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城市管理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既要配置城市资源,也要调整城市社会关系。相应地,城市管理理论应该包含狭义的城市管理理论和城市理论两部分,前者关于如何诉诸于科学方法,以实现城市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和功用最大化;后者揭示了城市现象和城市问题中蕴含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本质,表明了城市问题的解决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总结城市管理学的学科理论,是本学科发展的需要,而对目前教学和教材中欠缺的城市理论尤要进行整理,以防止城市管理片面追求科学理性,忽视城市管理中的人文因素和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各种困扰纷至沓来——规则霸权,社会失范,行为失当,底线失守,严重危害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规则问题因此日益凸显,跃升为重大问题,亟需提上研究日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外社会规则研究主要是从一些具体学科领域诸如伦理道德、制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着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要看到不足——视野相对有限,探析比较零碎分散。鉴于此,从具体学科和哲学抽象来研究是两种趋势。所以,站在社会哲学层面,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进行系统分析不失为社会规则研究的一种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晋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经济学、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女性学等许多新理论、新方法被应用到晋商研究中,极大地拓展了晋商研究领域,但也存在着重复性研究以及新研究领域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军事人才学创立近20 年来, 经历了酝酿准备、学科初创、逐步发展三个时期, 代表性的学术理论著作有4 部, 主要的学术成果体现在5 个方面: 构建了军事人才学原理的基本框架和学科体系, 界定了诸多基本概念,探索了成才规律,回答了重大现实问题,完善了教学层次。展望新世纪, 反思学科建设的不足, 军事人才学的深入研究有4 个方面需要加强, 即丰富发展军事人才学学科体系, 深化军事人才学应用研究, 加强对外军的研究和军事人才管理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布罗代尔曾说过,城市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长期以来经济学者在对城市经济的理论分析却进展甚微。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兴盛,像克鲁格曼、亨德森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用新方法分析城市经济,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比如,对于城市集聚经济的研究就是这一进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相关的城市经济研究专著越来越多,过去许多属于其它学科领域中的问题也都在城市框架下加以讨论。城市经济研究的勃兴,要求城市经济学科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时…  相似文献   

6.
对待马克思经济学,必须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发展.在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的争论中,应该回到马克思,回到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上来;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是在历史、理论和现实统一中的辨证法;马克思经济学结构是一个开放、动态、科学的体系,对其研究要避免"过时论"和"贵族化"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研究经济学时,不是单纯地就经济学而研究经济学,而是把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经验的经济学内容走向超验的哲学思考,体现出一个双向建构的双重视野.他的经济学研究,以人及其二重化存在为基点,从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双重视野出发,既研究了经济学视野中的经验层面,更揭示了经济学经验层面背后的超验层面的哲学内容;马克思写<经济学手稿>,表面上是研究经验层面的经济学问题,实际上是研究人的历史发展走向这一超验层面的问题.马克思在他的实践观点中实现了经验和超验这种双重视野的融合,马克思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与共产主义实践关系的论述中也始终体现着这种双重视野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跨学科多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国际学术界对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各种思潮学派林立 ,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学科多视角研究趋势。在我国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现代化研究为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者所关注。由于现代化本身内容的丰富性 ,各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 ,在注重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同时 ,以更大的注意力研究现代化的不同模式与道路 ,研究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有学者认为 ,现代化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界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9.
腐败与反腐败的多学科研究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腐败与反腐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围绕这一主题 ,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和经济学等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各个不同学科对腐败问题的研究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因此 ,有必要针对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进行科学、理性和实证分析 ,整合多学科力量 ,开展系统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论犯罪经济学的产生和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犯罪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经济分析方法 ,研究、分析、探讨经济等利益因素与犯罪人的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及预防、控制犯罪的对策理论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认为犯罪人所以实施犯罪 ,是理性选择的结果。理性选择是以权衡资源的投入与收益的大小、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 ,因此预防犯罪的对策应针对犯罪人理性 ,采取加大犯罪投入资源的成本、降低犯罪收益的措施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犯罪经济学虽然运用了经济学的原理和经济分析方法 ,但由于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犯罪问题 ,所以它的学科性质应属于犯罪学的分支学科。犯罪经济学产生于 2 0世纪 60年代后期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犯罪率猛增 ,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对该问题的研究要求用新思想、新方法进行 ,同时在美国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人们用经济分析方法去解决和对待一切问题 ,因而促使了犯罪经济学的产生。犯罪经济学的产生大大丰富了犯罪研究领域的内容 ,为犯罪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对犯罪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我国 ,犯罪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零散的尚未形成系统的阶段 ,其观点主要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种。  相似文献   

