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吴坚 《今日浙江》2014,(15):14-15
正行棋中盘,"先手棋"威力渐显。从浙江经济半年"棋局"中可以读出,"调结构"这手棋,有了回报: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产出同比大幅回落,而以信息经济、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撒豆成兵,异军突起,为全局争胜奠定了优势。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3%、9.0%和7.8%,增幅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12,(8):10-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实施两年来,全省上下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只争朝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天,蓬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托起了浙江经济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和兴起,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为浙江信息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2014年是浙江信息经济开启发展元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不但对传统产业起到改造提升作用,同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技术应用层次在不断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4.0、智慧城市等应用创新层出不穷,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呈现全方位与立体式融合趋势,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浙江工业和商贸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动力,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任务。特别是在"浙江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浙江工业和商贸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浙江模式"就是浙江工业和商贸业迅速崛起的模式。因此,认真总结浙江工业和商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浙江大地生机勃发。省领导奔赴全省各地,考察调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组织督查组,对全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海洋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新能源、  相似文献   

6.
郭勇 《前进》2017,(2):49-50
<正>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未来几年内我国计划实施的100项重大工程及项目,超过一半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目前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融资困难、产业布局趋同、体制机制束缚等问题。山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战略意义更加突出。一是契合了经济新常态的需求,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契合了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需求,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三是契合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需求,有利于破解"一煤独大"资源型经济困局。"十三  相似文献   

7.
产业前瞻     
《创造》2010,(11):47-47
未来5年的七大新兴产业 十七届五中全会定调"调结构"将贯穿整个"十二五"。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先头兵,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下一轮经济上升期中已获得主动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至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8%;至2020年,这一比例将力争提升至15%。  相似文献   

8.
王效宇 《今日浙江》2011,(14):24-2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9.
兰建平 《今日浙江》2010,(21):30-31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区域经济实现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向现代产业体系为主导转型升级、工业化发展由中期后半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经济结构优化、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15,(1):57
生产总值40153亿元,增长7.6%2014年浙江全省重点支持工业大市大县、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以及加强企业帮扶,实现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上行,努力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153亿元,增长7.6%。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16,(1)
正一、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产业发展过于依赖武汉,未能做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2015年,从全省来看,武汉市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占到全省的80%以上,尖端信息技术和部分"互联网+"行业几乎占到100%,其它地区亮点不多。2.重点企业占比太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未成气候。民企方面,除了部分生物医药和新能源行业有亮点外,其他行业仍然以骨干企业为主,民营经济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短板。3.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发展较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驱动力,实现"双中高"的中流砥柱。解决新的阶段性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推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动因。以波特"钻石模型"为视角,对产业竞争力的六个要素系统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是双引擎,知识密集和高技术产业是必要条件,要抓住新的历史契机,提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实现提质增效、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中国,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成为助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新引擎,而且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无限,市场前景广阔。本文拟就当涂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前景作一简要研判和分析探讨。一、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当涂县秉承"工业兴则当涂兴、工业强则当涂强"发展理念,高举"工业强县"大旗不动摇,坚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着力打造战略性产业集聚基  相似文献   

14.
《时代主人》2012,(3):50
2009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施以培育和发展+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心任务的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程开展以来,全省11个设区市、1/3的县、市、区以及20多个省直单位逐  相似文献   

15.
<正>东府[2015]3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动员大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我市作为制造业大市,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与使命,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加以实施,以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和创新财政扶持政策,发挥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加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它的经济治理、政府规制、政府政策以及其他政府行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中的培育与扶持作用依然十分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为此,政府应从五个方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FDI效应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政府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  相似文献   

17.
兰建平 《今日浙江》2014,(20):29-29
正"工业是增长的强引擎、转型的大平台、创新的主战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业依然是浙江经济的主体,没有工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就难有浙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没有工业的转型升级,就难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没有工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这是近期浙江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如何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这一重大战略时所做出的重要论断,对于指导当前我省区域经济朝着"保稳定、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近年来的经济热词,"创新驱动"被列入前不久召开的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的核心主题词,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广西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广西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迈进中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提升"智造"水平赢市场  相似文献   

19.
王杰 《今日浙江》2009,(14):10-12
从上半年情况看,浙江经济形势企稳回升、趋势向好,特别是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两创”总战略,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思路,以帮扶企业为切入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是传统产业大省、新兴产业小省,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上仍处于中低端,科技与创新两张皮、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脱节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努力把创新融入到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着力促进浙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更加注重新兴产业引领。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灵魂。要改变传统的产业政策,着力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