华把冰心的原话转告给梁实秋时,梁先生一笑:“我呀,她那一关我倒是稳当当地过去了。”相识之初,冰心和梁实秋之间是有芥蒂的。  相似文献   

14.
指导员     
老指导员姓谢,叫谢瑞安,湖北十堰人,瘦高瘦高的个子,“老三届”毕业生,除了写得一手清秀的好字外,还写得一手上好的文章,由于他会写,所以他当过团政治处的组织干事,并经常有文章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5.
指导员     
老指导员姓谢,叫谢瑞安,湖北十堰人,瘦高瘦高的个子,“老三届”毕业生,除了写得一手清秀的好字外,还写得一手上好的文章,由于他会写,所以他当过团政治处的组织干事,并经常有文章见诸报端。我和他的相知相识,是我从新兵连结束之后开始的。确切的说,是一封检讨使他发现了我这个“  相似文献   

16.
正徐特立,湖南长沙五美乡人,著名的教育家。毛泽东、蔡和森、许光达、谢冰莹等人都曾做过他的学生。徐特立在党内德高望重,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徐老同志"。在他六十大寿和七十大寿时,毛泽东还亲自为他写下了饱含深情的祝寿信。徐特立与他的结发夫妻70年如一日,相濡以沫、相敬相爱,始终保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相似文献   

17.
冰心——我魂牵梦萦、由衷钦敬的文学家和爱国老人! 去年10月4日,正值她老人家100周岁诞辰(10月5日)前夕,我在福州鼓屏路玲珑鲜花店,订做了一个用100支红玫瑰编成的花篮,冒着阵雨,驱车30公里,赶到她的故乡长乐市的冰心文学馆,如愿以偿地献给了这位中国文坛的“祖母”。 4日上午9点,我在鲜花店订做红玫瑰花篮时,先在鲜红的绸带上写上挽联:“冰心老人万古长青。”店主林小姐看到挽联,惊喜地说:“花篮是送给冰心奶奶的,真是太好了!我在初中的课本上读过她的《小桔灯》、《再寄小读者》……”我问她:“你怎么看冰心老人?”林小姐说:“冰心奶奶心地善良,就像我的外婆。她爱我们,我们也爱  相似文献   

18.
朱小平 《湘潮》2016,(4):238-241
湖南人文荟萃,女英辈出,造就了湖南女性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唐群英、曾国藩家族的新女性、激扬文字换新天的向警予、学贯中西的文学先驱陈衡哲、"从爱丁堡飞出的醴陵‘孔雀’"袁昌英、"幽灵塔"里的反抗女神白薇、蜚声中内外的文学女兵谢冰莹、"纤笔一枝谁与似"的丁玲、革命青春的杰出讴歌者杨沫、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的彭慧、陶承和老红军马忆湘;还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学史上,巨匠辈出,灿若繁星,但有成就的女作家却凤毛麟角。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德与女才的对立扼杀了无数女性的文学天才。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一批有才华的女作家脱颖而出。 “提到新文坛的女作家,资格最老的,谁也承认是冰心和庐隐。冰心为人为文,是温雅细致,庐隐则是豪爽痛快”(刘大杰悼庐隐祭文)。巧的是,被称为五四文坛之孪生姐妹的冰心和庐隐同是福建福州人。在历经了一个世纪的风  相似文献   

20.
在鲁西,有一家多次荣获“全国电力系统先进单位”、“全国节能降耗先进单位”、“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多项省级荣誉称号的电力企业,名字叫茌平县热电集团;在茌平县热电集团,有一位先后荣获“山东省电力系统标兵”、“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名字叫张学信。1972年他就进了这家企业,1984年挑起了这家企业“一把手”的担子,不过当时这家企业不叫茌平县热电集团,而叫茌平县发电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