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有些学者把马克思所说的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起源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制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的论述,理解为马克思是说只有西欧各国具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西欧以外的其他国家都不具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为马克思只研完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没有研究其他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和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且把认为西欧以外的其他国家也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观点斥之为违背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这种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是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误解和曲解.  相似文献   

2.
杨永 《廉政瞭望》2011,(5):42-43
近些年来,社会道德风气成为人们忧虑的对象,有些人把道德风气不好归结为“市场经济”的结果,但我一直不这么认为。不能说市场经济就必然导致道德的沦丧,只能说“坏的市场经济”有可能导致这种结果。但这是“经济与道德”关系的一个复杂话题,本文不想涉及。我想从“政治与道德”的关系人手,把官德与民德这一与我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相对比较密切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在历史与现实的“语境”中,探讨“官德”与社会道德风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09,(8):4-5
一、宁夏有没有文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民族,是短视的民族;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区,经济发展绝对缺少活力。有很多人说宁夏没什么文化,有些同志说宁夏有蒙古文化、西夏文化,介绍到最后才说到我们有浓郁的回乡风情,让人感觉很羞怯。按照区党委、区政府关于“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要求”,通过不断地学习、调研和同志们的帮助,使我对宁夏厚重的历史文化有了很多了解。  相似文献   

4.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就提出研究中共历史一定要研究社会的主张。为了促进党史研究更加深化,1991年我发表了《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文章发表后,引起党史界关注,有些研究者开始研究现当代社会与中共历史的关系。我在文章中说:"既然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是在中  相似文献   

5.
从革命与社会生活关联的角度入手,讨论中共历史研究中“问题感”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对深化党史学理论的认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有些中共历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淡漠,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研究基本陷于简单的政策阐释的层面,导致了研究结论的封闭性.中共历史研究学术化的前提在于放开历史的视界,走向政策实践的动态历史,以问题为导向来呈现社会与生活视域中的革命史.  相似文献   

6.
如今,一些人在刻意戏说历史、歪曲历史、重构历史,特别是对党的历史人物进行解构,甚至亵渎。这是对党史的不敬畏。列宁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敬畏党史,也是一种背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  相似文献   

7.
精英史观和民众史观两个都讲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第11期《史学月刊》上发表了郭德宏的《论民众史观》,写得很好,道理讲明了,也出了不少主意。据我所知,他的这个观点,在不少场合里都说过。因为在他看来,写中共历史不见民众的影子是个大的缺憾。其实,党史界的学者们都有类似老郭的想法,比如龚育之在世的时候就讲过:“党的历史,要写出人民的创造历史活动,不能把党的历史写成仅仅是党中央会议和文件的历史,仅仅是领导人讲话和活动的历史。”这番话是在他的《党史著述中的十大关系》中说的。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2,(8):56
"知识分子"是中国的特有称谓。有人说当今"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随着时代演变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适时改变称谓,是适应潮流之举。也有人反驳应承认并尊重"知识分子"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9.
人的能动性与历史规律在历史进程中如何统一起来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中一直未解的根本问题."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说与"可能性空间"说是当前广为认同的两个解释范式.前者采用了并列式两分法,意味着具有唯一性的客观规律要兼容选择性、偶然性,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后者,在论点上,把主体选择性预设在历史必然性圈定的范围里面,难免有历史宿命论的嫌疑;在论据上,难免造成将具有唯一性、必然性的规律理解成可供选择的扇域、空间的悖论.历史规律是通过客观作用性和抽象规定性两个环节辩证统一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薛志平 《唯实》2001,3(2):3-8
法国伟大的文学巨匠罗曼·罗兰说过 :“创意是历史永远有效的契机。”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的永恒价值。人类迄今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史 ,其间的历史事件不可胜数 ,然而真正能载入史册、永远留传的 ,只有那些称得上是创新的事件。事实上 ,人类的历史进程 ,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哪个时代不重视创新 ,那个时代的社会发展就极为缓慢 ,甚至会停滞 ;哪个时代高度重视创新 ,那个时代社会的发展就会加速。所以可以这样说 ,历史可以省略一切 ,但不可以省略创新 ;人类的历史 ,就是一部创新史。一、创新是历史发展不竭的动力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劳动 ,…  相似文献   

11.
《理论导报》2015,(8):4-5
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习近平指出,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高翔 《求是》2012,(19):56-57
我们党有一个优秀传统,那就是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与研究,重视从对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可以说,始终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最前沿,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阎崇年 《新湘评论》2010,(15):59-61
读史我觉得,每个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当读一点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我理解,这句话的原意不是说历史科学以外的科学不重要,而是说历史科学重要。历史是先人的足迹,是亿万人经验与教训的记录。历史科学的重要性在于:有助于提高资治能力,有助于陶冶人文素质,也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4.
阎崇年 《学习导报》2010,(15):59-61
读史我觉得,每个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当读一点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我理解,这句话的原意不是说历史科学以外的科学不重要,而是说历史科学重要。历史是先人的足迹,是亿万人经验与教训的记录。历史科学的重要性在于:有助于提高资治能力,有助于陶冶人文素质,也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5.
以史鉴今,以史资政。这是领导干部热衷于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经常说,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这就意味着要向历史学习,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官员的选用标准呈现出丰富多变性的特点,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每一个朝代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标准大都是统治集团自身制定的标准,很少有成为大多数民众认可的公开标准。原因在于,中国官员选拔从来都是单方面的,主动权和决定权都掌握在上级官员手中。客观地看,有些标准部分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尽管没能获得全民认可,但仍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有些标准则完全是统治阶级的主观诉求,以达到维护原有统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历史就像一个被设计好的程序,一切早已决定,成功者只是时代幸运儿。也有人说,成功者生逢其时,占有天时地利,才得到历史眷顾。显然,这些都是懈怠者的托词。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相似文献   

18.
正确的史评立场对于得出正确的史评结论具有重要影响.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许多历史事件的细节被披露,面对如此繁复并有些矛盾的史料,许多人对于历史产生了混乱.因此,在全面、客观以及包容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史评观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2,(15):56-56
“知识分子”是中国的特有称谓。有人说当今“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随着时代演变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适时改变称谓,是适应潮流之举。也有人反驳应承认并尊重“知识分子”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0.
蓝江 《唯实》2003,1(10):10-13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不应被简单地等同于全球化 ,它不仅是对黑格尔历史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否定 ,也是基于现实物质生活世界对人的思考。从根本上说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表达 ,即唯物史观。晚年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反思 ,构成了其世界历史思想的新的涵义 ,是对其早期思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