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经常出没,可在古汉语系统里“他”却不是主角。“他”是个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2.
费礼 《江淮法治》2008,(12):26-27
在屯溪,真正知道他、了解他、领教过他厉害的人,不在少数。即便如何妙笔生花,对他的刻画也只能像初次见到他那样停留于表面。倒是那些在“道”上走的.特别是在“道”上走过又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对他的领教才能算得上刻骨铭心。而他本人,也“荣誉满身”,连续两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人民满意公安民警”,  相似文献   

3.
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保尔”、“独眼神探”的黎定琦。你站在他面前,他看到的是一个轮廓;他听你讲话,你感觉他是在用心注视你。他表情活跃,动作敏捷,激情四射。  相似文献   

4.
邢继才,中等个儿、体态较胖、嗓门特大,现任万州区检察院行装科科长。熟悉和了解他的人都说,邢继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抠门”。因为“抠”,他也未少得罪人,说他有些不近人情;因为“抠”,他更赢得了院领导和绝大多数干警职工的赞许,称他是“抠门”的好“管家”。  相似文献   

5.
马云龙 《政府法制》2012,(36):18-18
在这场“摧枯拉朽”的“丰十会主义改造”风暴中,寇学书这位挚爱土地的老农居然一直顶风到底.拒绝把他的三亩半地交给“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他的三亩半私有土地成了“红海洋”中一个奇迹般的蓝色存在,而他独立于“集体”之外的“单干户”身份则早已是中网农村中罕见的特例。  相似文献   

6.
禅君 《江淮法治》2012,(18):44-45
他是一名13岁的学生。课余时酷爱搞一些小发明。他曾捣鼓出了“报鸣器”,试制出了信号灯,调制出了“苹果醋”,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学迷”,他想做“当代诺贝尔”。然而,2012年4月,他在自制小火箭推进器时被炸残。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13,(6):16-17
“文艺贪官”谢亚龙为什么翻供?眼见他贪污受贿,眼见他以权谋私,眼见他被调查了。然后呢?在“双规”时交代问题、在看守所等待审判以及在监狱里服刑,那些落马高官要经历一段段“非常”生活。从身居高位到阶下之闪,他们如何下落,有哪些反省,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他爱伺花弄草,尤喜摆弄兰花。工作上,他年轻、有朝气,是个实干家。浏览他的成长过程,你会发现他的青春轨迹是激昂和灿烂的:20岁参加工作,31岁被任命为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36岁成为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而伴随他成长的是“先进团员”、“先进团干部”、“先进工作者”、“全市十佳侦查员”、“全国优秀侦查员”……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阜阳市中级法院原院长张自民上任不久,阜阳中院先后有10个法官或被判、或受审,或被捕,或被“双规”。为塑造阜阳中院的正面形象,他在全院掀起了一场反腐风,大会讲廉洁,小会谈反腐,让人们对他抱有很大的信心,觉得阜阳中院这下有希望了。 没想到“廉”犹在耳,这个大骂“贪官大无耻”的“伪廉三世”竞和他的两个前任一样,也在做“无脸见人”的事,和他的前任“伪廉一世”尚军同一天走上被告席,和另一个前任“伪廉二世”刘家义同一天接到了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相似文献   

10.
尹祖光 《江淮法治》2009,(16):36-37
幡然醒悟从爱好打鸟到义务护鸟 在江西省新建县恒湖垦殖场乃至整个鄱阳湖地区,祖籍安徽的黄先银算得上是一位“名人”。不过,他这个“名人”当得并不轻松。有人把他誉为“正义的化身”,也有人骂他是疯子、神经病,甚至还有人对他恨之入骨,扬言要出20万元买他的人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多管闲事”,不顾一切地举报和阻止他人偷猎鄱阳湖候鸟。  相似文献   

