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服务     
《公民导刊》2004,(8):58-58
教育部:内地与香港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 7月11日,教育部部长周济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在京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2.
"港校热"是指内地优秀学生踊跃报考香港高校的现象。从表象和背景对"港校热"进行全面了解,并深入剖析其教育经济动因与效果,这对于内地高等教育积极应对"港校热"与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交流     
《政协天地》2010,(7):37-37
香港青年暑期实习团 由20余家香港和内地机构合办的香港青年暑期实习团开办4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香港在校生的报名。实习团从第一届的30人增至今年近300人,实习的目的是了解国家最新发展,熟悉内地环境和文化,增加自身发展的“内地经验”。今年香港8所高校2000余名在校生报名,近300人经严格选拔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5,(4):92-93
随着港澳高校逐步加大在内地的招生力度,内地考生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港澳高校。本期集纳了香港8所高校的相关情况.以便读者查阅。有关澳门高校的情况将在下期刊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香港和台湾民办高等教育分析,认为两地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教育方针、培养摸式和在校内建立市场机制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在办学体制上有较大区别:香港高校大都由政府资助;台湾私立高校占比重较大,政府资助有限;香港民办高校国际性比较鲜明,台湾高校的民族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朱奕 《青年探索》2005,(6):45-47
今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招生对象从6省市扩充至17个省市,两所大学首次被列入内地统招;香港城市大学今年招收的内地学生是去年的3倍;申请报考香港科技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等高校的内地学生人数也激增2倍以上;香港大学比原计划多收130名;越来越多的高考状元、优等生将追逐梦想的舞台选择为香港的校园——香港高校,内地“扩招”“今年我们在内地招生的情况大大出乎意料。”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在电话中兴奋地说。今年,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两所香港高校被正式进入全国高校第一批本科招生计划,可以按…  相似文献   

7.
从2006年夏天香港高校扩大内地招生开始,每到夏天,内地各媒体都在热议一个话题:北大清华会不会成为二流大学?尤其是今年,当北京文理科两个女状元都选择了香港之后,不甘寂莫的舆论似乎一边倒,赞誉香港高校,批评北大清华:言香港  相似文献   

8.
百家论萃     
香港回归:中国经济发国的新机遇香港回归将对内地产生巨大作用:一、对内地增长的贡献将大大提高十几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平均有近40%要通过香港来实现。回归后,香港在与内地的协调、制度安排等各方面,必然比过去更易衔接,吞吐更加流畅。二、回归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纵深化香港是个“超级大市场”,在中国产业结构的梯度上,香港实际上是一个市场龙头,中国外向型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是根据香港的市场信号、操作程序和制度方式进入的。回归之后,香港经济的放射力将超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香港现有的一整套国际规则,参与了近…  相似文献   

9.
<正>北大现在要做的不应是怨天尤人,而应该是进一步向深层次反思:作为内地最高学府的北大,为何不能再赢得国际化时代的所有中国优秀学子的青睐?北大招办主任刘明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在招生制度上不太合理,现在的招生内地高校与港校其实是不公平竞争。刘明利说,现在内地高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录取进行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有很大风险,而要报考北大这样的学校风险更大。报考北大的考生一旦考不上,就只能上那些比北大差一大截的学校。但是,现在绝大多数香港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5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中央统战部和香港培华教育基金在香港举办的第三期少数民族知名人士研讨班。此前,我偶尔留意到国内外各种媒体关于历年世界大学排名的报道,令人惊奇的是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有4所大学跻身世界前400强大学,而内陆仅有6所大学。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在香港学习考察期间特别关注了香港的高等教育。通过学习、参观及查阅资料,深感香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投资多元化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确有值得内地研究和借鉴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香港因素香港因素,是与“中国因素”相对应的,指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双边关系中,香港对于中国内地的影响及作用。其中主要的是香港经济对于中国内地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影响。香港自19世纪中叶起被英国先后强行割占和租借后,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联系从未间断。194...  相似文献   

12.
朴英 《北京观察》2005,(11):40-42
2005年5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中央统战部二局在香港举办的第三期少数民族知名人士研讨班,此前,我偶尔留意到国内外各种媒体关于历年世界大学排名的报道,令人惊奇的是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竟有4所大学跻身前世界400强大学,而内陆仅有6所大学.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在香港学习考察期间特别关注了香港的高等教育.通过学习、参观及查阅资料,深感香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投资多元化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确有值得内地研究和借鉴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香港、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三》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三》,决定对《取得内地法律职业资格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内地从事律师职业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相似文献   

14.
内地大发展香港也受益徐晓燕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香港集装箱总数仍居世界第一,超过500万箱,其中大约有40%与中国内地有关。内地到港旅客成为香港主要客源,而港人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内地。过去五年里,香港与内地的电话通讯量每年平均增幅超过35%。这些都是香港...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香港、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九》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九》,决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联营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二条修改为:“本办法所称的联营,是由已在内地设立代表机构的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1至3家内地律师事务所,按照协议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在内地进行联合经营,向委托人分别提供香港、澳门和内地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6.
香港大学今年共收到内地9000多名学生的入学申请,最终将录取300人,这透出港校在内地的热门程度。不过,香港高校的优势并不仅仅在于奖学金,在香港就读的益处大体有四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夏天香港高校扩大内地招生开始.每到夏天.内地各媒体都在热议一个话题:北大清华会不会成为二流大学?尤其是今年,当北京文理科两个女状元都选择了香港之后.不甘寂莫的舆论似乎一边倒.赞誉香港高校.批评北大清华:言香港的一流大学拥有更自由的学术气氛、更优秀的教授阵容,更先进的全英语授课、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广阔的就业前景、更现代的领袖人才培养理念和更优厚的奖学金;反之北大清华被行政所主导.缺乏自由学术空间.教授水平良莠不齐.急功近利……令北大清华遭受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8.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编者按: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与内地的交往会更加密切。香港回归祖国后,内地公安机关与香港警队如何合作?内地公民如何往来香港等,已成为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读者的要求,编辑了一组有关问题的解答,以飨...  相似文献   

19.
论香港经济中的内地与香港转口贸易□刘潮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香港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转口贸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香港经济在我国内地与香港转口贸易的有力带动下迅速发展起来。一、我国内地与香港转口贸易在香港经济中的作用80年代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香港、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义八》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八》,决定对《取得内地法律职业资格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内地从事律师职业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