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两份资料,一份是介绍苏联英雄卓娅的遇难纪实;另一份名叫“真理的代价”,是张志新同志的遇难纪实。卓娅在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已家喻户晓,她是著名的苏联女英雄。为了配合游击队的一次重大行动,卓娅勇敢地点燃了敌人的马厩。她被捕后,受到德寇残忍的严刑拷打,但她始终没有泄露游击队的任何情况。德寇对她执行绞刑,并强迫居民在绞死卓娅的地方集合观看,但卓娅一点都不怕,她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向着集体农场的男女农民大声地喊道:“同志们!你们为什么愁苦地看着呢?你们壮起胆子来,奋斗吧,打倒法西斯,放火烧他们,用毒药毒死他们!…  相似文献   

2.
李家伟 《今日中国论坛》2013,(1):191-192,194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其民主化方向的努力却得以备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政治精英们继承。在俄罗斯,民主化成为了精英们的共识,可以说,俄罗斯的民主化是精英们的选择,民主转型亦首先是精英们的转型。事实上,俄罗斯的民主化面临的问题却比任何国家复杂。苏联解体留给俄罗斯的是政治精英们的急剧分化且固有的斯拉夫情结与西方民主的情结之间存在着矛盾;是国家制度的坍塌,因而俄罗斯需要国家重建;是经济崩溃,因而俄罗斯需要经济优先。纵观俄罗斯的发展历程,其国家的重建与经济的优先始终贯穿着其民主化进程,民主甚至沦为"副产品",俄罗斯的民主化仍然是未竟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民族有着显著的民族个性特征,通过民族个性透视其音乐优良传统继承的原因内蕴,不失为一个富有创意的角度。本文试图分析俄罗斯民族个性,探讨其音乐艺术传统继承的民族个性作用,并认为俄罗斯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就是整个民族对于音乐艺术热烈的审美崇尚,而这种音乐艺术的传统继承和审美崇尚,都是基于俄罗斯民族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王春红 《前沿》2010,(18):185-187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而人的性格的产生与形成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个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具有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但任何一个民族的性格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这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辽阔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俄罗斯人的性格特征是在俄罗斯独特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宗教等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人物/时政     
《创造》2012,(8):14-14
拉夫罗夫:对西方巧妙说“不”的俄罗斯外长 据路透社8月6日报道,在制裁叙利亚的问题上,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屡次向西方世界说“不”。这位态度强硬的俄罗斯外交“老手”甚至被用来与其前任、外号为“不”的葛罗米伺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新任总统普京执政以来,连续召集国家安全会议和军队高级领导会议,讨论修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和《俄罗斯军事学说》,以期在俄罗斯国力衰弱的情况下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威胁,展示出了强硬务实的工作作风。今年2月7日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以下简称《安全构想》),4月21日又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以下简称《军事学说》)。这些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显示出俄罗斯在安全战略理论和实践方面出现了重大变化——对安全形势的客观评估首先,对战争与和平的判断更趋严峻。《安全构想》推翻了1997年按全构想》…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石油就是拳头作为石油储量极其丰富的大国,俄罗斯近年来大打石油牌,在亚洲,到底是修建取向日本的“安纳线”,还是通往中国的“安大线”?俄罗斯不紧不慢,作壁上观,并不断向两国要价。石油也是俄美关系的“稳定剂”。美国利用俄罗斯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并希望俄帮助稳定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在欧洲,俄前总理卡西亚诺夫说,欧盟未来的石油需求,只有俄罗斯才能满足。俄罗斯还利用石油加强同独联体及东南欧国家的联系,出资收购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企业,加大了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美国能源问题专家菲奥纳·希尔女士…  相似文献   

8.
《时事报告》2006,(6):7-7
今年3月以来,针对俄罗斯的崛起,美国单方面频频抛出针对俄罗斯的抨击。攻击主要有4个方向:民主问题、人权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和外交问题。对于美国发动的攻势,俄反击力度也很大。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7日说,美国散布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向萨达姆政权提供情报的消息是“出于政治动机”。俄主流媒体也不甘示弱,对美国进行了反击。由此观之,战略上互不信任甚至彼此互视为核打击敌人的“新冷战”特征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9.
探讨     
《政协天地》2013,(2):76-76
双百图书进俄罗斯校园 今年1月,俄罗斯文化部、教育部开始实施推荐100部电影和100本优秀图书进校园的计划,以丰富学生对俄罗斯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唤起俄罗斯青少年对祖国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兴趣。该推荐活动是根据总统普京的提议而启动的。普京曾尖锐地指出,  相似文献   