11.
试论犯罪经济学的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犯罪经济学所阐述的各种具体理论、观点的出发点,是统帅犯罪经济学各种具体理论、观点全局的基本理论。其核心是探讨如何解决和处理由资源的稀缺性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这对矛盾引起的犯罪等非法活动问题。其构成要素主要有效用最大化、具有不同效率和协调作用的市场及市场主体稳定的偏好。犯罪经济学主要应用的理论有理性选择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惩罚成本和惩罚机率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等。犯罪经济学的理论价值在于:它的产生推动了犯罪学的深入发展,表明了经济学家也可以涉足犯罪研究领域,人类在同犯罪作斗争时也应讲求经济效益,等等。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中的城市社会群体问题是影响城乡社会整体和谐的重大问题。解决陕西城市社会群体问题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利益关系这个根本,统筹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从陕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整体谋划,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笔者由研究工业化而开始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问题,此后坚持长期跟踪研究。这些研究包括:从研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证引进先进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研究新技术革命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问题;等等。对研究工作的这种总结梳理,虽然展示的是一个长期致力于我国科技进步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研究学者的理论成果和探索历程,但也间接反映出我国科技进步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purpose of economic research is to improve national and social welfare. It contains not only material welfare, but also social benefits. Also, the welfare connotation changed at different times in history. Those changes lead to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s. In fact, although mod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still concentrate the subject of study on placement of scarce resources,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economics will not be the issue of wealth distribution. The subject of economic study has experienced three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first one, holding by Classical Economics is the focus on material welfare creation. The second one, highly emphasized by Neoclassical Economics, is the notion that includes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nd money exchange. The last one, promoted by mod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after the 1970s, broadens the research content greatly due to referring to extensive social utility.  相似文献   

15.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文章讨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关系,论证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现实必要性,同时围绕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中叶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对历史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但是在法经济学,似乎处于转向历史研究的矛盾之中。随着新经济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历史的比较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法经济学领域扩大历史实际和潜在使用的影响和意识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寻求将法经济学中的历史研究和经济史学、法史学研究联系起来,以推动法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推动经济学、法学和历史学互动交融研究的新领域,这正是历史的法经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法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使法学的研究手段拓宽到经济领域,使法学研究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公平正义的权衡与选择,而是开辟了一条法学与经济结合的新路径.经济学作为一个对法律规范进行分析的有力工具,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效率是一个公认的价值,即考虑如何使整个社会的成本最小.当前,全社会离婚率呈上升态势,签订婚前财产协议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能事先就财产等事项的处分达成一致,显然可以简化程序和节省各方人力、物力、财力,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纳什的第一篇关于非合作均衡的论文到现在已五十一年有余 ,纳什均衡的思想和方法深刻地转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对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把纳什的工作放到更为宽阔的历史背景中 ,重新审视纳什的贡献及其对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其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尤其突出,其原因在于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必须以科学的、符合我国实际的理论为指导,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在战略全局上切实解决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一系列深层问题,为此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创新。创建绿色经济学和发展绿色经济,按照绿色经济学的"生态人"假设、"两个基本原理"、"四个转变"的理论思路,建立绿色政策体系和法律制度,实施绿色公共管理,全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就是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新途径的积极探索。通过绿色经济学的系统研究,指导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经济转型和文明转型,无疑具有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双重挑战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