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3):164-164,168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以交际教学法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交际语言能力和交际语言教学法已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同时也为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有益的启示。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理论基础,对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培养学生交际语言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英语交际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教学法的提出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广泛的研究空间,其核心内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简言之,就是确立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并调动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应从交际法的理论根源、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点出发,对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交际法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以教师为课堂中心,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本文旨在说明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入交际法,以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由于忽视对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则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加强课堂文化知识的导入与渗透,以及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交际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4):103-103,105
交际法教学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本文阐述了交际法教学的特点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着重阐述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交际法教学,使大学英语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外国文化知识,更要熟悉本国文化知识。由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负载词汇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文化负载词汇缺乏了解和掌握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当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充分重视文化负载词的教学,同时,应丰富学生文化学习的途径,积累丰富的文化负载词,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遵义医学院从2005年开始在非英语专业本科英语教学中开始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上已有一定的成效,我们总结得出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要更新师生的教学和学习观念,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利用交际教学法和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英语交际能力是用英语进行社交、会话以及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其方式有听、说、读、写、译等。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造就现代化英语人才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和谐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矛盾的产生既有物质利益、体制机制的原因,又有思想价值的原因。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理路。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别主流化中的社会性别预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别预算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手段和方法,用以评估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女性和男性、女童和男童产生的不同影响.社会性别预算的分析和倡导可以为制定有效和公平的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社会性别预算工作,必须做一些必要的相关准备,借助于一些分析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为全面有效地进行预算分析.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前提,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用好巨额全民资产,建立按需分配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泉州市在探索青少年社会工作方面敢于“先行先试”,率先创建了福建省首个“青少年中心”和全国首个“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初步形成了独具泉州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模式,但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总结经验,剖析原因,探寻出路和对策,对于泉州乃至我国青少年工作的良性发展,无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建设程度到底如何?进行社会建设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2009年11月28日,全国行政学院系统举行了首届"社会建设与社会体制改革"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民政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来自北京市、香港特区的专家学者及领导对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发表了自己的精彩观点。这里特摘选其发言精要,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6.
毕征 《理论前沿》2002,(10):16-17
2002年3月,朱铬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对 共同促成的。在客观因素方面,弱势群体一部分是由于无法克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表明了党中央对弱势群体 服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如农村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7.
秩序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社会有机体的稳定、发展,正是表现为社会秩序的稳定、更新与发展。秩序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主体解放的条件,秩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更新和完善,人能够适应历史的发展要求不断改变秩序。本文重点探讨了社会秩序与人的主体解放及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以期引起人们对这方面问题的思考,纠正一些人在认识上的误区,反驳西方对我国人权问题的攻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先后是在规范与实证两种不同的意义上来使用“社会”概念的,其中规范性社会是指从未来出发的抽象个人的机械集合体,而实证性社会是指从具体历史阶段出发的现实个人的有机集合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受到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逻辑的影响,它是规范性社会观;从《费尔巴哈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进行了实证性社会观的一般建构;从《哲学的贫困》、《57、58手稿》到《资本论》,随着马克思对经济学研究的逐步深入。马克思实现了实证的,科学的社会观的深层建构。这些历时性的社会观的构建过程正是马克思从异化逻辑走向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再到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也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逐步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社会资本,增强全社会抗风险能力,增加民生型公共投入等途径,建构促进社会公正的社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在1989年的党纲--<柏林纲领>中提出"社会新范式"的概念,并试图从国际社会和市民社会两个方面来对其社会观进行解说,以增强其政党的凝聚力和提高政党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