1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的这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里面也包括我。这句话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可到了高尔基的祖国——俄罗斯以后,才慢慢开始懂得这句话深层次的含义,而近,我在俄罗斯见到一个广告画(见图),我对这句话有了一个更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肖军 《台声》2010,(8):14-19
今年的夏天,北京的天格外的蓝,风格外轻,古都燕京洋溢着浓浓的情。就在这个暑假,一千多名台胞青年受全国台联邀请来到北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令营。如今这些台胞青年学子已经回到家中,也许当他们回忆起7月在北京的这个夏天,他们会说,这个暑假好事福,因为有全国台联的乡亲和大陆朋友的陪伴。或许这短短的5天也将在他们的生命中发酵,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敬菁华 《前沿》2010,(16):20-22
反犹是俄罗斯社会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20世纪末俄罗斯社会面临巨大的社会变革与转型,在这一特定时期,社会上再次掀起反犹高潮。这一现象与苏联解体给俄罗斯民族带来的认同危机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宗鹰 《统一论坛》2004,(1):29-30
莫斯科,既遥远又亲近,几十年前,当笔者在中学时代,就被与莫斯科有关的几本书籍迷住了,像《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马特洛索夫》等,让人铭记着卫国战争的英雄主义;《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让人体验着艰辛建设的壮志豪情。虽然历史风雨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但这些书籍蕴含着的英雄气概至今仍然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4.
东元 《八桂侨刊》2004,(6):46-46
很早的时候,读过一则《伊索寓言》,上面说一只蝉到了冬天很饿,就去请求蚂蚁给它点食物。蚂蚁问它:“你夏天干什么去了?”蝉说:“我一个夏天都在唱歌。”蚂蚁说:“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在冬天的时候跳舞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俄罗斯联邦互为近邻,交往渊源已久.而且利益攸关。应该说,俄罗斯对中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广泛,这一民族的文学、音乐、芭蕾、绘画、电影等等.都曾给中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记。那么.中国在俄罗斯人眼中生着一副怎样的“面孔”?俄罗斯人如何理解过去和现在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7月3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率副总理和部长视察南干岛群岛的国后岛,严正宣告“这是俄罗斯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政府慌不择言,说这是“不可容忍的暴行”,日方的言论立即遭到了梅德韦杰夫的嘲笑:“对于我们日本伙伴的反应,我觉得无所谓。至于无所谓的程度,我甚至不想花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和他们没什么可讨论的,我们不会与他们讨论‘俄罗斯总理视察俄罗斯领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俄罗斯被称作“私有化之父”的安纳托利·丘拜斯,是一个在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都广为人知的人物,他之所以被称为“私有化之父”,或许是因为他的大刀阔斧对前苏联多年建成的社会主义手下毫不留情,或许是因为他要把从前积累下的所有家底都统统分卖个一干二净的坚定决心,或许是因为他要用西方的私有制彻底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魄力和雄心。总之,完全可以说,没有丘拜斯也就谈不上私有化。继盖达尔之后,是丘拜斯执掌了整个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生杀大权。在俄罗斯,丘拜斯自始至终一直是一个争议极多的人物,他的几起几落折射出处在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8.
关贵海 《前沿》2010,(6):F0002-F0002
杨育才博士的新作《帝国民族的碎片——俄罗斯人问题与地区政治》是一部研究俄罗斯人问题的力作,是从历史、政治、文化和国际关系等角度立体地研究该问题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存在差异,才会出现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俄罗斯国家和民族认同形态长期受意识形态影响,惯常用"东方-西方""欧洲-非欧洲"的公式解释。这一解释是欧洲的"东方-西方"神话而已。就俄罗斯历史理论遗产,建立完整的俄罗斯国家认同的探索,只是知识精英的财富,没有渗入大众意识。俄罗斯人在生活中能够感到一致性和共同性,但并不相信自己的国家内部不存在离心倾向。"民族主义"部分内容被放大,成为俄罗斯政治领导的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20.
九月     
《台声》2005,(8):92-93
九月,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只有南方沿海地区仍是夏天。此月的两个节气:白露和秋分,把秋意刻画得更加分明了。白露,是说达时节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分在大地上凝成了露水;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