11.
一次偶然的机会,令山东省沂南县农民沈中意结识了一位“能人”,接着经“能人”一番指点,他很快组织家人仿效之并干起了自己的“事业”,做起了发财梦。就在他风光无限、得意扬扬之时,其“事业”却步步不如人意。终于,深感梦不能圆且无力回天的他决定携骗来之款一跑了之。尽管他处心积虑、行迹诡秘,可哪曾知这法网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12.
说起庄永东,在重庆检察系统可谓是名人。他先后获得重庆市检察机关“优秀侦查员”和“十佳侦查员”称号;他主办的重庆市涪陵区粮食储备库主任兰中建贪污、挪用公款400万元的特大案件,被重庆市检察院评为“全市检察机关第一届职务犯罪侦查‘精品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反贪部门“优质案件”,他所带领的办案组被重庆市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008年,他被评为“重庆直辖点年有突出贡献检察干警” 。  相似文献   

13.
程久军,岚皋人,1983年毕业于汉中师范学院,在岚皋中学任教至今,先后任过教研组长、教务主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校长。在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高度敬业精神,终于使他成为誉满大巴山的教育专家。自他于2002年担任校长后,岚皋中学便获得省级“文明校园”称号,市级“高中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在20多年中,他获得的殊荣无数,如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模范共产党员,岚皋县“十佳科技人物”等等。  相似文献   

14.
坚守在法医岗位十几年如一日,同事称他是“铁人”; 9800余起检验鉴定案件,实现“零投诉”,当事人称他为“铁笔”; 一个电话就登门鉴定,当地百姓称他为“贴心人”。  相似文献   

15.
苏永通 《政府法制》2010,(14):16-17
毛泽东:读书最没有禁区 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毛泽东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政治局会议上,讲秦皇汉武,评说史家著作得失。他给小说人物贴标签,贾宝玉是“大革命家”,刘姥姥是“农民阶级”。他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相似文献   

16.
黑丁  钦鹏  莉红 《法庭内外》2008,(9):20-23
北京某公司经理萧峰在网上认识并爱上一名自称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女生李丽娜”的网友,仅仅3个月时间,在既没有见过本人也没有看过视频,甚至连电话都没有打过的情况下,萧峰先后25次汇去“包养情人”的“诚意金”101万元。2007年8月21日,当报警后的萧峰见到这位让他朝思暮想的“李丽娜”时,出现在他面前的“美女”顿时让他傻了眼:一个身材只有1.65米的无业盲流站在他眼前,这个蓬头垢面、相貌丑陋的小伙子陈联长,就是让他意乱情迷的“名牌大学美女大学生李丽娜”。  相似文献   

17.
提起刘瑞岐,天津市宁河县干部群众有口皆碑。2007年1月,他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而在获此殊荣之前,他还曾荣获天津市纪委、监察局授予的“十佳纪检监察干部”称号,被天津市总工会授予落实“十五”计划贡献突出的“十五立功奖章”。这位在纪检监察岗位上工作了22年的老党员把自己的真心真情全部倾注到他所热爱的纪检监察事业。  相似文献   

18.
作为法律人,他开辟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法律途径,对助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贡献;作为慈善家,他本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理念,在夫人的搀扶下,在轮椅上“走”出一条感人至深的慈善路:作为一个平民家庭的后代,他走过的“律师一商人一慈善家”这条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初,葡萄牙财政部长米格尔·卡迪列因1986年在北部城市波尔图购房和1987年在里斯本购房涉嫌“少交房产税”而受到新闻舆论的严厉批评,反对党在议会提出质疑井要求他辞职,因而成了葡萄牙人人皆知和关心的新闻,报界称之为“卡迪列案风波”。此事惊动了处事谨慎的政府总理席尔瓦。他经过调查了解之后,认为“卡案”构不成“案”,不存在违法问题,因而仍然让卡迪列在财长岗位上工作。与此同时,卡迪列本人一再声称他“为官清廉”,“忠于职守”,并说新闻舆论说他“涉嫌偷税”是“人身攻击”,是为“诋毁他的名誉和人格而发起的阴谋运…  相似文献   

20.
乔德清  王东 《政府法制》2009,(24):62-62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牢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临危受命,谱写了一曲转衰败为繁荣的凯歌。作为一名商海弄潮儿,他懂得“发展才是硬道理”,敢作敢当,把发展的旗帜高高插在企业创新的阵地上。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坚持“以人为本”,带领党总支一班人站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最前沿,实现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