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宣传栏     
国土资源部: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严格实施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要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规范审批程序;要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意见》明确提出: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应纳入年度计划,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意见》要求要切实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日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5,(8):49-49
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对如何加强宅基地管理,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一些可操作、实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制度有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公有制结构,城市住宅用地制度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有效地发挥了用益物权属性和功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然而,现有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由于种种限制,还无法发挥它的用益权能,已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最大障碍。为此,必须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进行顶层设计。文章提出农村宅基地流转创新机制:通过巩固宅基地所有权,强化宅基地用益物权;通过主体资格创新、流转客体创新,建立共有产权、有偿取得、有期限使用、宅基地抵押、宅基地继承等宅基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村宅基地与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平等、平权的基础上,先允许宅基地有限有条件流转。  相似文献   

4.
法律视域下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农村宅基地使用和流转都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进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制度创新,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淮》2011,(6)
日前,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2年底把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同时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相似文献   

6.
吕军书  贾娟 《求实》2012,(2):39-43
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无序建设的空心村庄、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低是一个重要原因。效率是配置物权所应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法律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效率较低的现状,在物权效率原则的指导下,探讨农村宅基地的市场配置,实现农村宅基地的理想利用及其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民宅基地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宅基地管理是当前农村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农村宅基地管理必须要有相应措施跟上,才能使其更具现实性和有效性,才能保证村民宅基地使用的科学化、合理化和集约化,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亟待完善。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应以细化宅基地使用权的民事法律规范设计和进一步强化其物权属性作为指导思想;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规范和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建立宅基地有期限使用和超标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宅基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制度等;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还应加强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动力机制,是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动力机制应以保障农户对宅基地的合法权益、不增加合法占用宅基地农户的经济负担为前提,做到既兼顾农民权益的保护又达到实现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黎绍蔚 《学习月刊》2014,(24):10-11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农民建房热情高涨,出现了新一轮农村建房热,同时也出现了随意建房、乱占耕地的现象,农村宅基地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实际,谈点肤浅的看法,以期对农村宅基地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在于,农村宅基地管理权能虚化、农村宅基地初始取得方式多元化和农村住房与宅基地流转意愿微弱化。政府规管型、村民自治型和无序放任型成为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的三大模式。基层住建部门管理权绩效、村级宅基地管理权有效性、村庄与农村地权观念区域差异,是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的形成要因。强化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在激活农民参与的前提下,推进政府资源的外部输入,成为优化农村宅基地管理、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可取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权属的确定,关系到农村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农村房地产主体确定时,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和房屋所有权取得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无法绝对适用"房地一体"原则。宅基地使用权主体是户内成员,且全体成员应当是共同使用关系,不分份额。因此,在确定房产权利主体时,应立足农村土地制度的固有属性,考虑农村经济法治建设的具体情况,尊重村民自治,以民事法律私权构建为出发点,确定该住房所有权属于夫妻共有财产,户内其他成员仅作为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不作为住房共有权人。  相似文献   

13.
团场宅基地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与农村集体性质的宅基地一样,其获取具有无偿性;对农村宅基地的原则性规定适用于兵团;团场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通过房屋买卖、继承或者赠与取得;团场宅基地及其房屋不能抵押和入股,其房屋出租应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农村将会出现大量的空闲宅基地,然而,由于传统、体制、机制等原因,农村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遭遇种种困难。本文认为,应该认真分析造成宅基地退出困难的种种现象,从明晰宅基地产权制度体系,设计系统化的宅基地退出制度来推动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制度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许多地区都遭遇了严重的土地资源瓶颈,宅基地置换因能有效地缓解用地需求压力而得到广泛推行.然而,在宅基地置换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行政力量过强、资金相对短缺、房产权制度空白等问题.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制度的主要措施有:实行市场化运作,促进农村宅基地的合理配置;拓展融资渠道,满足宅基地置换的巨额资金需求;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和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制度;建立公正的利益均衡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宅基地置换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农村土地制度的逐步完善,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现实情况脱节日益显现出来,相关的问题、矛盾和弊端也伴随而生。在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效率与公平协调为理念。构建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框架,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益的实现,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尤其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宅基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所以,宅基地管理是当前农村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下对于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和退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通过对皖北农村宅基地状况的实证调查后发现,在传统农村腹地,既没有形成集体土地交易需求,也没有主导性的私有地权观,更没有土地交易市场。皖北农村形成的“宅田合一”的地方性规范,作为内生机制使农村宅基地通过“以地换地”的方式流转,而非市场化交易。此外,皖北农村的宅基地闲置状况并不突出,退出需求弱,但是建房秩序的失范一定程度导致了宅基地的浪费,问题的核心在于加强基层组织对宅基的规划和管控。当然,对于因进城、移居等有着现实退出宅基需求的农户,应允许其在集体组织或成员同意的情况下转让宅基地。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财产之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当前,农村宅基地能否流转和抵押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保障农民在农村宅基地立法中的话语权应成为当前民主立法中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宅基地政策是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关键途径。201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宅基地制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北京各郊区先后通过多种试点方式,立足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致富,探索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由于农村宅基地和地上房屋的身份性、历时性和限制性等特殊问题,涉及宅基地和地上房屋纠纷的案件呈增多趋势,人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