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化党建:内生逻辑、功效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方意 《探索》2011,(4):48-53
随着政治社会化、社会多元化及党员结构的变迁,以“单位制党建”为依托的垂直型、封闭式党建模式逐渐凸显出时代局限性。“区域化党建”作为“单位制党建”模式的延伸与拓展,日渐成为基层党建谋求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分析“区域化党建”特征功效的基础上,梳理其与“单位制党建”的相互关联及特征,探究内在逻辑,分析其功效与运行路径,以期为促进基层党建科学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改变了传统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对党的领导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广州市委充分尊重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坚持区域化党建工作、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改革社区治理模式的三位一体的推进路径,形成了广州特色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必须健全完善区域内党组织的结构功能,实现区域内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方式科学化水平,赋予区域化党建新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区域化党建的“陀螺”模型是个分层次、多结构、立体运行的模型。用动态运转的“党建陀螺”来描述区域化党建的新格局可以更形象、更直观地认识基层党建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立体结构及其运行机理,这对我们不断探求区域化党建的内在规律,更好地建立党建特色品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区域化党建是执政党应对基层社会多样化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它实现了党领导社会的体制创新,从封闭式内循环向开放型网络化转变;党领导社会的功能转型,从行政包揽一切到协调服务社会;党领导社会的机制突破,从各自为政到联建联动;党领导社会的内容拓展,满足党员和群众多层次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梳理了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剖析了实践中存在的与社会管理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着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对策思考,以进一步拓展党建的公共性领域和增强党组织的枢纽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实验区创建以来,承德市双滦区将党建统领贯穿于农村社区创建始终,探索建立“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形成了“全类型”农村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了党建统领下居民自治能力和社区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为进一步强化党建统领农村社区治理,区委以农村社区区域化党建为抓手,指导各乡镇党委与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商贸企业、社会组织等驻乡镇单位充分沟通酝酿,成立农村社区区域联合党组织,发挥区域化党建领导核心和统筹协调作用,形成了强大的农村社区党建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7.
区域化党建是应党建社会化和党建科学化要求而生,是党组织对自身组织结构做出的战略性调整,对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整合和政治动员能力,发挥其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化党建在实践工作中必须要以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模式.  相似文献   

8.
周晓彦 《新长征》2012,(12):49-49
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城区基层社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辽源市龙山区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积极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多层式组建,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一轴三扇"式组织网络。定"轴心",即由社区党组织负责统筹、协调、研究和部署辖区内各党组织的区域化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来,区域化党建的热度持续上升.其机制模式不断创新完善。从最初区域化党建概念的提出,走过了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开展党建联席会、共驻共建、组建联合党委等路子。绵阳市在抓区域化党建工作中,推行街道(社区)区域化大工委(大党委)制,着力为区域化党建给出了规范的“模板”。  相似文献   

10.
中建二局作为建筑行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程项目日渐增多,承接工程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各地,党员分布呈现出点多、面广、流动性大的特点,这为党员管理和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中建二局党委及时认清新形势,科学定位,顶层设计,将“区域党建”作为传统的“单位制党建”模式的拓展与补充,纳入全局党建体系,积极构建区域联动党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